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五一
摘 要:小学语文课本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每一册当中都有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既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课文的一种补充和诠释。教师通过利用这些形象、有趣、直观的图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观察、想象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的提升。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将重点放在了文字教学中,对于课文中的插图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此,依托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其中的插图教学资源的利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插图;利用策略
一、由图入文,整体感知文本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文本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读文本,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文本,为之后的深入阅读打好基础。如果学生只通过文本阅读来理解文章的话,其方式过于抽象,会留下许多想象空白,或者对人物、事物的认知模糊不清。课文中所配的插图,是强化这一环节效果的有力工具,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插图通常都是选取课文中最精彩、最重要的瞬间,能够有力地凸显课文主旨,可以为学生形象地展现出课文中的各种细节,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課中,所配的插图展示了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准备慷慨就义的场景。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看插图,根据插图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猜想,让学生获得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在观察的时候,学生可以明显地看出本课文的主角是五个战士,他们豪迈英勇地屹立在山巅,目光似乎在俯瞰山下。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他们是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情势下?他们要做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阅读课文边观察插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得出故事的发展过程,即“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而插图所描绘的正是“顶峰歼敌”之后,五壮士准备“英勇跳崖”的场景。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插图来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述能力。
二、看图写作,把握内容元素
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其中,“写”是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内心思想的重要过程,因此,写作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小学阶段,看图作文在写作教学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借助插图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习作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想象。因此,教师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以此为核心,进行自主思考与想象,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将其写出来,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习作《假文盲》为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的地点、环境、人物的表情和衣着等。观察后,不难发现插图中所表现出的情景:寒冷的冬天,在公交站前,几个高大强壮的男子垂着眼帘、表情冷漠地站在“母子上车处”的专用通道中,而一位抱着小孩的母亲却站在通道外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如:占用“母子上车处”的四名男子是怎样想的?抱着小孩的母亲可能会对他们说什么?四位男子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如果周围有其他人的话,会对这种现象做出什么样的评论或举动等。这样的想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自然就会有话可写、有话想写。
三、口语交际,训练看图说话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是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重要能力。教材中的插图是组织学生开展口语交际训练的良好资源,教师可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插图资源,创设出丰富有趣的交际情境,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口语交际训练,从而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比如《晏子使楚》一课中的插图,展现了晏子与楚王唇枪舌剑的情景。在插图中,晏子不卑不亢,机敏善辩,而反观楚王和两个大臣,却是面露窘色。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这幅插图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场景,进行分角色扮演,模拟晏子和楚王斗智斗勇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且通过之前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人物形象和故事内容,在扮演的时候也会更加流畅自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插图来设计自己的表情、语气、动作等,以更好地展现故事内容。
插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不仅内容丰富,绘制精美,且具有直观性、说明性、趣味性等特点,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符合他们当前的认知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利用插图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深入地领会课文内容,还能够为学生带来艺术上的熏陶和情感上的陶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资源,打造出图文并茂的语文课堂,增强教学过程的吸引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单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插图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52.
[2]张德松.浅谈“课文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S2):113-114.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