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历史是高中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学生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文章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展开合理的讨论,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于亚男,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六中学主任,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辽宁 大连 116000)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3-0039-02
在过去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即让学生直接背诵与记忆历史知识,这样会严重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很多学生认为高中历史课堂枯燥无味,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利用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须解决。
1. 传统教学理念依然存在于教学中。目前,很多教师依然持有传统的教学理念,这对创新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阻碍。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历史教学时,依然注重以自我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配合教师教学,无法进行自主探究与思考,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不高,这些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2.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够。由于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只是将历史知识陈述给学生,让学生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这样一节课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很少考虑到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或掌握了历史知识。虽然有的教师也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而且能够详细讲解历史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始终没有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
3. 教师对历史核心素养认识不到位。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主要研究工作,但有的历史教师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认识不到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创新,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积极地探究,从而导致现代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无法有效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 利用信息技术评析历史事件,形成正确历史观念。高中历史课堂本身具有非常明显的学科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让学生将高中历史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放在具体的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进行分析与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释历史发生的背景与影响。将文字、图片与视频等集于一体可以将各个历史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让学生对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帮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历史事件。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历史情境,理性地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也能为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单纯学习明清君主专制的逐渐加强,学生可能并不能理解。这个时候,教师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当时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几个特点与图片(图1)。
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大臣在上朝时候的状态,从一开始坐着议事,发展到站着议事,最后为下跪议事。通过信息技术的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从历史时空的角度分析君主专制的强化是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强化的,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制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为学生后续历史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选择小组合作开展史实教学,保证历史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史实资料,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查阅与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史料实证素养。选择一位学生担任组长,小组成员中每个人承担不同的探究任务,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帮助其他的小组成员进一步分析,最后小组工作完成之后,组长对成员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统一发言。让学生在进一步的互相交流与学习中提升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合作意识,还能有效保证历史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教师可以将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历史资料展示在学生面前: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做工业革命资金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家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莫尔在《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上述的材料,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一步探究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技术条件、劳动条件、资本条件与市场条件,从而深刻地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态度,提升历史学习效果。
3. 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意识,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是实现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为了有效地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教师应当加强对以生为本理念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只有在历史课堂上发挥自己的自主探究意识,深入其中,掌握历史问题的解决办法,才能在以后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游刃有余。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鸦片战争发生前后中国的变化,讓学生深入探究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引出林则徐禁烟事件,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中国人的反抗意识,进而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正确地认识历史事件。
新课改给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深入探究高中历史知识,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从而为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志华.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J].科普童话,2017,(22).
[2] 张华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设计探析——例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2).
[3] 彭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教学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7,(14).
[4] 马少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下旬),2017,(2).
责任编辑 彭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