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课程教学和心理咨询为主,校园心理剧作为团体治疗方法的一种,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策略。文章阐述了心理剧与校园心理剧的内涵,校园心理剧的组成要素及理论基础,最后说明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剧;校园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大力促进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当前各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课程教学模式和心理咨询模式为主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多元化、活动化、灵活化。校园心理剧作为团体辅导的形式之一,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心理剧与校园心理剧
心理剧是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莫雷诺创建,它起源于1921年在维也纳创办的“自发剧院”。在实践中,莫雷诺发现并且认定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创造性”和“自发性”,所以在辅导中,他不仅关注当事人与周围人的互动关系,更强调当事人自身的力量,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问题。他还发现,参加演出的人们和观看演出的观众,都体验到被压抑的心理感受得到宣泄與释放。最终,莫雷诺发展了心理剧治疗方法。
校园心理剧是受莫雷诺心理剧的启发,在校园里应运而生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近年来,校园心理剧先后被一些教育工作这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校园心理剧通过舞台表演的方式,再现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困惑与冲突,通过发泄与倾述解除心理压力和自卑心理;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融入相关心理学知识与技巧,根据创作的剧本,通过学生的表演引起观众的情感反应与共鸣。
二、校园心理剧的组成要素与理论基础
(一)校园心理剧的组成要素
校园心理剧主要包括:剧本、导演、舞台、演员和观众五个组成部分。
1.剧本
校园心理剧的创作源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反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目的在于解决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矛盾与疑惑。因此,学生多半自主完成剧本的创作,心理老师提供专业指导。
2.导演
导演是校园心理剧的设计者和策划者,这一角色通常由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担任。导演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角色,设定演出情景,把握演出时间,指导、监督和控制剧情发展,对演员的演出进行指导,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3.舞台
舞台是呈现事件和人物活动所在。舞台的空间要足够大,能充分的展示剧中活动的场景,让主角借助舞台,再现事情的发生与发展。心理剧的演出还需借助舞台上的灯光、音响,在适当的情节上加入背景音乐,触发观众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4.演员
一般心理剧演员是由出现相关心理问题的学生担任,校园心理剧的演员是心理老师按照剧本要求在学生中选拔。演员分为主角与辅角,主角是剧中的主要演员,贯穿于整部剧情;辅角是剧中的其他演员,他们主要是配合主角的表演,分担主角的困惑,使剧情自然发展。
5.观众
校园心理剧的观众主体是学生,他们虽然不直接参加表演,但常常可以主动参与探讨心理剧情。通过观看心理剧,他们以旁观者的角度领悟剧中事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自己对类似事件的情绪反应,促进自我管理、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
(二)校园心理剧的理论基础
1.自发性和创造性理论
在莫雷诺看来,自发性指的是进行中的应用,自发性属于能量,对引导人们朝向基于情境作出全方位反应这一目标前进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反应是全新感受与体验,不同于以往反应。一般情况下,自然性呈现方式主要包括自发性对文化传承的巨大刺激促使它们活化、自发性对创造性体制的巨大刺激构建与时俱进的环境模式、自发性都人格的巨大刺激促使它们自由表述三种方式,此些方式具有一定特殊性。自发性与创造性存在密切关系,创造性需要自发性满足一定条件方可显现,即达至特定高度,所谓创造性指的是人们对新旧环境或情景所作出的真实、及时反应。校园心理剧主要作用集中于激发激发学生自反性、提升学生创造性,面对特定事件能够保持冷静作出适宜反应。
2.角色理论
校园心理剧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需求,为学生扮演预期角色提供机会,丰富学生实践体验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均处于角色扮演状态,但生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角色扮演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阻碍扮演角色作用发挥,甚至会出现角色矛盾等现象,对自身生活起到严重影响。校园心理剧所提供舞台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该舞台学生可以扮演并体验多种角色,同时促使主角逐步分离舞台角色与日常自我,产生角色距离[5]。从现实层面来说,角色距离有利于主角站在旁观者角度了解并评价自身心理矛盾,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重新感受生活价值。
3.情绪宣泄与整合理论
