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平台经济、多点执业与人才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2019-11-29 10:16□时
中国人事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密集型服务提供者

□时 博

一、研究目的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平台经济是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是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跨界融通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尤其是增加就业,都有重要作用”。这标志着平台经济发展及其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市场活力激发作用被认可,平台经济外部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兼有市场和组织双重属性的平台经济体,既具有线上虚拟性,又具有线下实体性的功能特征,为供给与需求两端在规模(数量)、结构(范围)和弹性等方面提供了接入式、即时性和去中间化的交易模式。相应地,基于平台经济体的“新就业”群体,如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及互联网医生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雇佣、自组织,以及多点位的灵活就业特征;同时,新就业群体的人才发展面临从组织内向平台化的转变,其就业安全、发展动力、职业路径以及开发方式等,反映了平台经济体的商业模式在经济和社会价值方面的合理性。本研究旨在从实践发展和理论基础两方面,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平台经济发展、相关就业群体的多点执业以及人才发展三者间的相关性问题,为平台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和相关就业群体的职业路径选择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实践发展视角

平台经济发展通常基于特定专业领域一定数量和范围的服务提供者,以及相应的服务需求者。服务内容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以及服务提供者与需求者的活跃度和交易达成反映了平台经济体及其商业模式的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其中,聚焦于垂直专业化服务的平台经济体具有相对的知识分享型特征,如知识问答平台、互联网医疗和教育平台,以及新媒体等。其服务提供者集中表现为人才密集型就业群体,主要由中高级学历或职称的专技型人才构成。而专注于水平标准化服务的平台经济体则具有相对的共享服务型特征,如网约车、快递和送餐平台等,其服务提供者集中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就业群体,主要由较低学历的城镇基层劳动者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构成。

基于平台经济体的服务提供者具有相应的“新就业”群体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的二元劳资关系,更加关注平台赋能、专业社群和个人品牌,强调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和产出收益权,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价值属性更加凸显;其获取收入的方式更加基于开放性和情境化的市场定价,而非封闭性和制度化的组织认可;其人才发展模式更加体现出自我规划、个性化学习和跨界流动的特点,而非基于层级式组织架构的单一封闭路径;其绩效评价模式更加体现为外部性和去中间化的客户评价,而不再过多依赖流程化的上下级汇报关系。

服务于共享服务型平台经济体的劳动密集型就业群体,通常以扩大服务规模、提升劳动时间使用效率为目的,提供相对同质性和标准化服务,具有显著的规模化和水平流动性特征,典型代表为网约车司机、家政服务员和快递员等。相对地,服务于知识分享型平台经济体的人才密集型就业群体,通常以促进人力资本的市场化开发和提升产出效能为目的,提供相对差异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垂直社群化特征,典型代表为新媒体内容创作者、互联网医生,以及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师等。

从人才密集型的就业视角分析,2014年11月,卫计委(现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和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上两个制度性文件,首次明确了医生和高校教师能够基于当期组织身份和工作岗位开展多点执业,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医教研相结合以及跨界分级诊疗等结构性多点执业模式,其中也包含了基于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教育平台经济体的接入形态。

2014年7月,中国首家医生集团,张强医生集团在上海成立,其采用PHP(Physician Hospital Partnership,简称PHP)模式,通过与一线城市国际医院签约并派驻医生提供服务;2016年3月,腾讯旗下的腾爱医生平台与国内9大医生集团在上海签约入驻,共同打造移动医疗信息化服务平台。以上案例反映出,相关专业临床领域的医疗专业人才在与当前医疗机构保持正式雇佣关系的同时,可能通过多点执业参与医生集团面向跨区域、跨体制和多层级医疗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并借助互联网医疗平台满足多层次、结构化用户群体的在线问诊服务需求,以此来塑造和提升个人声誉及品牌效应,从而实现跨越组织边界的自我人力资本价值开发。

