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9-12-02 05:11何欢英
读天下 2019年3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何欢英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不再需要死板读书的“书呆子”,而是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家对教育方式实施改革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希望学生在学校上学期间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机械地进行学习。希望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擅长,并尽力挖掘,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发掘学生的潜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认识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学校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要重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根据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生的整个学校时期语文都是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因为语文的性质比较特殊,所以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影响。教师要将语文学科的教学重视起来充分的了解其中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由于我国教学方式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课下也不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这种状况就造成学生学习知识过于死板,长时间就会使学生思维固化,失去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时也没有自主解决的能力,使得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畏缩不前。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是学生身心最为放松的时候,也是最有助于创新能力形成的时候。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发展为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一般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师占据了整个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学生对普通的课堂学习大都有厌倦情绪,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课堂中学生才应该是主体,自由民主的教学课堂模式更有利于师生之间在知识上与情感上交流,更能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

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我们必须从兴趣入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的现象极为常见,这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情感丰富,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思维认识也正处于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时期,学习内驱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以趣味化的内容,丰富多样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问是对课堂内容的重要反馈,然而,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生对于问题不敢回答而教师无法得到积极响应从而产生课堂上尴尬的情况。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获取成功的经历,这样,学生就能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自我的认知程度也会不断加深,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

其次,教师可以将孟照彬教授的EEPO有效课堂理论应用到教学中来。EEPO有效课堂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推广,是因为它充分考虑到了当前初中生的实际水平和差异,它的涵盖面是所有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中获得发展和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相同的单元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各个单元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参观。这样,学生就能获取一定的差异资源,在组内得以互补和提升。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因素,学生身上也存在着多种智力因素。教师要做的就是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发展和强化这些优势智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為学生设计相关的学科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激发思考、积极创造。

(三)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力对语文的学习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在上课时常常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课文内容中已经省略的部分充分利用起来,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学完《故乡》这篇文章后,我就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宏儿在50年后回到故乡看望水生,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有的学生说水生在家乡办了一个农产品加工厂,后代都在各行各业风生水起;有的学生说水生和他的子孙们办起了养殖业。学生展开了想象力,对课文内容的后续进行了充分的想象,也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进而对课文之外的内容进行想象,对课本之外的知识进行探索,这样,课文中那些简单的知识就会变得更为丰富、深入,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 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注重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还应该注重课堂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对实践现象通过认真观察详细记录下来。如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争议性颇大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或是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在讨论、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并结合实例反思自己在实践中出现的争议,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找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发挥自己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特长,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练思华.初中语文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8(10):106-107.

[2]王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文学教育(下),2017(11):60-61.

作者简介:

何欢英,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岑江渡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