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青
体验式学习指的是教师在根据教材内容基础上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有对接性地帮学生设立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个氛围当中能够自觉地去学习,这对于发现教学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加入体验式学习,能够使数学课堂趣味化,学生对于学习就会产生浓烈兴趣。小学数学的体验式教学要结合情景模式的设立、加强教学探究、增加教学实际运作、共同学习等,发挥它的课堂应用价值。
(一)体验式学习含义 体验式学习法向师生体现的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所强调的是师生双向的感情状况。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既是一个师生信息交互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强师生情感的一个渠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是对于每个学生的尊重和欣赏,收集学生的意见,倾听学生的感受,包容缺点,将喜悦传递出去。如果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情感,就会由此产生积极的心态,在这种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懂得如何去解决问题和分享成果。
(二)体验式学习在教学应用的历史与现状 根据历史,国内外都有着将体验式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先例。在国外,卢梭曾提出“以行求知”,强调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此后,大批的教育家、思想家都为了体验式学习的推广做出努力。在中国,体验式教育思想也存在悠久的历史渊源。《荀子修身》提出,“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荀子的这一想法在百家争鸣的思想热潮中得到了推崇与实践,他所阐述的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把“行”作为认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充分体现了体验式学习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直到今天,随着这种体验式教学思想的发展,我国也在对此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如何做到体验教学的有效改革,这就需要做到社会与学校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向社会大环境中扩展,这样的教学改革会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力量支持,同时收到巨大的成效。教师和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学生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参与,使学生乐于感受学习的魅力。
(三)体验式学习的实际操作 首先,体验式教学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方面上来讲,学生个人的知识、性格、经历都将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次要设立相应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的重要因素,它会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事物的热情,努力地去思考问题,并动手操作得出结果。教师要营造氛围则可以通过电子教学设备、实际应用题、实物、辅助工具、挂图、趣味游戏、音乐渲染、生动的语言等手段,把已知学生的经验、情感融合到课堂吸收的知识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唤起想要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再者,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身的感受,促成活动体验的实施。学生无法离开教师独自对课堂所学进行总结,教师也不能去代替学生做出思考,所以要师生共同合作。学生的感知可能是片面的,才需要教师引导,强化对内容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提炼和整理。最后,要做到知识与生活的对接,开拓思维,实践创新。学习的目的是将书面化的知识运用起来,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才能得到准确判断,对学到的新知识印象深刻。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想要更好地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就要对这种模式进行不断地了解。
(一)提高学习兴趣 学校以往的教育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体验感受。体验式教学会采取新颖的方式,例如,建立学习小组、交互式学习等,这种学习方式摆脱了以往的刻板,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大部分会因为年龄较小缺乏自信,不懂得交流合作。让学生加入体验,在交流中表现自己、增进友谊,让孩子们分享彼此的收获和思考,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地显现出来。
(二)提升学习效率 能否激发学生的情感是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情感体会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在师生互动中结合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悟人生的道理,教导对的行为方式,实现一举两得。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有:得到知识的快乐,提高素养的快乐,独立学习的快乐,与人合作的快乐,开心、活泼地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这种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更是对完成教师教学任务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验式学习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效果,非常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它体现的创新化理念,积极推动着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向上发展,这必然使小学数学教育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更加利于教育事业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