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兵兵
摘 要:乡村教师网络教研有效地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对提高乡村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对目前乡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主观意愿低、教师的信息素养不足、信息化教学工具和相应的平台建设不足等问题,笔者提出加强乡村教师网络教研意愿,强化区域联合教研的作用,优化硬件配置等举措,促進乡村网络教研有效开展,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关键词: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网络教研;改善对策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网络教研
近二十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帮助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政策和措施,而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2001年,国家实行“校校通”工程;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制度,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2]《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缩水问题,如教师积极性不高、实效性不高等,随着互联网进入乡村学校,有效解决乡村教师因时间和空间受限自身专业得不到有效帮助的问题。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更加宏观的结构性内涵,包括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等要素;而教师专业学习更加关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他们真实的、个人化的学习体验[3]。通过调研发现,该校教师之间交流问题单一,缺乏有效合作;教研过程中多是指优护缺,浅尝辄止;校际交流学习,教师出现抵触情绪;学习文化和学习支持缺乏也是突出问题。网络教研能有效缓解这些问题,既能实现教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在线交流、探讨、合作和学习,也能让乡村教师找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确立自身价值,实现区域范围内教师的高度合作和专家有效引领的协同发展道路,同时形成资源的共建共享、共同提高,对于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乡村教师网络教研面临的困境分析
教学改革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在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教师网络教研困境的深层原因时,不能从组成网络教研的多种元素中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笔者基于考察所得的资料,从教师、学校管理和技术三个方面对乡村教师网络教研困境进行归因分析。
(一)乡村教师对网络教研认识不足
传统观念上,教研活动就是教研组教师及教学研究相关人员坐在一起进行说课、讲课观摩、评课等形式的研讨会。教师多倾向于“观众”的角色;提出问题和建议多是褒奖居多,或者认同资质老的教师的点评观点;部分教师认为网络教研是领导为了成绩而做出的形象工程。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主体性。在该县每学期不定期举行的联合教研活动中,他们被动接受教学方法、教育理论等知识,进而造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新手型教师向熟练型教师转变的周期延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成为了精神负担等诸多严峻问题。尽管网络教研具有方便、快捷、实用等显著特点,但是近年来有关网络的负面报道较多,让乡村教师对网络教研心存疑虑,对其是否能提高教研效果及促进教学质量持观望态度。这样的态度使得网络教研在凤阳县的部分乡村教师队伍中推广举步维艰,并直接影响网络教研在该校实行的质量。
(二)乡村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信息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需要使用者具备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具备获取、甄别、处理以及创造信息的能力,并能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创新的综合信息能力。目前,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偏低,很多教师的操作技能只限于上网浏览、下载。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欠缺导致网络教研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笔者调研发现,乡村部分教师在网上下载优秀课件,修改之后就认为是自己的成果;有的教师则是观看名师上课视频,自己再模仿;有的教师会关注相关学科教研的微信公众号,直接获取自己想要的教研内容,不假思索予以利用等。然而,教育信息化正在促进传统学校教育发展和变革[4],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乡村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缺失是直接导致乡村教师网络教研长期难以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网络教研平台建设力度不够
教育部新课程网络教研研讨会上,马复教授认为“学科网站应基于研究,研究的成份少,对教师的帮助不对口,同时要有针对热点问题的视频研讨,网站的定位是原创性、在线研讨、理论提高和解决问题[5]。”马教授的话概括了建立网络教研平台的基本要点。而平台的好坏,首先,要看栏目或子网的设置是否有利于教研的开展,络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否满足教师的需要,使用者是否便利等;其次,要看网络平台的功能设置是否完善、便捷;交流是否便利等。调研发现,该乡村中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信息资源建设不足、针对教学问题,不能满足教师多样化需求、对教师网络教研的管理不够规范、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不高,仅限于对PPT的使用等。网络平台功能的不完善是导致乡村教师网络教研难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乡村教师网络教研良性发展的相关策略
