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娴
(江苏省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江苏苏州 215007)
民族传统音乐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人文精神。然而,现在的学生普遍对流行音乐非常了解和喜欢,对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却十分陌生,甚至有很多学生非常排斥民族传统音乐。
“通感”是由“synaeshesi”一词直接翻译过来的。“sny”可以翻译为“一起、融洽”,“aeshesi”可以翻译为“感觉”,整体可以直译为“共同感觉”,又称“通觉”“联觉”。德国美学家费歇尔在《美的主观印象》一书中提出:“各个感官本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觉的分支,多少能够互相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回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1]”江苏省音乐教研员戴海云教师指出:“音乐教学中的通感是以感觉为起点,想象为桥梁,情感为动力,审美领悟为归宿的一种心理活动。”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春节序曲》这节民族传统音乐欣赏课为例,其旨在通过通感体验教学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民族音乐的大门。学生在各种感官的共同作用下学习了《春节序曲》的节奏、旋律、歌词、音色等知识,从而感受到了作品所表达的人民欢度春节的喜悦之情。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民族传统音乐,笔者没有选用教参提供的民乐和西洋管弦乐的合奏版本,而是以民族传统民乐的合奏版本进行了整堂课的讲授。
这堂课一开始,笔者就从春节联欢晚会的视频入手来创设情境,通过视觉、声音的融合把学生带入“春节”这一举国欢庆的节日氛围之中。通过这一教学手段,学生很想知道每年春节联欢晚会播放的这首背景音乐是什么曲子,有了兴趣,接下来的教学就容易多了。教师的语言启发、春节场景的再现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创设情境能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激发他们的情感,学生感受到了音乐所表达的欢乐情绪,同时也将《春节序曲》这首音乐的旋律深深印在了自己的心里。
民族管弦乐《春节序曲》全长五分多钟,教学内容量很大,如果教学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教学时间不够,学生不能及时掌握的后果。因此,笔者修改了教学设计,借助通感体验进行教学。之后笔者发现,不仅讲解教学难点变得容易了,而且也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例如,用“lv”哼唱主旋律,让学生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之美;通过聆听音乐、结合观看民族乐队的配置图让学生感受第二主题的重复、音色的变化;画五颜六色的线条让学生感受乐曲情绪的推进。通过通感体验教学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实现形象化的体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来自动作,动作又作用于音乐。在乐曲引子部分的教学中,笔者运用声势动作的体验方式,通过启发、观看秧歌锣鼓的视频让学生设计声势动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旋律、节奏与动作的相互关系,通过动作与音乐的融合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大门,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欢天喜地的锣鼓队中。学生在引子部分的体验中积累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笔者通过声势动作的设计与律动打通了学生的听觉与触觉,体现了体验方式的衔接和推进,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学习的建构者。这部分教学完成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有能力去学习、表现和演绎音乐,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音乐创新精神在创造活动中也得到了充分开发。
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只是让学生自己聆听乐曲的第二主题,分辨第二主题的乐句段落,然而听了好几遍,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后来,笔者让学生把听到的音乐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形状绘画出来,引导学生在听到相似的演奏方式时用相同的形状来表示,并用不同的颜色表达不同的情绪。绘画图形谱以及分辨不同乐器所演奏出的不同音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对乐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春节序曲》是一部复三部曲式结构的作品,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仅凭聆听乐曲来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笔者通过播放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奏视频让学生进行全曲的欣赏,直观感受民族传统音乐的魅力。这一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使学生将听觉和视觉合二为一,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来掌握各个主题出现的顺序。这样一来,平时用语言较难说清楚的抽象知识点通过视频的方式得到了形象的展现,有助于学生理解了乐曲的结构,并与教师一起进行了归纳、提炼、整理,揭示了复三部曲式的含义。
把“好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引导他们去发现民族传统音乐的美,设计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可以促进民族传统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儿童的学习而言,受到刺激的感官越多,越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学习起来就越有成效。所以,笔者主张:在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各个感官给予训练。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特有的天赋、特点和喜好,在听唱、听动、听奏、唱奏等多感官的协同互助中,笔者能感受到学生自主表达的愉悦、与同伴交流的快乐,这也使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为灵动且富有趣味。
在以往的民族传统音乐讲授中,学生常常陷于机械记忆。在反复单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觉、直觉、形象思维、个性表达等方面没有得到训练。突出通感的民族传统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是多感官、全身心地参与投入,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的感觉是立体的。通过通感体验教学,民族传统音乐丰富、特有的音乐信息会通过各种感官刺激学生的脑神经网络,优化大脑皮质和功能,从而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多感官联动参与到有意义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真正领悟、接受、传承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传承中国民族的传统音乐是每个少年儿童的义务。通感体验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民族传统音乐的内涵,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