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2019-12-02 09:47王宇
读天下 2019年33期
关键词:高考数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教育的意义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与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与近几年所提倡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相一致。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什么是数学的核心素养,怎样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了一个新的探讨话题。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高考数学;课堂教学

一、 前言

核心素养是当下比较热门的教育话题,随着课改的深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考虑数学核心素养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培养目标,也要考虑数学的特质。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是基于人的培养目标,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的特点以及个体未来的生活质量应该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二、 培养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 情境问题的真实性

情境问题的真实性就要求老师善于将抽象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数学不脱离现实生活,帮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导入过程是最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学生在刚接触新知识点的时候,往往会感觉比较茫然,无法很好地进入教学,那么新课的引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老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尽力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语言,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使得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在真实的问题情境的解决过程中得到提升。

(二) 课堂气氛的生态性

课堂气氛的好坏是可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课堂气氛的生态性也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很大影响。老师的授课方式决定着是否能让每一位学生融入课堂,积极地跟着老师上课的节奏思考问题。很多班级里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整个班级都陷入沉默,这时候老师如何解开这一个“死局”呢?可能有些学生已经知晓正确答案却不愿意站起回答,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果是问题实在困难,没有学生可以解决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思考,从简到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今的教学课堂不该是单一的由老师向学生传输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老师只是从旁协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现今流行的翻转课堂就很好地诠释了如何增加课堂气氛的生态性,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也丰富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 数学学习的延伸性

数学学习的延伸性不单是指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还有由知识与方法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延伸。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单一的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没有作用的。所以,我们要为学生设置数学探究、数学文化、数学建模等专题学习,增加他们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学校和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发与完善可供学生选择的教学课程与教学方式。近年来出现的慕课、微课成为了新型的学习方式,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地点不再受限,通过数学学习的延伸性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 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方式

(一) 注重数学教学的整体性与联系性,引导学生探索与归纳

数学这门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门系统而全面的学科,看起来每部分数学知识之间千差万别,但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想深入的研究数学这门课程,就必须注重它的整体性与联系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各部分知识,每个知识点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身份要从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并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我探索与归纳。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得学生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把控知识点,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与思维。

(二) 顺应学生学习需求,融合数学文化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在课堂都是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得很多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致使没办法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降低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老师没有切实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意识到数学文化在数学知识中的重要性。老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理论知识,为了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课程,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形式美与内涵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将数学文化融入高中课堂,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极大地拓宽了数学教育的意义。

(三) 采用形象化手段,培养数学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不免有一些比较晦涩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费劲,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想方设法用形象化的手段或方式,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甚至游戏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数学公式与概念的深层次认识,积极引导学生挖掘这些概念之中隐含的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一味灌输的手段,不能轻易地给学生下结论,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与发现并总结,让学生体会到一次创造性的数学活动。在课堂中,一些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一味地讲,学生表面上是听懂了,但其实并没有搞清其中的实质,只要我们对题目稍做变动,他们又陷入了困境。这样情况的发生还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会做一道题,而是应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老师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四、 结论

虽然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的数学教学虽然已经改变了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但还是有很多学生无法从数学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并且,从学生的潜意识中,他们认为学习数学知识只是他们跨入大学校门的跳板,更别说通过数学學习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36-39.

[2]朱立明.基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与教学,2016(5):79-80.

[3]蔡金法,徐斌艳.也谈数学核心素养及其构建[J].全球教育展望,2016(11):3-12.

[4]王燕.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12):70-72.

[5]陈柳娟,林晴岚.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7:109-110.

作者简介:

王宇,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考数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点滴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抛物线定义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数学题的教学导向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