针对凤阳县乡村教师网络教研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在组织乡村教师网络教研的同时发挥领导作用,学校领导和教师也要提高网络教研对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从而确保网络教研顺利推进。
(一)加强乡村教师网络教研观念,提高网络信息素养
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网络教研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意识、自我管理是有效进行网络教研的基本要素之一。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征使教师可以随意地搜索所需要的课程资源、自主选择研究群体、自由地支配时间上网等,因此,网络教研更需要教师加强自我管理的意识。在网络教研中,乡村教师应脚踏实地,注重内涵的交往与合作,在线研讨时应突出问题意识,加强专题探讨,落实自己的教研目标。网络教研的问题依然来自日常的教学,教师通过网络教研设计的方案也依然要指导教学实践。因而,乡村教师要加强网络教研必要性的观念,切实进行网络教研。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也不容忽视。教师可以通过培训、自学、上网实践、向别人请教等多种方式努力培养自己获取、选择、生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随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参与的热情随之提高,进而会提高乡村中学网络教研的质量。
(二)强化区域联合教研的作用,整合区域优质资源
在“互联网+”背景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联动教研,通过各学校的名师、骨干教师带动区域内各校教师的方法,不僅能扩大学校的教研职能,实现区域内各校优质资源共享共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网络的辅助下,开展区域教研,建立教学研一体化的教研模式,如“同课异构”、校际专研等模式发挥带动作用。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明确提出了“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并且提出要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在教育科研方面具有前瞻性和务实性,要引领和组织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将其作为学校核心工作之一[6]。因此,区域内教研思想与组织引领的教育领导要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身份深入教学一线,同时骨干教师要通过网络平台不断学习,加强与区域内外的名师专家等探讨交流,提升教研能力,为其他教师提供帮助。在此,凤阳县教研室要切实做好桥梁工作,连接好专家和乡村教师的研究工作,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同时整合及拓展区域优质资源是区域教研乃至网络教研整体发展的必然途径,目前典型的途径是“传输式”和“联动式”。教师可借助专业交流平台与区域内骨干教师及时交流,实现“自主学习”,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专业成长的道路。
(三)创设网络教研条件,加强资源平台建设
乡村中学进行网络教研的首要条件是具备其需要的相关硬件和软件等配套设施。笔者调查的乡村中学硬件设施相对完善,但资源平台建设处于设想阶段。良好的网络教研平台是网络教研顺利实施的保障。因而,当地中学应该急需建立或者引进网络教研平台,平台的建设应具备网络教研所需要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任务协作和资源搜索等功能。而当地乡村中学可以用现有的交流平台,如邮件、论坛、聊天工具群等完成部分网络教研活动。同时在对资源系统管理时,要严把质量关,既要提高网站资源的质量又要为教师节约寻找资源的时间。平台内容更新要及时。针对教师的不同需要和上网时间,采取及时定量的更新方法以确保教师每次上网都可以读到新的内容。乡村教师应无障碍使用资源。很多网站的优质资源需要会员或付费下载,这样无形之中就对乡村教师网络教研及使用优质资源设置了障碍,因而加强资源平台的建设,创设更好的网络教研条件是解决乡村教师网络教研和促进其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乡村教师的网络教研是顺应教育改革趋势的必然要求,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者的准备工作和主持活动过程中对反馈信息的敏感性及讨论的组织者对讨论的深度、质量、研究的深度。就目前教育发展形势来看,网络教研是提升乡村教育及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教师通过在线学习、线下实践、相互合作、训后反思和总结等方式,实现知识转化和生成,最后,形成大量的情景化、过程化、动态化、生成性和个性化的教学资源[7]。网络教研使教师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种教研模式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参考文献
[1] 本刊编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J].人民教育,2015(12):24-25.
[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J].人民教育,2003(19):2-7.
[3]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3-12.
[4] 谭维智.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J].教育研究,2016,37(2):37-49.
[5] 顾润生.政治学科开展网络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1):42-44.
[6]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7] 葛玲霞.教学生成过程的“设计”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1(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