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如海
【内容摘要】德是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德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现阶段,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成为德育工作的迫切需求。部分学校在德育教育中采取家校共育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主要研究家校德育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希望给学校提供借鉴经验,保证德育教育顺利开展,推动德育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 家校共育 创新
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目前,许多学校都在探索德育教育新路径,寻找德育教育新方式。家校共育,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共同完成德育任务,有利于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和家长配合,不断探索家校合作方式,构建家校德育协同创新模式,提高德育教育成效。因此,研究家校德育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校德育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仅凭学校发挥作用是不够的,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提升德育教育质量。家庭教育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等特点,而学校教育具有培养目标明确、组织计划严密等特点,能够帮助家庭教育走出误区。构建家校德育协同创新模式,让家庭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的可持续性。对于学生来说,家校共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实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内化德育知识。家庭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形成教育合力,增强了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二、家校共育在德育教育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 家长、教师缺乏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开展家校共育的前提。在德育教育中,家长和教师缺乏合作意识,不能形成良好合作关系,使得家校共育出现问题。一方面,部分家长认为德育教育对学生影响不大,忽视学生德育教育,没有主动配合教师工作。有些教师认为德育教育是教师的工作,将自身脱离德育教育,导致家庭教育无法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对家校共育抱有疑惑,难以发挥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合作用,使得德育教育水平始终停滞不前。
2. 家长和教师素质存在差异
由于家长和教师存在素质差异,致使家长和教师合作出现问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优秀即可,不对孩子提出更多要求,反而对教师提出特殊对待其子女的要求,影响德育教育开展,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有些家长极度缺乏德育教育家校共育意识,将教育子女的职责全部推到教师身上,增加教师工作压力。有些教师借着家校共育的契机,占学生家长的便宜,影响家长对教师队伍的看法,阻碍家校共育的开展。一些教师仍然使用传统家访方式,没有应用新技术,使得家校沟通不畅,导致家校合作脱节。
三、家校德育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策略
1.做好宣傳工作,树立家校共育意识
树立家校共育意识,是构建家校德育协同创新模式的前提。学校需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了解家校共育重要性,促使家长和教师共同协作,以此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学校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宣传家校共育,让家长了解家校共育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德育教育和家校共育的认知,使家长自愿在德育教育中和教师合作。学校可以开展讲座,引导教师和家长合作,让双方意识到家校共育对德育教育的所起到的作用,促进家校教育合力的形成。学校可以印发宣传画册、播放宣传视频,使教师形成家校共育意识,为家校共育奠定思想基础。学校应要求教师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帮助教师树立好教师形象,促使家校合作顺利开展。学校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扩大宣传范围,让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共育产生认同感,提高家校双方的合作意识。
2.做好教育工作,开展家校共育活动
开展家校共育活动,是构建家校德育协同创新模式的基础。教师和家长需要做好教育工作,联合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将学生在学校的出勤、成绩、课堂表现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掌握子女实际情况。家长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咨询一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传授学生德育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子女行为,给子女做榜样,并引导子女观看社会新闻,培养子女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和家长应定期交流,探讨学生最近出现的问题,结合家庭教育情况和学校教育情况,分析问题成因,制定问题解决策略,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3.完善评价机制,摸清家校共育方向
评价是检测家校共育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教师和家长摸清家校共育方向的主要途径。完善评价机制,是构建家校德育协同创新模式的保障。学校应完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作用,使家校共育更加有效。首先,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将德行评价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学生日常表现情况和考试成绩,做出综合性评价,提高学生对评价的接受度。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采取鼓励性评价,对学生做出的正确行为进行鼓励,同时对学生指出学生的错误行为,帮助学生改正。其次,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促使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最后,家长和教师应互相评价,总结家校共育经验,为后续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结语
家校共育,可以调动家长的教育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引导家长和教师进行合作,构建家校德育协同创新模式,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享受高质量教育,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思想素养,使德育教育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翟鹏举.如何通过家校协同教育开展德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95.
[2]简子洋,龙丽嫦.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互动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2015(Z2):50-53.
(作者单位:甘肃酒泉肃州区清水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