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将体验式教学融入音乐课堂

2019-11-27 15:02:18
关键词:竹竿音乐课体验式

侯 云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泉山湖校区)

今年我校要申报体验式教学特色学校,校领导让所有老师整理一下教学思路,怎样在课堂中体现体验式教学这种学习模式?我觉得音乐课是最容易进行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课堂。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做体验式教学,只是没有系统化,因此我从现在开始就有意识地在课堂上重视音乐体验,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小学音乐课是体验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音乐课教学本身就是音乐艺术的体验过程。教师在不同阶段,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学习中感悟,充分享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1.在教学情境中的感知体验

在音乐教学的导入环节中,我尝试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视觉、听觉的感知来促进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如教授《采山》一课,我先通过多媒体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动画视频,视频里展示了野外山谷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小姑娘采蘑菇的喜悦心情,而且这首歌学生非常熟悉,很快就能跟唱,融入情境。并且我用电子白板设计了“采蘑菇”的环节,每个蘑菇上有节奏型,能正确地读准节奏方可采到一朵蘑菇。请学生上讲台亲自摘采“蘑菇”,课堂气氛活跃。我尝试创设这样的情境体验,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得到充分调动,学生喜欢唱这首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劳动的乐趣。

2.在敲打节奏中的动感体验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我觉得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因此,在每一首歌的教学环节中,我都着重进行节奏的练习。将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型提出来,让学生通过声势练习,按节奏型拍手、拍腿、跺脚等掌握各种节奏型。也可以利用打击乐器敲打难点节奏型,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涨。如教授《快乐的泼水节》一课,歌曲里唱道“敲起铓锣打起鼓”,我就找来锣和小鼓让学生练习节奏,让学生解决节奏难点,营造轻松的氛围。如教授《金蛇狂舞》一课,在聆听第三乐段时让学生用锣、鼓、镲为歌曲设计节奏型伴奏,学生亲自体验激烈的赛龙舟场景,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在律动中的肢体体验

为了使歌曲更动听、更饱满,我让学生用律动把歌曲表现出来。这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环节。我在教授一年级的音乐课时,每首歌曲我都编创了律动动作,现在学生只要听到歌曲就会跳起来,不管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标准,只要所有的孩子都动起来,这种体验便加强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如教授《两只小象》一课,学生一只手捏着鼻子,一只手臂弯曲甩动,弯着腰模仿大象走路缓慢的样子。当唱到“扬起鼻子呦啰啰”时,学生就甩动手臂;当唱到“见面握握手”时,学生就面对面用“鼻子”握握手,趣味盎然。

4.在游戏中的互动体验

音乐教育不是针对个别孩子的,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来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丰富性。不再对学生进行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而是通过游戏的设计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如我在上《红眼睛 绿眼睛》这一课时,开展了“我是小交警”的游戏。课前准备好红绿灯指示牌,红灯上标记“0”休止符,出示绿灯指示牌时放声歌唱,出示红灯指示牌时就在心里默唱。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休止符的用法。如一年级《学乐器》一课,课前准备响板、碰铃、双响筒、三角铁等打击乐器,让学生蒙上眼睛伸手去摸,感觉其形状,也可以敲一敲,听一听,判断是用什么材质做的,再让学生猜一猜怎样使用。每个孩子的体验和感受都是不同的,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怎样敲最好听,怎么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学生置身于游戏的过程中去学习教学内容。

5.在演奏中的技能体验

将竖笛引进课堂是我一直尝试的特色课程,从三年级开始我要求所有学生在我的音乐课上都要学会吹奏竖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将乐器引进课堂是最好的体验式音乐学习。不管是集体练习、分组练习,还是个别练习,都是很好的音乐体验式学习方法。竖笛便于携带,演奏方法简单易学,能让大部分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还有助于掌握音准,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旋律及节奏。如教授《侗家儿童多快乐》一课,歌曲的第二乐段是二部合唱。学生要唱好音准有难度,我就先让学生分组分别练习两个声部,先合奏再合唱,效果明显要好很多。

6.在歌曲创编中的思维体验

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所以我在歌曲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为歌曲创编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感悟歌曲的情感,升华学习内容,努力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起到促进作用。比如我在教授《动物说话》和《小动物回家》时,按照歌曲原有的旋律,改变歌词中的名词、动词或象声词等部分。这种创编方法简单易学,学生创编的兴趣很浓厚,唱着自己编的歌,比较有成就感。高年级的歌词创编就增加难度,根据歌曲的内容,从情感的层面引领学生去体验。如教授欣赏《森林的歌声》一课,在感受了歌曲的旋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最后的拓展环节,用《森林的歌声》的旋律和学生共同创编了《八公山森林之歌》这首 歌曲。如教授《竹竿舞》一课,课本上只有旋律没有歌词,在学生学会敲竹竿、跳竹竿以后,引导学生再为这段旋律创编一段歌词。“竹竿敲起来呦,跳起竹竿舞呦,你敲我跳做游戏,多么有趣哎!竹竿敲起来呦,跳起竹竿舞呦,小朋友们在一起,欢欢喜喜哎!”歌词简单,易学易唱。学生一边唱着自己创编的歌曲,跳着自己创编的竹竿舞动作。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提升教学效果。

7.在乐曲欣赏中的感官体验

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单元欣赏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体验音乐,从而理解音乐。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静静地听,或是用肢体语言动着听,当然,学生还是喜欢动着听。再次聆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像指挥家一样用手指画旋律线,可以像演奏家一样模仿乐器演奏,可以像舞蹈家一样翩翩起舞,可以像表演家一样扮演乐曲中的角色,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对乐曲充满想象。只有让学生对乐曲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到音乐特有的魅力。

8.在学唱中的情感体验

唱歌是情感的抒发,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唱歌也是学生最喜欢的音乐表现形式。通过让学生体验歌曲的音乐情感,学习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演唱技能以及音乐文化,培养用歌声自主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在唱歌教学中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让学生体验歌曲,如接龙唱、男女生轮唱、领唱与齐唱、合唱等。这样既可以使歌曲演唱形式多样化,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体验教学有多种形式,唱歌、跳舞、打节拍、指挥、编创、欣赏、表演、乐器演奏等都是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式学习的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让学生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使之体验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从而构建了高效的音乐课堂。

猜你喜欢
竹竿音乐课体验式
扛竹竿进城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46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爬竹竿
学生天地(2020年33期)2020-06-09 03:00:22
一根竹竿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辅导员(2017年9期)2017-06-01 12:10:06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46
长竹竿的帽子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