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晶晶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对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时期,在全面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对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视,并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与历史学科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应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历史课程教学有机联系在一起。受到历史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还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综合考查教学内容和历史教育目标,进而结合多种影响因素对历史核心素养教学进行确定,正确认识到中学阶段历史核心素养与历史观的培养、历史时空观念的形成等存在的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综合考查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调整,突出历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增强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实际效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有效贯彻实施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将核心素养培养与日常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使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强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措施的制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
1.导入新课,渗透唯物历史观。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涉及唯物史观方面的内容。教师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日常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尝试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规划,突出教学实效。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在新课导入方面可以引入唯物史观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时,就可以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变革这两个角度对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进行解析,使学生在头脑中将其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有机联系在一起。如此,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从而实现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2.完善知识,强化时空观念。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内容对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引导学生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能使学生的时空观念得到强化,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指导学生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时,教师一方面可以纵向分析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产生背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罗斯福新政,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时空观念进行强化,切实增强历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
3.开展史料研习,培养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能力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史料研习角度进行分析,使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得到强化,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在介紹罗斯福新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政策实施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发挥史料实证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这样,就能通过史料研习,将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对中学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并从多角度探索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与日常教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的措施,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支持,全面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