综上所述,基于知识分享型平台经济体的人才密集型就业群体,在人才发展方面,能够在依靠线下垂直专业化社群的同时,借助线上渠道资源,参与并推动生态化的专业服务,形成相互关联的结构化多点执业(如图1所示),在特定制度环境中获取收入并实现人力资本的市场化开发,呈现出跨体制、多场景、多角色和项目化的工作、学习及社交闭环模式。其特点是将当前同事关系延伸至跨组织的同业社群,以项目参与取代组织流程和分工,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相辅相成,并将创新创业与就业相结合。正如领英平台创始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在其专著《联盟》中指出的那样,“在健康的生态体系中,组织外部往往比内部具有更多聪明的人”。

图1 结构化多点执业示意

在劳动密集型的就业方面,2017年10月,滴滴政策研究院基于其网约车服务平台,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等学术机构推出《新经济,新就业——2017年滴滴出行平台就业研究报告》显示,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间,共有超过2,100万人以专车、快车、顺风车及代驾司机四种就业形态在滴滴平台上获取收入,其中393万人过去或当前为去产能行业员工,178万人是复员及转业军人。其中,有超过50%的滴滴网约车司机每天在线服务时间在2小时以内,而超过8小时在线服务的司机数量只占到8%。

2018年5月,美团点评研究院发布《新时代 新青年: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指出美团外卖骑手在2017年全年的数量将近230万人,其中75%来自农村,国家级贫困县骑手41.6万人,占比18.4%,高中及以下骑手学历占比55%;81%的美团外卖骑手活跃于一、二线城市,众包骑手(兼职骑手)中94%有其他收入来源,其可能从事的其他行业和工作包括餐饮业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制造业工人以及保安等。

以上两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以网约车司机和快递服务为代表的共享服务型平台经济体能够通过服务生态构建以及技术和平台赋能,有效增加劳动密集型就业群体在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机会,通过灵活用工和标准化服务来满足一定刚性和频率的同质性用户需求,从而形成规模化多点执业效应(如图2所示)。其可以有效降低特定行业、区位及人群的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风险,促进农村和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人口流动和就业转移,扩大其在有限市场区域内的需求规模,并提升从业者在有限劳动时间内的产出效率。

图2 规模化多点执业示意

在人才发展方面,劳动密集型就业群体更加强调短期报酬兑现和结果导向,能够通过规模化多点执业获得并保持相对的就业安全性和收入保障,实现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的流动和身份转化,并在获取和增加收入的同时,满足其工作和家庭关系的平衡。

三、理论基础视角

(一)从经济学理论视角看

平台经济体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组织和市场的边界关系,使得个人与群体间的分工及合作逐渐延伸到组织外部,新就业群体对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认知和开发态度、劳资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模式、组织内部的资源基础,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资源依赖关系,也在相应地发生改变。

首先,对于人才密集型群体而言,其通过结构化多点执业进行知识分享的过程有助于实现技术、能力和经验的迁移及转化,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回归实践的循环提升,并在垂直化专业社群内开展广泛的自主学习及人脉开发,从而突破了正式雇佣关系下组织对专技型人力资本的定价、开发和评价模式。同时,平台经济体的兴起和相互间竞争,极大激发了人才密集型群体在角色、体制、区位,以及线上线下方面相结合的跨界发展动机,其相对于单一组织的价值专属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和难以替代性相对减弱。另外,在平台经济的作用下,传统组织正逐渐向生态化和小微化两个极端方向发展,前者可能衍生为平台经济体,如阿里和腾讯众创空间;后者则可能孵化出人才密集型的创新创业主体,如医生集团,其在结构性多点执业过程中的活跃度,以及对于平台资源的开发和整合能力,将一定程度上超越在单一组织中的环境敏感度和被授权程度。

其次,对于劳动密集型就业群体而言,其在传统组织中通常被视为非核心人员,岗位分工较为封闭和单一,职业技能的结构化和专业化开发相对不足,在参与管理、收入分配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缺乏话语权,甚至在高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中,面临显著的失业风险。共享服务平台经济体的出现,弱化了服务提供者与需求方之间的中间环节,并通过技术赋能等手段提升了劳动密集型就业群体的标准化服务交付规模和交付效率,如从传统出租车司机向网约车司机的转变,从而使其在一定的交易成本下能够通过自主的规模化多点执业实现稳定就业和收入增加。

