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仙航
摘要: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以及正确引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成为各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工作核心内容。
本文以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为研究内容,重点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析,希望以此推进德治教育和法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992-7711(2019)10-0069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大多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教师就需要将更多的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通过课程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让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通过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帮助他们敢于直面自己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满足他们未来成长的需求。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十分贴合实际生活,所以脱离生活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灵活适用于现实,让学生积极奋起,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理论。
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写照。教师可以依照课程教学内容灵活地转变课程教学方式,以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率,增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活跃度。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可能适应所有课程的教学需求,在课堂中使用情景模拟法,会消耗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所以经常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并不切合实际,甚至会耽误教学任务的进程,改变教学初衷。而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教师更多地是引入生活事例,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将生活中的事件融入到课程讲解中,比如机场安检、食堂排队打饭、地铁乘车等诸多小事,通过各类生活事件,灌输课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可以切实体会社会秩序原则,从而改变自身行为,提高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效果[1]。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授课模式,单纯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背诵相关的概念知识,使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并且需要在课余时间花费大量时间背诵记忆,使这一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枯燥乏味。通过将生活中的例子和道德与法治知识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建立情感体验,还原场景,降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同时,更加活泼的课堂氛围和有趣的教学方式,都在激发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利用多媒体等各类辅助设备实施教学,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便成为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组建生活情境,模拟社会新闻事件,还原真实情形,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不仅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能亲身体验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各种生活真实案例,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理论知识。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网络交友新时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更加有趣的生活化场景进行课程教学。教师组织一些学生进行网络交友的案例示范,几位学生在网络中进行互相对话,以模拟各种在网络交友中会发生的各种现象。通过课堂现场案例演绎,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简化抽象的理论,同时还对学生的互联网络生活进行教育和警示。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使得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得以有效运用,间接普及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2. 开展生活化课外实践,布置课外作业
将生活引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另外一个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开展社会课外活动予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课程可能会涉及到诸如:生命、道德品格、人文情怀等概念,而身处校园的中学生无法真实感受这些内容和概念。那么,教师便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纪念馆,学习我国抗战历史和抗战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所教授的相关内容也会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在课后布置的家庭作业中,教师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概念解析作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性质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帮助父母做家事,以此锻炼学生的个人劳动能力,学会孝顺长辈,完善品质的建设,或者是参与社区义工劳动,观察社会现象,升华思想道德水平,也可以要求学生观看新闻,学习法律知识。
三、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设立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道德品质,确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培育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拥有美好的未来。由此可知,生活也是人生的导师,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时,需要注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 峰.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