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 冯 晓
所谓体验性学习,是重视学习主体的直接经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体会,它是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强调的是让学生亲历语文实践活动,与文本“亲密接触”,从而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应该更好地去实施“体验”,进而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形成情感,产生感悟,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
小学语文课本中,不论是短小精悍的古诗还是辞藻华丽的长文,都蕴藏着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情感。但文本大多是抽象的文字,学生有时很难走入文本去感悟和体验。因而,在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精心设境,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走入文本,烘托气氛,凸显主题,丰沛学生内心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模拟表演、操作演示、多媒体展示、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手段来创设情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原本单一的情感体验不断得到丰实、饱满,内心情感与文本逐步达到和谐统一。
教学《赶海》一课时,由于学生没有在海边嬉戏的真实体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悟到赶海的乐趣,我带着孩子一起表演“摸海星、捉螃蟹……”,师生表演非常投入,小作者赶海的动作、神态、语言被表现得惟妙惟肖。当学生们投入地发出那几个精彩的语气助词“咦、哦、呀”时,他们已完全投入到赶海的乐趣中。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学生们身临其境,很直观地就感受到了赶海无穷的乐趣,教师再配以海浪翻滚,海风呼啸的图片、音效。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原本单一的文字体验逐渐变得丰满而厚实,学生由此真正走入情境,设身处地地去体会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情感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唤醒、升华,身心受到美的熏陶。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一切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情感,进而体验文本的内涵,与作者产生心灵的悟对。
教师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品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猜测想象那株柳树在青海恶劣的环境下存活、长粗的过程。适时播放图片,教师适时启发: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寸草不生,一棵高大粗壮的柳树,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呼呼的狂风呼啸着,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已然让这片土地失去了生机,在这样近乎残酷的环境下,想象柳树会经历怎样的磨难?在环境的烘托及教师的启发下,孩子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棵柳树饱经风霜的画面,有的孩子说:“柳树被铺天盖地的雷鸣击打得体无完肤,但它又顽强地存活下来。”有的孩子说:“我仿佛看到严寒的冬日里被冻得奄奄一息的柳树,它如一个垂死般的老人在绝望地挣扎着,但它从来没有放弃生的希望,来年它又靠着那维系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活了下来。”还有的孩子说:“干旱已经把这课柳树折磨得惨不忍睹,但是它依然在每一寸泥土中寻找生存的希望,只要有希望,它就不会放弃。”
由此,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无限激发,教师依托想象,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情感,让他们入境悟情,体察到了文字的灵魂。
语文教学一旦密切联系生活,情感的通感呼之跃出,学生的真实情感自然流淌而出,情感的生成有利于促成文本的感悟。
如教《军神》一文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刘伯承在手术时拒绝使用麻药,忍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由于学生缺乏对这方面内容的了解,所以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品质,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课堂上不可能让学生亲身实践,只有用联系生活场景的方法来解决。可以这样启发:你有没有手被弄伤、弄破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请学生说说当时痛苦的感受)当学生因为手指划破的小伤在叙述时已表现得异常痛苦时,我以此为突破口,顺势提问:刘伯承在眼睛上动刀,并且没有使用麻醉药,整整划了72刀,又会是怎样的痛苦?学生有了之前联系自身伤痛的感受后,已能充分了解到主人公的巨大痛苦,情绪已被逐步推向高潮,抓住时机,继续追问:在如此巨大的痛苦面前,他没有吭一声,其毅力是何等坚强,精神又是何等伟大?在此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步步追问中,内心的情感进一步被激化。
教师在教学时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找到情感相似点,创设各种手段,帮助学生通过移情体验达到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走入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
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对生活的艰辛,母亲日复一日任劳任怨地付出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但现在的孩子不具备生活经验,无法体会到人物的品质。在教学时,教师可设计移情体验,让学生试着抱一下班级内的净水桶在教室内行走,问问孩子:你有怎样的感受?当学生气喘吁吁,大呼累得不行时,教师加以说明:母亲的担子差不多是两个净水桶的重量,并且还要翻山越岭。
教师通过这样的移情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真正体验到人物的艰辛,让学生的情感与人物的情感达成统一。
学习者不是像一张白纸一样进入情景,而是以他们自己的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因此,在对文本的解读活动中,教师要创设合适的体验手段,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答案,解决疑问,时时“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用心体验作品的情境和情感,并时时回应文本——喜忧哀乐,文本的意义才能生成,学生新的视界才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