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中心小学 倪 冉
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源自作者的生活,而作文教学更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作文教学是一种以生活为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语文感知能力,所以必须让学生的作文与生活相联系,才能够促使学生通过作文张扬个性,展现真实自我。本文通过研究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充分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进行作文写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
学生在作文写作时无法将自己的实际生活带入其中,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想要培养学生能够细致观察生活,首先应当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够真正发现生活中的美,也就激发了学生对于生活,个人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首先为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现实生活中感受生活,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对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形成个人独特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感而发,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作文富有丰富的人文气息。虽然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较为丰富,但学生却没有渠道表现出自己对于生活的个人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出个人对于生活事件的看法。例如在运动会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首先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在运动会中的感受,学生不由自主地说出自己在比赛时的心情和经历,在学生述说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发现生活的能力,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个人发言作出思想总结,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写出一篇与运动会相关的作文。由于学生刚刚分享过自己对于运动会的看法与感受,所以学生就能够顺利地完成该项作文任务。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学生局限在课堂范围内,通过口述或者板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情感的发展。教师应当促使学生能够走出课堂,真正融入生活当中通过作文来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情感,从而建立学生的个人写作风格,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可以首先将学生带出课堂,以校园的景色为基础让学生观察校园风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校园中寻找大自然的新奇点,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教师也可以组织社会活动,组织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科技馆,领略历史信息和科技人文,在参观之后再去查找与参观内容相关的文学素材和历史信息,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展开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小记者活动,让学生自己走入社会去调查一些社会情况和社会现象,这样学生通过自主调查就能够对社会展开自我联想,形成自我认知,从而促使学生的作品能够与实际生活相符,并且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在教学中,只有将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个人体验、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将作文写作从教师的被动任务变为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谈,促使学生能够自发积极地展开写作
学生能够在作文中抒发个人真实情感是优秀作文的基础保障,但当前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往往采用模板化教学,让学生去仿照一些优秀作文来进行作文创作,在作文模板的影响下,学生的作文脱离实际生活,缺乏真实情感,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某一模式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导致部分学生的作文较为空洞,流于形式。其实每一个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都是不同的,所以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抛弃传统教学模板,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作文抒发个人真实情感。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写作课题时,应当促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理解问题,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再根据个人的实际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独特的思考,让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作文得到升华,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写出立意新颖、情感丰富的优质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促使学生抒发真实情感。学生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时,可以充分感知作品丰富的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更深层次含义,学生在情感上就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联系个人实际生活就能够获得自身的独特情感体验,这有利于学生形成个性鲜明的写作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时应当注意课外阅读素材应符合作文教学主题,不能够只按照学生的个人兴趣来提供阅读素材,课外阅读应当能够起到开发学生思维、积累写作素材的作用。
只有在作文教学中能够引发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才能够促使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所以教师需要将作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展开生活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出课堂,仔细观察生活,形成个人体验,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学生能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实际生活来抒发个人真切的情感,让学生秀出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