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则应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为国家培养具有高科学素养的科技人才。文章基于初中科学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利用初中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科学;科学素养;培养;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寿茂森,浙江省诸暨市店口二中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科学教学。(浙江 诸暨 311800)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3-0073-02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和国民科学素养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是否能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符合国家持续发展的需要。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
科学素养是指能够对个人决策、社会事务、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进行认识和理解,也就是能够以科学的角度处理事情。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先从科学知识抓起,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去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科学技能,科学技能即是指能够通过运用研究、观察、思考、创新等方式对科学进行不断地研究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科学品德也是科学素养中必不可缺的要素,如果一个人科学技能很高,科学品德极差,则容易对社会构成危害。在实际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对科学素养具备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营造和谐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教学风格太严肃,容易让学生产生距离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而且课堂上严肃的气氛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导致科学课堂难以有效开展,学生科学素养难以有效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当学生处于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实现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口头语言展示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鼓励的眼神、和蔼的微笑或亲切的问候和关心,都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和信任感。
另外,教师要始终保持职业素养,要将生活与工作分开,切不可将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带入课堂,避免造成课堂教学氛围消极与紧张。在对待学生时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只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了其他学生,导致师生、生生之间产生矛盾,破坏教学环境的和谐。教师要多关心学困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内心状况,多给予鼓励,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在问题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思维狭隘、呆板。因此,教师科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再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否则无法打开学生的科学思维,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始于敢于提出问题,只有存在疑問并不断深入探究,才能创造出新事物。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出疑问和想法,多给学生提供发表学习感受和想法的机会。比如,在讲解“浙教版”八年级下册“植物和土壤”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土壤中有什么,如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空气、水分、有机物、无机盐等,有学生对无机盐存在疑问:“如何去证明土壤中是否存在无机盐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和讨论,再讲解有关无机盐的知识:当植物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时,其植株会表现得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缺少含磷的无机盐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少含钾的无机盐时,植株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在学生对无机盐的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展示一株叶片发黄的植物让学生对其病症进行判断,以及思考如何改变植物的这种症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植物进行症状判断,并对一些症状不确定的植物进行拍照,以便在课堂上一起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三、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初中科学教材上有很多可以进行实验的内容,如电路探秘、电和磁的关系、酸和碱的性质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验机会,借助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巩固已学的科学知识,以此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在“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做相关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对电磁铁结构进行分析,从而猜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如可能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线圈分布疏密、线圈横截面积等有关。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假设,简单说明提出该假设的理由。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如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检验假设?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弹簧秤的读数,还是牛皮筋长度的变化率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最后,通过小组讨论选出最佳方案,并按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得出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越强,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线圈的横截面积越大,则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的结论,而且还学会了当存在多个影响因素时,可以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每次完成实验后,教师要及时让学生复述实验的过程,总结实验知识,互相交流想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初中科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知识,而且科学实验占的比例很大。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如组织科学实验与科学活动、创建科学研究项目等。例如,在教授“浙教版”九年级上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章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运用实际的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并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进行模拟。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直观地体会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对质量守恒定律有本质上的理解,并学会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这一定律去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又如,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形成与太阳有什么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此主题进行实验,将科学原理、分析过程、设计方案、所得结论说清楚。这不仅能在探究和实验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促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提升科学素养。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懂得灵活变通,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广大教师应该了解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最佳时期,紧抓机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正华.构建高效科学课堂 培养初中生科学素养[J].新课程(中),2016,(3).
[2] 徐飞蕾.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6).
[3] 易筱颖.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9).
责任编辑 曾轶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