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精准指导”

2019-11-27 04:30江苏省响水县第二实验小学吴红英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22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文体习作

江苏省响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红英

找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实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精准指导运用目标导向法的首要前提,制订出正确的目标,以此指导学生的习作学习。学生积累的词汇量与阅读量不充足,造成了学生的习作只有骨骼,缺少血肉支撑的结果。因为对生活缺少观察,导致习作中缺少自己的真情实感。模仿是写作的一个良好的开端,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各方面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接受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在习作教学开端,教师可以先进行模仿写作。

一、立足文体思维,构建习作课程

写作的表达功能、语言风格和结构组织等诸方面特点形成的类型特征组成了所谓的文体。换一种方式来说,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功能,不同的表达功能影响着不同的语言风格。然而,很长时间以来,由于教师在课堂上也很少提及文本类型的概念,因此这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体现十分模糊。

由于缺少文体类型意识(文体思维),毫无疑问这对习作教学指导造成了一些的问题。一般来说,教师习作教学的内在逻辑是“激发兴趣—课堂指导—自主习作”。由于教材没有强调文体和类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很重视习作指导这一方面,教师往往只是指导学生怎样写、写什么内容,过分抽象地提出“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等要求,严重忽视文体类型对习作的意义,以至于学生习作相同化、文学化,掩盖了语言的独特性与活力。从文体类型的视角关注每一次习作教学,为了避免习作教学的碎片化,教师可以使散落在教材中的习作训练点连贯。

例如可以实行如下教学目标制订:(1)词汇量目标: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天可以学会、理解、掌握三个新词汇,三、四年级的学生每天摘抄三段,内容无限定,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周一、三、五需要写日记,字满300~500,两周交一次周记400~500 字左右;(2)阅读量目标: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天阅读一个小故事,要求能够背下来,三、四年级的学生每天背诵两首古诗词(分类),五、六年级的学生背诵三首古诗词(分类)并默写。通过制订量化目标,可以让学生很明确地感受到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物品,如文具作为鼓励,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精准习作知识,强化习作指导

一直以来,众多小学语文教师被“习作能不能教”“习作怎么教”这些问题所困扰。“要想写好作文,只能靠多写”,很多教师会用这种类型的话语来敷衍搪塞,课堂上的写作指导也慢慢被忽视,面临危险的边缘。

习作究竟能不能教? 梁启超先生在《作文入门》中提道:“现在教作文的最大的问题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如何创作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叶黎明博士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也提出了“写作可教”的看法。如此看来,习作课不仅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时空,而且也是教师指导写作的时空。在课堂上,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教师的习作指导同等重要,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能的训练都缺一不可。

教师需要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给学生来自由写作,虽然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呈现不明显,它也往往隐含在习作要求中,但这不代表写作知识不重要。事实上,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强调学生的表达自由和创意而废除基础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规范的教学。

写作课到底应该“教什么样的写作知识”“怎样教这些写作知识”,这需要教师注重深入透彻地解读每一次习作要求,根据已有的经验、智慧灵活开发和建设习作知识。例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习作3 过程中“推荐一种美食”时,教师可以根据写作要求,把教学重点放在美食的造型和滋味的描写上,围绕怎样写好美食的造型和滋味教授相应的习作知识。而在教习作5“介绍一种产品”时,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已经写好产品特征和价值的写作知识上。有了规范、精准的习作知识,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根据写作规范进行创作。

三、理清课之边界,衔接习作生长

虽然每一次习作似乎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从整体上看,习作课内在的逻辑是呈上升趋势的。教师需要在习作过程中教哪些习作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开发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清晰的整体思维和边界意识,做到每一次习作可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整体情况,既不阻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忽视学生写作的发展情况。例如一次习作训练,哪些习作知识学生已经接受过,哪些方法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可以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暂时不适合传授给学生,教师都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思维路径下对习作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教师可以精准定位每一次习作的教学点,有效指导学生习作,以此避免“有教无界”“有教无实”的情况发生。

像这样类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5“身边的小能人”和六年级上册习作6“家乡的名人”等题材,都是写人的习作。五年级主要指导学生根据某些事刻画人物,以此捕捉人物在事件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并进行刻画描写,突出人物的特征。那么六年级则主要指导学生根据表现人物的事迹、成就凸显人物特征,在行文中应包含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拥有这样的辨识度,教师在两次习作指导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撞车”的现象,学生也不会因为抓不住重点写出与别人趋同的作文。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文体习作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写作知识的呈现路径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习作展示
反思中学写作知识教学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