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靖
2006 年 12 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 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1]。这无疑是为了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做出的重大举措。但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4年我国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仍不容乐观[2]。就目前来说,我们的“阳光体育”实践滞后于理论,对于“阳光体育”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我们需要再次审视“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的开展是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目的是吸引广大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配合体育课保证学生在每个学习日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让孩子充分享受到体育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关键的实施主体是学生,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的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阳光体育的特点:趣味性、教育性、创新性、娱乐性。阳光体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是通过学校体育、家庭体育、俱乐部等形式。
1.2.1 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
阳光体育大力推行课外体育活动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在课余的活动时间里,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自由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使学生们积极的参与进来,这必定为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做出巨大的贡献。
1.2.2 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群众体育的有效开展将快速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转向“体育强国”。阳光体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校园中就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以后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将会极大扩展群众体育的人口。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阳光体育的实施是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将推动我国体育的整体发展。
1.2.3 是学校课程开展的良好典范
在我国学校课程中,体育课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使体育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更具趣味性、教育性、娱乐性,在教学方法上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因此,阳光体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学校课程开展的良好典范。
一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而阳光体育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以运动乐趣为中心点,让学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爱学生,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参与进体育活动中来[3]。
通过查阅有关我国阳光体育现有的资料,得出了我国现阶段的阳光体育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缺少趣味性、娱乐性,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不能主动去接受与学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呈下降趋势,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身体亚健康:常常觉得身体乏力,疲惫的学生比例为32.2%,运动时常常感到气短的比例为23.9%,身体经常感冒的比例为 15.9%;心理亚健康:经常觉得提不起兴趣,精神不振的比例为15.7%,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的学生占12.7%,缺乏安全感的学生占16.3%,[4]并且中国儿童肥胖率高居世界第二位。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告显示:青少年不想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有:怕影响学习成绩、沉迷游戏与网络、没有兴趣、不喜欢、没有自己擅长的运动技能、家长保护过度。
趣味运动可以把学生从学习的压力当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完全进入到运动当中,使快乐不再压抑,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而我们传统的体育课程往往是老师一个“哨”,学生一节课,完全没有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积,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
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枯燥乏味,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它是评判一节课是否高效的主要因素,而实践证明,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变化,来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同时,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所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科技突飞猛进的进步,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曾在70年代至80年代出生的孩子现在已为人父母,由于当时整体生活水平不高,自己在孩童时期吃不了不少苦,现在作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再受苦,努力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但是由于过度保护,导致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太强,不敢尝试一些体育中的技术动作,即使有些孩子在这方面很有兴趣和天赋,然而也都被“过度保护”扼杀在了摇篮里。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互联网的兴起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便利,导致人们对于网络过度依赖,尤其是青少年自控力差,容易形成网络上瘾。研究发现,网络信息的复杂性造成青少年价值认知的偏差,尤其是虚假信息和黄色信息;网络交流的隐蔽性,造成青少年价值取向的混乱;网络 “虚拟世界”造成青少年现实价值观的扭曲[5]。由于眼睛长期注视屏幕,大大提高了近视眼的发病率,长期的沉迷于网络,身体长期处于一种状态,减少了体育活动,极大影响了青少年身体形态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由于缺少了体育活动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孩子极易产生自闭倾向,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
在阳光体育的开展过程中,主要依靠锻炼场地与器材设施的辅助来完成,但是由于场地与器材的受限,导致很多的体育活动受到限制,无法正常开展,这就成为了阻碍阳光体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树立父母与孩子的共同健康理念是推广阳光体育的重要前提,好的父母是一所学校,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一生受益,在孩子未受到学校教育之前,父母的言谈举止都潜移暗化的影响了孩子的品格,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他们更需要家长与学校教育的共同引导,首先,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然后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建议学校可以多举办亲子运动会,使孩子与父母共同参与进来,这样可以有效激发父母与孩子对于体育的共同追求,对于构建和睦的家庭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的情况[6]。要求老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无论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刚入职的老师,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根据的预设,这样在具体的课堂中,对于出现的意外情况不至于慌乱。在预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开展阳光体育,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提高学生体质不是一蹴而就,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这是一项需要坚持不懈的艰巨任务。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为了保证阳光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适合本地,本校,系统的阳光体育长效机制。
在我国阳光体育的开展过程中,现阶段主要是依靠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来辅助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身体发展迅速,在不同的阶段对于器材的要求不同,比如说:篮球、足球的大小、篮框的高度、场地的规格。因此,健全场地与器材设施是推动阳光体育的坚实基础。
评价对于教学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使用价值,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曾指出:“评价体系缺失是学校体育工作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导致学生群体对于参加体育课和增强体育锻炼集体忽视[7]。”评价与反馈具有导向与监督作用,在明确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目标的基础上,需要建立评价监测反馈机制,这样才能不断改进与完善“阳光体育运动”各类运行体制[8]。因此,我们要重视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与反馈机制,用于检验“阳光体育”的绩效,并发现问题,制定解决策略,不断完善。
阳光体育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自然,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大力发展阳光体育运动不仅增强了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而且从长远来看,阳光体育将为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做出巨大贡献;阳光体育也会推动群众体育的顺利开展。发展阳光体育,提高一代人的整体素质,为国家强大,社会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