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涛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 湖北 荆门 448000)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其直观性、动态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播放一定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化,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就需要老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更加有效的进行融合。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融合可以使得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形式,而是更加的丰富多样化,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不再感到数学学习的枯燥,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2 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然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内容,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将之前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1.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策略,这就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2.1 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信息技术运用不当时,就成为了灌输式讲授的一种形式,利用多媒体呈现知识点,而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这样就使得信息技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有效性。
2.2 信息技术代替了板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会使得教师重信息技术而轻板书,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信息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上,而不再进行板书的书写,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掌握,不能发挥板书的作用。
3.1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想使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有效的融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更好的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可以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数学知识的迁移运用,也可以是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学习借鉴,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时,我并不会直接讲授教学内容,而是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变量间有什么样的相关关系,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也可以将信息技术呈现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提高学习的效率。
3.2 丰富信息技术的形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与高中数学进行结合,而并不是局限于某一种,主要是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合适的选择。而信息技术的形式可以是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等将教学内容直观呈现出来;也可以是利用多媒体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掌握所学内容,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我就会利用多媒体将三角函数的图像呈现出来,然后为学生讲解所需要注意的内容;接着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己画出三角函数的图像;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函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将掌握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
3.3 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完善的教学评价是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有效融合的保证,不仅要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时,在评价主体上要更加多元化,包括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等;在评价内容上要更加全面化,从教学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时,主要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所学内容进行举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我会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这样可以更好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总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存在着利弊不同的影响,这就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扬长避短,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