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2019-12-02 10:34宋志勇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固定架优良率四肢

宋志勇

( 阜新市精神病防治院骨外科 , 辽宁 阜新 123000 )

最近几年,伴随我国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多,致使创伤骨科患者呈上升的发展趋势,骨折的严重程度也日益增加,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1-2]。四肢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科急症,临床上通常采用钢板以及髓内钉等内固定方法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固定时间较长,稳定性不佳,极可能产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症状,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3-4]。骨外固定因为具有创伤性、便于处理伤口等优势,为骨折的快速愈合提供有利条件[5]。为了探究在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组合式固定器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复杂四肢骨折患者68例,并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予以外固定架治疗、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予以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复杂四肢骨折患者68例,并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小16岁,年龄最大58岁,平均年龄(41.66±4.74)岁;骨折部位:胫腓骨、肱骨、胫骨、股骨分别有15例、12例、6例、1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暴力伤以及意外跌落伤分别有22例、8例、4例。观察组3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17岁,年龄最大60岁,平均年龄(41.74±4.82)岁;骨折部位:胫腓骨、肱骨、胫骨、股骨分别有17例、11例、5例、1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暴力伤以及意外跌落伤分别有23例、8例、3例。2组患者致伤原因与骨折部位等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

2 方法:对照组34例患者予以外固定架治疗,合理选择穿钉部位,有效安装外固定架,固定架安装时需随时与患者沟通,按照其具体感受对位置合理调整,确定好安装位置后有效固定。观察组34例患者予以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操作如下:根据患者的骨折处特点,组合为单边型、双边型或者半环型。如果患者属于新鲜骨折,需在直视下闭合复位,根据骨折部位对开放与复位难易程度进行确定。开放性骨折手术实施过程中,对伤口有效清创,使原伤口适宜扩大,根据实际骨折情况合理延长。如果患者属于闭合骨折,需尽可能保持小切口,使骨折端充分显露,尽可能对骨周围软组织不进行剥离,但需避开血管、重要神经以及骨折线等。手术过程中,借助C型臂透视,对钢针位置有效确认,对骨折复位情况充分掌握。选择内固定材料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如克氏针以及螺钉等,再选择外固定器予以大范围固定。如果患者的骨缺损情况较严重,植入患者自体髂骨或人工骨。如果属于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在原来手术切口将骨固定物取出,彻底清除瘢痕组织与骨肉芽组织,并采用骨凿将骨腔边缘多余骨质予以清除,使死腔打通。如果患者产生切口感染,首先切除窦道,将死骨摘除,新洁尔灭溶液浸泡切口,并采用双氧水与生理盐水对切口进行反复冲洗与浸泡,缝合切口。最后用组合式外固定器予以三维固定,术中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出现感染。

3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认真观察,包括针道感染以及膝关节活动受限等。

4 疗效判定标准:优:表示患者治疗后能够正常行走,关节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良:表示患者治疗后需在拐杖的辅助下行走,关节活动功能较好,生活能够自理;差:表示治疗后骨折处延迟愈合,存在畸形的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直接的影响。

6 结果

6.1 2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24例,所占比例70.59%,良9例,所占比例26.47%,差1例,所占比例2.94%,优良率97.0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优7例,所占比例20.59%,良18例,所占比例52.94%,差9例,所占比例26.47%,优良率73.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明显比观察组低(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对比(n,%)

6.2 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针道感染,所占比例2.94%,1例膝关节活动受限,所占比例2.94%,并发症发生率5.8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6例针道感染,所占比例17.65%,6例膝关节活动受限,所占比例17.65%,并发症发生率35.3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讨 论

最近几年,伴随我国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致使骨病患者的发生率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且骨折比较严重,为临床治疗带来较大难度[6-7,2]。伴随生物学固定理念的不断深入,骨外固定器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且此种方法称为临床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骨缺损或骨缺损骨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是内固定治疗很难替代的作用[8-9]。

对一些四肢骨折患者倘若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其治疗效果不显著,基于此,可把组合式外固定器当作暂时或永久的一种治疗方法。组合式外固定器具有通用性、安全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10-11]。临床实践显示:组合式外固定器在临床上有多种优势:(1)具有较高的固定可靠性,固定器把全针、半针有效结合,便于多向固定,进而产生稳定性较强的三维立体结构;(2)有助于患肢关节开展早期功能锻炼,促使骨折部位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使肢体功能有效恢复,且早期功能锻炼还可以使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明显减少;(3)便于处理创面或伤口;(4)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短。由于组合式外固定器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小,对骨折端的正常血运没有较大影响,所以便于骨折的愈合。另外,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焦点,出血量较少,还能够使影响骨折愈合的应力明显减少,促使骨性骨痂的快速生长;(5)便于拆除。在骨折彻底愈合后,患者不必再进行手术就可以将组合式外固定器拆除,进而使患者的痛苦明显减轻,使患者的经济压力得到有效改善[12-13]。组合式外固定器对复杂四肢骨折治疗的过程中,对骨折固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固定技巧与固定操作方法等。研究显示:骨折线两侧的进针方向与进针位置等,对支架固定稳定性都有一定影响。所以,在操作的整个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先复位、再固定的方法予以操作,且在穿针时,需对骨折周围软组织、血管与神经的完整性充分保护,穿针位置为骨骼与皮肤间的软组织最薄处,可避免固定对肢体正常功能锻炼造成的不利影响[14-15]。本研究探究了在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组合式固定器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24例,良9例,优良率97.0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优7例,良18例,优良率73.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明显比观察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5.8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5.3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说明组合式外固定器对复杂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高于外固定架。

总而言之,在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组合式固定器治疗,可使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固定架优良率四肢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跟踪导练(四)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跟踪导练(四)
墙壁开关插座固定架刚度研究
跟踪导练(四)
无天于上2035(一)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KD407:悬挂器
没有四肢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