(二)从社会学理论视角看

劳资二元体系与平台经济体、服务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三方体系形成一定程度的互补和替代关系。人才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就业群体基于特定的平台经济体,在自雇佣和自组织状态下更加关注自我认知,将其兴趣偏好、专业能力、职业背景、社群关系,以及价值取向标签化和数据化,并能够主动利用和提升其就业能力和意愿度。同时,就业群体从正式用工向平台接入的转化,伴随着创新创业、灵活用工、垂直和水平社群化以及供给与需求间的去中间化,使其开始重新定义和评价雇佣关系、同事关系以及客户关系;再者,基于线上及线下的规模化和结构化多点执业,客观上形成了就业群体、平台经济体与需求用户三者间的契约多样性,就业群体可能更加重视自身的职业操守、工作投入度、个人声誉以及用户评价,从而保证交易契约的数量、范围和持续性。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新就业群体在认知、关系和行为等方面更加强调自决性。基于平台资源的规模和结构优势,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劳资双方之间契约的制度刚性和约束力变得更加具有弹性;相应地,生态化构建、平台接入、人才共享、多点执业,以及自我学习等现象和行为将逐渐常态化。

四、研究结论与规范建议

(一)研究结论

平台经济、多点执业与人才发展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人才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就业群体,能够借助平台接入和赋能,提升自身的就业弹性,并通过规模化和结构化多点执业过程,促进自身可雇佣性的提升和人力资本开发。具体的平台属性、就业群体、多点执业形态,以及人才发展取向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表1所示。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分类和逻辑关系,并不是绝对化和相互分割的状态,在健康、开放的生态体系环境中,不同就业群体之间在认知、行为和关系等方面不存在刚性的制度边界,共存、互补、转化和协同发展将成为常态化趋势,如偏向于人才密集型的医生集团与偏向于劳动密集型的“互联网+共享护士”,在线上与线下面向多层次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可以形成有效的协同性资源配置关系,以及相互关联的服务流程体系。

另外,本研究及其相关结论仍然有待结合特定行业、区域和人群,基于一定样本数量或者典型案例,深入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在创新及丰富相关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有效引导平台经济体、就业群体以及规制主体的规划、决策和发展。

表1 平台属性与人才发展取向逻辑关系表

(二)规范建议

对于平台经济体而言,知识分享型类别应当更加关注对人才密集型就业群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数据信息安全,以及专技型人才背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审核,深入了解其特定知识结构和专业领域内服务提供者的人才发展诉求,将商业模式定位与专业社群化构建相结合,重视平台资源的持续开发,避免简单粗放的规模化扩张。相应地,共享服务型类别应当更加关注对劳动密集型就业群体的合规性身份审核、基础职业技能开发、就业保障,以及健康安全管理,分担必要的雇主责任,在价值取向、职业操守、服务意识等方面正向引导和规范相关就业群体的认知和行为,避免过分逐利、欺诈乃至犯罪情况的发生。

对于新就业群体而言,人才密集型群体应当避免单纯追求市场化人才定价的结果导向,更加关注在专业化社群中的持续学习、交流和分享,注重个人品牌和社会责任,关联并兼顾好结构化多点执业间的协同性,弱化潜在的责任缺失、劳资冲突,以及专业和学术造假等情况发生。相对而言,劳动密集型群体应当在获取和增加收入的同时,提升必要的职业规划和工作家庭平衡意识,主动了解平台经济体的运营规则,积极参与相关职业技能培训,重视自身的社会保障和健康安全,避免透支身体、违规操作和欺诈行为。

最后,平台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其经济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其发展依赖于不同专业背景和就业能力的服务提供者在数量和结构上的集中性与活跃度。新就业群体基于特定模式平台经济体的多点执业,反映了其促进人才发展和获取持续就业机会的动机。在此背景下,针对平台经济发展以及劳动保护立法的政策规制,也应体现出相应的开放性,认可平台经济体合理有序发展对于促进就业及人才发展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劳动密集型密集型服务提供者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湖北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
密集型呼吸灯灯串设计与实现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研究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研究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的理论困境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知规则”的再厘定及适用探讨
中美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结果及分析
劳动密集型企业缴纳社保费情况调查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