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钢板置入内固定术改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效果观察

2019-12-02 09:29卢嘉俊徐丽敏梁惠全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肱骨肩关节经皮

卢嘉俊 徐丽敏 梁惠全

(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900)

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中,其发病机制多为间接暴力,且与骨质疏松存在密切关联[1]。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可分为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前者适用于无移位患者,后者包括肩关节置换及髓内钉、钢板、克氏针内固定等。由于肱骨近端骨折靠近患者肩关节,故如何在有效的治疗方法下,改善其肩关节功能,防止术后并发症,是该疾病治疗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2]。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51例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钢板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旨在探讨该术式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各51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30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4.27±3.08)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9例,砸伤11例,摔伤31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64.53±3.11)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0例,砸伤11例,摔伤30例。统计学比较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1)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者;②肱骨近端骨折AO分型[3]为A2型、A3型、B1型;③伤前双侧肩关节功能良好者。(2)排除标准:①关节脱位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开放性、病理性骨折者;④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者。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手术步骤如下:麻醉,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胸大肌与三角肌间隙间做一弧形切口,分别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及深筋膜,剥开三角肌,促使肱二头肌藏头肌腱显露,牵引复位骨折端,使用克氏针固定,复位满意后,在结节间沟外侧约2-4mm,大结节下约5-8mm处放置肱骨近端解剖性锁定钢板,拧入螺钉,透视复位情况,固定,冲洗切口,放置负压引流,并逐层缝合。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置入内固定术治疗,手术步骤如下:臂丛麻醉,取平卧位,协助患者头部偏向左侧,垫高右肩,常规消毒,铺巾。在肩峰前外侧做约4cm长的切口,分别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与深筋膜,劈开三角肌,将肩袖基底部缝合,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复位肱骨头,复位后,临时使用克氏针固定。随着大结节向下顿性剥离,开通软组织通道,将4孔肱骨近端解剖性锁定钢板放置在结节间沟外侧约5-15mm处,其近端在大结节顶下约5mm处。随后在钢板尾端做一约2cm切口,使钢板暴露,并使用克氏针固定两端,透视观察骨折及钢板位置,使用普通螺钉固定远端,使钢板接近骨面,肱骨头部需锁定5-7枚锁定钉,再用2枚做远端固定,确认解剖复位情况后,固定,冲洗切口,放置负压引流,并逐层缝合。

3 评价指标:(1)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骨性愈合时间。(2)术后12个月,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估需参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4],包含4个项目,即疼痛(35分)、功能(30分)、运动范围(25分)、解剖(10分),共计100分,分为4个等级:优(>90分)、良(80-90分)、可(71-79分)、差(≤70分)。(3)治疗8周后,记录2组血管损伤、出血、感染、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发生情况。

5 结果

5.1 2组临床情况对比:2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及骨性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情况对比

5.2 2组肩关节功能对比:术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对比(n,%)

5.3 2组并发症对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情况对比(n,%)

讨 论

肱骨近端骨折为常见骨折类型之一,且女性发病率较高。就发病机制而言,肱骨上端多由网状松质骨骨小梁结构组成,在青壮年时期,其肩部外伤多为肩关节脱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自身机体素质的逐渐下降,则易出现该疾病[5]。相关研究表明,平衡能力下降、外伤、肱骨骨质量急剧下降是肱骨近端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经有效的复位及固定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愈合,但若术中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多种后遗症,进而影响其康复效果[6]。

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若想骨折块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则需通过手术得以实现。其中,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中,虽效果明显,但不可避免的会广泛暴露软组织,且经剥离、放置内固定物等操作步骤,均易对患者肱骨头血运情况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患者术后产生多种并发症[7]。而经皮微创钢板置入内固定术具有疼痛轻、创伤小等优势,现已被临床广泛使用[8]。该术式可帮助患者于早期进行相关功能锻炼,利于其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及骨性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钢板置入内固定术治疗,具有减少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加快骨性愈合速度,改善肩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积极作用,但该手术通过小切口入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师的操作空间,进而增加了手术难度,导致手术时间较长,致使2组在手术时长方面无明显差异。经皮微创钢板置入内固定术符合人体工学的特点,且不强求解剖复位,可有效减小术中出血量,且复位时不易对骨膜造成压迫,可有效避免组织伤害,确保骨折部血液正常供应;该术式可多方向、多角度的固定骨折断端,且术中使用的螺钉具有较强的把持力,可有效减轻应力遮挡,并给予适量应力刺激;术中可减少骨膜剥离现象,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不仅可保留血运,同时还可减少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缩减骨折愈合时间,利于骨块复位及骨折愈合[9-10]。

综上所述,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言,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钢板置入内固定术治疗,可促进患者骨折复位,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肩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利于病情转归。

猜你喜欢
肱骨肩关节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