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巢湖黄麓镇临湖小学 管三平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引领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为多学科融合、提升学生能力变成可能。由此,我们要更加重视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使之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利用多媒体手段传授教学内容,教学情境逼真,教学内容丰富,使得学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多媒体教学是多种形式和手段的结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画面、图像,尤其是以视频形式播放出来,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且能够通过感官理解视频中所表达的情感,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喜欢学习,热爱学习。例如执教《雾凇》时,在网络上找来雾凇图片,在声、光、色、像创设的情境中,发现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通过Flash动画的直观形式来展现雾凇的形成,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其形成过程,将抽象的文字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再让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其片段,加深学生的感官刺激,这样可以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刺激学生探索新事物的本能,更加有兴趣和方法趣味学习。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身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景,培养学生学习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自从有了多媒体设备,每课必用并准备大量课件,让学生目不暇接,反而冲淡了主题,教学重点不突出,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师要把握好出示课件时间节点,适时出示,才能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般的教学方法就是按照课本知识生硬讲解,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上课精神不佳,学习精力不集中。在教学《伊索寓言》时,我就用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上台演课本剧,学生肢体动作、语言的变化,夸张滑稽的亲身体验,都可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效果比放电脑动画更好。
在课堂上要多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精力集中,课上专注学习。为此,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绘画、多媒体或者是亲身体验等多种方法的结合,使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知识,并且可以调动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教《望庐山瀑布》时,可以诗词、绘画结合,将文字知识以画面的形式直观展现在黑板上,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一泻千里的瀑布,接着继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以视频方式展现瀑布的实际景色,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瀑布的雄伟壮观,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自觉地会赞美瀑布,感叹大自然,和作者产生一定的共鸣,由此来加深学生的情感和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比如,教学《望月》时,开始出示月相图,复习科学课知识,由月相导入课文,再展示古人描写月亮的诗词。让学生利用生硬的文字能通过图像理解作者的思念之情。在老师充分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意思的基础上,通过音乐课的知识吟唱这首词,通过韵律的美体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
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学习到的课本文字知识为基础,才能够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更加充分的想象。多媒体作为一种直观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知识信息,当学生将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整合成自己的知识储备时,就会更加全面具体地以这些表象为素材进行丰富的想象。如,我在教《黄鹤楼送别》时,就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再现黄鹤楼边的送别场景:久久伫立江边,目送渐行渐远的船只消失在水天之间,画外音道出作者的所思所想,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利用一张张生动的图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的亲热,“卧剥莲蓬”的无忧无虑与祥和、安宁的农家生活。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表象感受想象,增加生活的丰富多彩,更加有利于烘托课堂的学习气氛,利于学生对冰冷知识的转化和理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文字是静止的,没有生命的,而我们在朗读课本文字的过程中,可以真正激活文字,赋予文字鲜活的生命。学生在大声朗读课文的同时,不断反复揣摩和想象,将这些抽象概念的文字组成表象素材的基础,在头脑中想象着这些丰富多彩的画面,进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深入理解文字的意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去引导学生利用朗读冰冷的文字,看到生动形象的画面,通过文字想象自己的生活,感受人生的美好。
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通过改写,再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景。改写后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作者不同流合污的情感,更加能够体会当时古人的爱国情怀。学生的想象力借助写作的充实得以激发,通过对文字的充分理解,对知识进行写作补充,充分展示文字所表达的含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要着重运用到诗歌的教学中,诗歌篇幅都是比较简短的,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由此,教师必须要通过扩写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充文字所体现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意蕴。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要与学生的认知心理融合,方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