宣泄在校园心理剧中至关重要。自我意识的醒悟使人们重视以往被压抑和被否认的情感,让个体在心理上对自我认同产生认可与放松。校园心理剧除了促使学生自我再发现,更为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自我再发展并掌握相应的方法,故莫雷诺提出,发泄与整合共存,经历发泄后理应作出整合,即思考健康行为缔造方法。校园心理剧提倡学生自我表现,锻炼学生自我发展意识与集体精神。
4.存在主义理论
存在主义强调,心理治疗涉及三项任务,具体来说:第一,引导当事人了解现实价值;第二,引导当事人自主支配命运;第三,引导当事人科学处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主义指出,学生之所以在责任、意义等方面形成心理疾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遇到问题时无法正确理解并把握自身存在价值,对自身自发意识与创造能力有所抑制。校园心理剧所提供舞台相对自由,不受现实因素影响,与学生心理特征、学习需求具有一定适应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展现自身价值。
5.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心理剧技术尤其是治疗技术,汲取了对自身生存与发展有所裨益的心理资源。该理论强调,因潜意识对人的欲望起到抑制而形成心理问题,潜意识是引发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因人体存在自我防御体系,潜意识内容与意识领域存在一定距离,同时潜意识操作无逻辑可循,彰显出一定的非逻辑性,内容与语言处于分离状态。受潜意识此些显著特征影响,个体难以及时、准确的认识导被抑制具体内容,故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相应症状,埋下心理问题。校园心理剧以多样化戏剧行为促潜在性潜意识表示,转抽象化心理问题为形象化心理问题,基于教师与同学帮助与指导,个体自主、有效的判断难以发现问题并加以科学消除。
三、校園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校园心理剧通过创作及艺术表演形式,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人际关系问题呈现在舞台上,以轻松、活泼的方式被学生接受,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校园心理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教学和心理咨询为主,心理学知识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学生被动的接受心理知识。校园心理剧源于校园生活,以独白、角色互换、情景对话等夸张的艺术方式表示个体的心理冲突和情绪波动,让学生在轻松、自然、充满感染力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思考等系列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二)通过校园心理剧使学生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
由于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性格原因等因素使得学生不能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更别提主动向教师或其他同学寻求帮助,校园心理剧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校园心理剧相对灵活、自由,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员均是随机决定,心理矛盾存在一定共性,通过学生把这些心理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解决的途径表演出来,让学生正视这些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心理矛盾与心理问题。
(三)通过校园心理剧引发学生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大学阶段,由于学生心智不十分成熟,遇到困境时负性情绪不能及时宣泄,而校园心理剧给学生提供了宣泄不良情绪的场所。校园心理剧创造类似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演员通过各种表情和行为,表达烦躁、焦虑等各种情绪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通过分析、讨论,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加深了情绪感受、认知领域,而且此种感受与领域具有自发性与透明性,对转变学生行为、推动学生健康成长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四)通过校园心理剧提高学生的社会技能
校园心理剧是一个模拟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多维度的人际互动的环境。在其中,主角和配角的交互活动体现出各种人际关系,为化解矛盾会使用合理、有效的社交技能。学生可以把在心理剧中的新行为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会避免由于缺乏社交技能而在社会交往中受到的打击。学生通过观看心理剧,确切地感受到被别人理解时内心深处的愉悦和感动,从而引导自身更好地去理解他人。
校园心理剧强调快乐教育,对提高参与者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认知与应用大有裨益。故校园心理剧除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心理治疗技术参与,还是富有创新性与价值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新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鸣.心理剧的历史和理论[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6).
[2] 刘启刚.心理剧的理论基础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 刘冬威.民族心理剧的探索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作者简介:王晨(1986.09- ),男,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