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军
【摘要】如今传统文化不断受到重视,当代美术教学,特别是高中美术教学,在美术鉴赏中融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方式成为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文章对于如何在美术鉴赏中融入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分析,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更好地将美术鉴赏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美术鉴赏;融入;传统文化
现代的美术教育,毋庸置疑应该包含技术,但绝不仅仅只有技术,还应该涉及文化。这才是正确的美术教育的理念,也是美术教育拓展与进步的方向。在美术鉴赏中渗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是高中阶段美术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学生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然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否会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否在民间得到继承与传播,是现代美术教育迫在眉睫的一个话题。如何通过设计合理的课程,让传统文化自然地体现到美术教学当中,成为当代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
一、在美术鉴赏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前提准备
(一)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意义
美术鉴赏课程作为一门高中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其主要任务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并加以传承,同时尊重多元化世界文化。中国的历史绵延悠久,传统艺术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由于距今年代久远,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并不了解,无法认同。在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程,对于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学生对美术鉴赏的正确认识
在高中阶段,美术鉴赏课是整个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鉴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美术鉴赏素养教学对学生的美学观塑成同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樹立对于美的正确认识,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传统文化的美学认识都是正确的美学价值观,是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学生要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打好美学鉴赏的基础,树立正确鉴赏观[2]。
(三)提升作品鉴赏分析能力
美术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美的享受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获得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在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部分学生对美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崇洋媚外的思想仍然存在当前部分学生的意识中。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散发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不仅是美术能力的学习,而且包括培养美术兴趣,掌握绘画技巧,养成绘画习惯,以及提高分析事物美的意识素养。有了较高的美术鉴赏分析素养,就为今后学习打下了美术鉴赏根基。这在融入传统文化之前十分重要。教师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就无法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美,就失去了教学意义。在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发现美,探究美,有初步的鉴赏操作方法与能力。这方面能力的锻炼与提升,能唤醒学生自身的美学内力,有助于学生将来在鉴赏传统文化时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增加传统文化的美学积淀
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传承积淀中华优秀传统美术文化,比如国画初学和欣赏,是美术学习的功能之一,分内之责,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的时代需要。同时,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简单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美学品位、气质,将来在品鉴过程中更容易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作品的唯美之处。
二、在美术鉴赏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一些培养方式及教学案例分析
(一)开展传统文化绘画作品鉴赏教学
绘画是美术最核心的素养。美术画作鉴赏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课程。在人教版及各地方教材中收录的自然景观和古代山水类美术经典作品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对祖国山河及大千世界的表现画作,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对这些画作进行深度解析和鉴赏,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能够增强对世界的探索欲,对美学有更深层的认识和更广阔的了解。
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育课程,将《中国山水画作品欣赏》纳入教学计划,利用网络媒体在线欣赏《云际停舟图》《虞山枫林图》《江山千里图》等作品。通过对山水画作等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鉴赏学习,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美术的具体表现手法,体会其优美的意境,还能让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素养。
(二)开展古代艺术作品鉴赏教学
在中学阶段美术教学体系中有众多的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艺术作品。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展现和还原古代艺术作品的相关背景和事迹,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有利于点燃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潜力。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珍爱国宝”系列教学,让学生对古代的青铜艺术、建筑艺术、出土的文物进行阶段鉴赏学习。通过对美术艺术作品的解析,学生能看到古代先贤们的艺术结晶,感受古人的美学取向、智慧和高超手法,激发爱国热情,提升思想品格,并树立良好的文化美学观念。
(三)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纪录片鉴赏教学
大多数弘扬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都包含丰富的情节、完整的艺术解构及生动的讲解点评。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通过播放这些经典纪录片,依托强烈的代入感,能够让学生更有效更迅速地记忆这些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包括创作年代、美点分析、艺术成就等知识要点,从而在美术鉴赏方面增强学生的空间画面感和美术层次感,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在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并讲解央视艺术品鉴赏类电视纪录片《鉴赏论道》。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也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美学分析能力。
(四)通过更接地气的传统民俗文化美学教学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传统文化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传统文化来源于生活,同样,美术的灵感与美感也需要生活启发。中学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地方民俗风俗中发现美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化艺术创造力。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身边的传统文化、习俗细节进行观察记录,并要求学生应用到课堂的美术作品创作中来[3]。
例如,民间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传统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前准备一些民族特色服饰图片或影像资料,也可以讓学生提前在互联网、报刊、书籍中搜集一些服饰资料,要求学生记录下观察内容,课上进行讨论交流。然后让学生分工合作设计制作一套少数民族服装,以提高学生生活还原力和艺术表现力,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热情。
三、关于在美术鉴赏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一些建议
(一)与“互联网+教学”结合的教学体系
教师按照各个阶段学生发展特点,科学制订学生传统文化美术鉴赏培养计划,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为学生建立一套专门的适合自身年龄及能力的“传统文化美术鉴赏”专用教案,有效地帮助学生自觉养成对传统文化的鉴赏习惯。同时还要综合运用多媒体、互动影音、微课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传统文化的美学传染力和表现力,帮助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美学分析能力。建议每个学期定期开展电脑美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电脑美术应用技巧,使其适应当前美术学习创作环境。
(二)注重学生美学想象力的发掘
学生的感知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中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帮助学生产生很多精彩的遐想。教师应该在规范学生美术鉴赏教学学习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在面对传统文化作品时,要多发挥想象,多思考,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主体美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感观美[4]。
(三)探索实施个性化分组教学
传统文化多种多样,每个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层,把兴趣爱好感观相近的学生分在一组,按组别制订教学计划,安排课堂任务,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鉴赏不同的传统文化作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美术特长。同时,分组教学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分工合作意识。
四、结语
在美术鉴赏中融入传统文化,因其在美感培养、文化培养等多方面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有效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鉴赏教学中,必将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进而大大促进美术鉴赏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欣.高中美术教材中传统文化的运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傅旭.试析传统美学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的体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107.
[3]颜慧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4]李沛东.传统美学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的诠释与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31(0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