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瑜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未教先知”的情况越来越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该不该教?如何教?文章根据几个教学案例的片段,探究应对“未教先知”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未教先知
随着信息化大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获得新的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对某些数学知识“未教先知”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该使用怎样的方法去应对?这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几个教学案例出发,探讨“未教先知”的应对方法。
一、利用“先知”教“未知”
这是学生从“知其然”过渡到“知其所以然”,再到“明其理”的过程。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准备平行四边形的纸片。
师: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展开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求出手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话音刚落,一学生就立马举手,高兴地喊道:“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乘高。”该生的回答得到很多同学的附和,课堂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师:我还没讲,很多同学都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了,你们真棒。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是这么计算的呢?
学生1虽然踊跃表达,却不清楚具体的理由。大部分学生也感到茫然,无法表达出具体的理由。
师:本堂课,我们就用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原理吧。
片段二:展示以下平行四边形(单位:厘米)。
师:大家能求出此图形的面积吗?
生1:面积为6×4=24(平方厘米)。
生2:不对,面积是底乘高,应为6×3=18(平方厘米)。
生3:我觉得生2的回答是正确的,因为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能够拼接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
生1:既然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相乘,那么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用底乘邻边呢?
师:很好,伟大的发现都是从大胆的猜测开始的。到底谁的说法是正确的呢?请同学们拿出与这道题尺寸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动手操作,想办法摆出结果,找出有说服力的理由。
在第一个片段中,学生兴致勃勃的“先知理论”,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也揭示了这种理论的正确性。如果在这个时期带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原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思考都会减弱,实验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在第二个片段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暴露出问题与矛盾,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当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出现歧义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检验,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操作中发现并纠正自身认识上的错误,这种方法,既鼓励了“先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找出“先知内容”的原理;还让“没有先知”的学生,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动手感受探索问题的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本质。
二、利用“先知”促“深究”
这是从初步了解知识表浅到深刻理解知识本质的过程。例如,“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圆的周长的测量教学。
师:同学们知道怎样测得一个圆的周长吗?怎么测?
生:先测圆的直径,再用直径乘3.14,即可求得圆的周长。
师:同学们还有其他办法吗?
(所有学生保持沉默)
师:请同学们将事先准备好的硬纸和小工具拿出来,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探讨,研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测量情况。
小组汇报:使用了绕绳和滚动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师:你们觉得这些方法使用起来方便吗?是不是适用于所有圆的周长计算呢?(课件展示:摩天轮)。因此,我们还要再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圆的周长测量方法。
片段二:带领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圆的直径与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
师:你们对圆的周长,知道些什么?
生1:我知道一个圆的外圈长度,是这个圆的周长。
生2:我知道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直径乘3.14(圆周率)。
生3:字母“π”表示圆周率;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
生4:用字母公式表示圆的周长为“C=πd”和“C=2πr”。
(将“C=πd=2πr”板书)
生5:通常圆周率“π”的取值是3.14。
师:由此可见,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啦!(用课件展示几个圆,要求学生计算这几个圆的周长)
学生进行计算并汇报。(大部分学生做对答案)
师:大家通过自己的能力,就掌握了如此多的内容,还会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呢,值得赞扬。大家对这部分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6:老师,所谓的“圆周率”到底是什么?
生7:为什么圆周率是3.14呢?這是怎么来的?是不是不管圆的大小,周长都是圆周率乘直径呢?
师:这些问题问得好,哪位同学能够回答,圆周率到底是什么?
生8:所谓的“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圆的直径,而获得的值。
师:那好,我们再来思考生7所提出的问题,该用什么办法去研究呢?
生9: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师:好,我们就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圆的周长是不是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请大家将带来的圆形实物拿出来,用绳子在其周围绕一圈,再将代表周长的绳子折成三段,与这个圆的直径相比较,或者用代表周长的绳子度量这个圆的直径。
接着,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验证。
面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先知”情况,两位教师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片段一中的教师,对学生的“先知”敬而远之地采取回避的方式。学生的“先知”打乱了这位教师对课堂的预设,他担心难以驾驭课堂,所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方法,回避学生的“先知”,将学生拽进自己所预设的课堂中。这种方法既打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也挫伤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片段二中的教师,能够正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先知”,对学生已掌握的部分一笔带过;对学生尚未掌握的内容,则组织活动进行“深究”“攻关”,重点开解学生的疑惑。学生虽然对新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是较肤浅的认识,这位教师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透过表面看透实质。学生对圆周率产生了疑惑,这位教师则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验证、探究圆周率。既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还让学生从操作中,探究出圆周率的本质,从而深层次地理解圆周率的概念。这位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想学生所想,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由“先知”到“内化”
这是从个别学生的先知到全体学生感悟的过程。例如,“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段。
片段一:教师展示一组计算:16÷5,17÷5,18÷5,19÷5,20÷5。
师:请大家计算,观察计算结果中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说:“余数小于除数。”
师:这是本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你怎么会知道?
生:我妈说的。
师:余数真的都小于除数吗?请同学们先计算这组题目,再将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进行比较。
片段二:用小棒摆图形。
师: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摆出既好看又简单的图形。
师:用你们手里所有(l3、14、17、18根不等)的小棒,摆上图中的某一个图形,观察最多可以摆几个?
将学生的摆放方法展示,引导学生思考:最后为什么不再继续摆呢?
师:要是用一堆小棒,摆第一幅图,会有小棒剩余吗?会剩下几根?
生1:这堆小棒是几根?
师:要是不知道这堆小棒的根数,估计会剩下几根?
生2:可能剩下1根。
生3:也可能2根。
生4:有可能3根。
生5:不可能剩下3根,因为3根就可以摆出一个图形了。
生6:还可能没有剩余。
接着,让学生想一想,用一堆小棒摆放六角形、五角形和正方形,最后剩余的小棒的根数。
通过学生亲手摆放,和剩余根数的猜测。逐渐领悟出“余数和除数一样大或者大于除数时,还可以摆放出新的图形;一旦余数小于除数,则无法摆出新图形”,由此顺利总结出“余数必然小于除数”的规律。
片段一中的教师将少數同学的“未教先知”,理解为大部分同学的“先知”,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也难以深入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片段二中的教师,通过让学生亲手操作与思考,自主获得新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未教先知”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应提炼学生肤浅、零散的认知,通过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将知识“疏通、理顺”,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