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化,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学作为对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场所,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向社会输出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发展,但是将其与英语教学进行融合之后问题不断出现,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促使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深度产教融合;大学英语教学;校企合作模式
【作者简介】陈慧,湖南信息学院。
在大学英语教学之中,有必要进一步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其深度和广度进行充分考虑,以促使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切实提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英语应用型人才。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校企合作现状
1.合作不稳定。在体制、性质以及功能等多方面,大学与企业都存在显著的不同,并且在校企进行初步合作的时期,存在合作不稳定的情况。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大学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以来信誉和人脉进行维持,导致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不仅较为短暂,且十分不稳定,整体行动难以实现切实的协调和统一,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合作。
2.合作形式单一。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在大学中想要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提高英语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则需要强化与企业的合作教学。另外,大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开展良性的互动,才能够保障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产教融合形势下的校企合作的正面影响。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校企合作的形式较为单一,且内容不够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
3.合作对象选择存在误区。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对于合作对象的选择均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大学的在对企业进行选择时,未经过充分的考虑,盲目选择大型企业,自身条件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性,导致合作效果的提升受到限制。企业对大学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短期效益,不愿承担育人的社会责任,同样能够导致合作效果受到影响。
二、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大学英语教学与校企合作优化
1.对产教融合的概念充分了解。在大学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产教融合属于一项对人才进行培养的长期工程,并且只有将其深刻的融入当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務。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吸引实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师也应该深入到企业当追踪,对企业对于人才的英语要求进行切实了解,并结合多方面条件对英语教学计划进行制定。同时,企业应将眼光放长远,减少对短期利益的重视,强化与大学之间的合作,对技术性人才进行有效培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2.建立和完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
(1)借助政府进行主导协调。政府方面应给予校企合作积极的鼓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时相应的激励措施,强化对产教融合的推动,对于积极响应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财政支持,以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针对校企合作,应建立起相应的约束机制,为二者开展良好合作提供重要依据。由企业以及大学内的优秀专业人才组成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对校企合作进行调控以及统筹规划。同时,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进行有效制定,以便对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对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并且,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对自身的作用进行发挥,以促使校企双方能够实现互利共赢。
(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校企双方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在对产教融合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和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对相应的约束机制进行建立,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促使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能够得到顺利发展。
(3)建立起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为了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和长久,其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并以良好的平台为基础展开合作。开始合作以后,对资源进行共享并优化资源配置,以促使校企合作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应建立起治理机构以及合作机制,以校企双方的实际合作情况对质量保障体系进行选择,强化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以保障校企合作的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3.为校企合作经费提供保障。充足的经费是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础之一。在财政之中,应该对校企合作的专项资金进行设置,鼓励企业积极吸收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并制定和实施针对顶岗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另外,可以建立起校企合作专项贷款,从而保障校企合作的开展具有充裕的经费支持。
4.从经济效益角度对校企合作进行衡量。大学方面有必要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充分调查,以企业经济利益的发展为出发点,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对其中的稳定性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在企业方面,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缩短大学生的岗前培训时间,促使其能够尽快熟悉岗位的业务,以实现校企双赢。
三、结束语
为了促使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升,校企合作应不断进行深化,政府、学校以及企业应共同对校企合作进行参与,以推动校企合作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洁.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7):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