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把握与重要性

2019-11-17 05:45杨林
现代交际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

杨林

摘要:高校教师和学生是教与学的关系,两者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监督,教学相长。而要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则需要师生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轻松交流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从热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培养学生,严宽相济、全面教育几方面着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教学相长 知识技能 理解尊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8—0165—02

师生关系即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既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学”为中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师所面临和处理的各类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必备技能,也是教师的职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在调节处理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需要倾力而为。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一是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刚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远离父母亲友,独自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心理上需要长者的爱与关怀,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恰好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良好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相关研究证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显著影响着其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

二是有助于提升双边活动效率。在双边活动中,师生感情对教学成效有直接影响。心理学有关实验表明,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则会降低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可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放松愉悦,热情高涨,感受更加灵敏,反应更迅速,思维更活跃,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快,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若教师能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与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便能有效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三是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德育的过程。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要以职业道德规范去处理师生关系,发挥好道德示范作用,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教师无私、深沉和高尚的情感,会在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起到强大的引领支撑作用,是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和为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亦是学生道德认知和经验的主要来源。

四是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平等、民主观念,希望教师充分尊重个人的权利。如果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中表达个人的意愿与诉求,便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和展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是有助于教师不断进步,进而实现自我价值。一名将学生健康成长视为己任的教师,往往会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丰富个人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出色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能够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敬重,这不仅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亦是对教师自身的鼓励与鞭策,有助于教师更为充分地展现自身的价值。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

良好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师德规范的约束和调节。教师的道德观念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关系是否良好。因此,高校教师要严格遵守师德规范。

一是热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在履行自身职责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感情,它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亦不以个人利益或喜好为前提,而是为了教育事业本身和学生的实际利益,它来自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心。教师的爱,应面向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后进生”,不可嫌弃与厌烦,应始终持有强烈的责任心,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教师唯有对学生的优缺点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可贵之处,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寻求到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相符的教育方式,进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提升其学习热情。

二是尊重、培养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及自尊心,在遵循平等友好原则的基础上,与学生维持良好的关系。新时代学生思想极为活跃,具有较强的创新进取精神,对新事物十分感兴趣。教师要积极学习学生身上的优点,不断发展自我,同时还能增进双方的关系。自尊心是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重要动力源泉,是确保教育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心理机制,所以教师要充分维护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养成良好的习性。人的个性是在各种活动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高校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形式,组织实施多样化的班级或校园文化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强调针对性、和谐性、主体性好和丰富性。此外,要强化引导学生的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人际交往会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而空余时间的合理運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增加的趋势,高校应积极对广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问题表明其在个性上的不完善,故而,高校教师要对大学生开展相关心理辅导及咨询工作。

三是严宽相济、全面教育。教师要热爱和充分尊重学生,但绝不可过度宠爱、溺爱与放纵,要用“刚”与“柔”、“严”与“宽” 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对“后进生”唯有严格教育,方能使其进步;严格要求优良学生,方可激励他们在将来获得更大的进步。教师在严格要求、全面教育学生的同时,应在方法、态度、要求上把握好分寸,不能随意斥责,要使学生无论何时皆能从教师的行为中体会到关爱。唯有如此,教师的严格要求,方能被学生理解与接受,从而对他们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

高校教育需要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石。如今,师生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调民主、平等与合作;与此同时,有碍于改善师生关系的客观因素亦有所增加,这不仅和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有关,而且和教师的师德失范有关。因此,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规范有助于构建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为所有高校教师恰当处理师生关系的提供了合理的参考标准和行为准则,是搞好教育教学、抓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忠海.关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7).

[2]李春秋.教育伦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郝宇光.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4(11).

[4]张立成.思想品德修养与师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
论述要逐层递进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三层论述 逐层递进
教学相长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儒家“教学相长”思想与当代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研究报告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应用的教学实践探索
敢拼才会赢
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