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军
[提 要]中国是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的国家,中国的饮茶习惯从唐煮、宋点、明泡、到清入寻常百姓家,饮茶的市井化极大地推动了茶业的发展。江西省铅山县的河口古镇是明清时期全国的红茶贸易中心,同时“河红”茶是中国最早的红茶出口产品。在河口古镇发展的过程中江右茶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既是茶业生产的组织者,也是茶叶的加工者、销售者、物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
茶业是明清时期河口古镇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还得益于中国饮茶习惯从宫廷走向平民和江右茶帮的经营有道。河口在历史上成为工商重镇,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齐名,与河口茶业、茶市的兴盛息息相关。种茶、饮茶的习惯一直根植于河口人民的生活中,直到现在茶业仍然是铅山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从各种古籍和茶书对茶的记述可知茶叶最早是被中国发现和利用的,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和饮用,都极其受欢迎。中国茶叶很早就传往国外,隋唐时期随着边贸的发展,以“茶马”交易的形式同时借助丝绸之路传到国外。随着中国茶从陆路和水路传于海外的还有中国的茶文化,茶文化逐渐对欧美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尤其是十七世纪中叶之后饮茶成为一种时尚,中国茶叶在世界范围内大量销售,饮茶成为各国人民生活的必须。全球150多个国家约20亿人在饮茶,在饮品世界中最为普及。
全世界现在种植茶树的国家和地区有六十多个,茶树的种籽、茶树的幼苗、茶工、做茶的工艺、茶叶饮用品尝的方式等等,都是通过各种途径从中国传播出去的,中国有“茶的故乡”的美誉。茶中有真味,能喝出人生沉浮;茶中有文化,能喝出中华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的个性风采。中国的饮茶习惯从唐煮、宋点、明泡、到清入寻常百姓家,饮茶群体从文士到宫廷、贵族,最后普及到寻常百姓,饮茶习惯走向平民化为茶业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消费基础。
茶兴起于唐代繁荣于宋代,宋代贡茶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皇帝和上层人士的投入,已取代了唐代由士人领导茶文化发展的局面,除贡茶仍然采用团饼茶外,散茶在民间俗饮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普及。到了明代,茶叶走上了返璞归真的道路,到了清代,茶叶进一步走向世俗、走向市井,有了广泛的民间群体。
明代茶业发展中最重大的事件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时人撰文高度评价这项改革,不仅颂扬了皇上的恩德,还指出了团茶的缺点,认为把茶捣为细饼失去了茶叶原有的味道。明代散茶的品饮方式为瀹饮法,以沸水冲泡散茶即可饮用。既保证了茶叶的天然品味,又简便易行。茶叶品饮方式的变革使得茶文化也跟着发生变化,宋代茶穷精极巧,以团茶、斗茶和分茶为主要特征,明代“废团改散”后宋代的斗茶风气消失了,散茶代替了饼茶。唐、宋时饮茶要碾末,饮法为唐煮、宋点,到了明代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变成了简洁的瀹饮法,但是在茶具、茶的种类、品饮环境等方面有了新的追求,更讲求品饮的艺术性。
茶文化的根终究还是在充满烟火气的民间,清代以来茶不断深入市井,走向世俗,深入千家万户。中国是礼仪之邦,以茶待客是人们交往最普通的礼仪。清代统治者,尤其是康熙、乾隆酷好茗饮,这种风习很快影响民间。清代的茶叶生产、种植面积、产量、对外贸易额都有了惊人的发展。宫廷有茶宴,民间有各种茶礼、茶俗;卖茶的地方有茶庄、茶号;喝茶的地方有茶楼,“翁隆盛”、“汪裕泰”等百年老店享誉一时。
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对全国的茶叶产地都有详细的考察和记述,通看全书没有找到关于河口茶叶的记载,书中写有“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可见唐代时河口的茶业还没有名气,没有出现在茶圣的笔端。明万历《铅书·食货》记载河口镇所在的铅山县宋时茶业是相当发达的,不仅有成片的茶园,还生产进贡的茶叶,如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等。考古工作者还发现河口镇有宋代烧制茶具的窑址,发现数件名贵的茶具——建州黑釉兔毫茶盏。
到了明代,铅山茶业从规模、产量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时铅山有“五利”,也即现在的五大支柱产业:纸、茶、葛、炭、柏秫。茶被列为第二利,足见其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是县域GDP的第二大来源。茶叶是经济作物,利润颇丰厚,在处于农业文明的明清时代,当地鼓励发展茶叶生产,凡是不宜种庄稼的地方只要还有土,就都种上茶树(当时称为“荈木”)。茶贡的存在也进一步证明了当地茶业的发达:明代,铅山有茶贡,每年定额为五斤八两;清代时,由于茶文化在朝野的兴盛,以及清政府颁布的各项促进茶业的政策,加速了铅山茶区的发展。
明清时代武夷山区茶叶生产的高度发展和河口镇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河口加工的“河红”茶的声名远播,使得河口镇成为全国红茶贸易中心,于是河口茶市形成,河茶与河口茶市著名于明中期鼎盛于清中期。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在其著作《两访中国茶乡》里写道:“河口,……是中国内陆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从城市规模以及与其他城市的对比来看,我估计这儿大概住了30万居民。河口是红茶交易的一个集散地,来自中国各处的商人们云集这儿,或是来买茶叶,或是把它们转运到中国的其他地方去。城里面特别是沿着江堤一带,到处都是大客栈、茶叶商行以及仓库。……此外还有大货船,把茶叶以及其他商品或是运往东边的玉山,或者运往西边的鄱阳湖。河口对于西边内陆地区的重要性,就像上海和苏州对于沿海地区的重要性一样。”
在河口古镇发展的过程中,江右茶帮(即明清时江西茶商的群体称谓)的贡献是卓著而多方面的,既是茶业生产的组织者,也是茶叶的加工者、销售者、物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江右商人的资金可能不是很雄厚,但做了茶业发展中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也涌现了一些大的茶商。清乾嘉年间是河口茶市的鼎盛年代,当年河口镇红茶销售额“每年不下百万金”,到处都可见到茶庄、茶行和茶叶店。其中茶庄以资金雄厚著称,经营茶叶的采购、加工及运销等,多为外地的客商开设;茶行则专营仲介业;茶叶店则规模小,业主多为本地人,只在市上或下乡收购茶叶,加工后在门市出售,或转销给茶庄。河口茶商初期主要是西客和徽商,其后是建昌、福建等地的茶商继起。
江右茶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铅山和河口一带自宋以来就大量种植茶树,并且勤于开垦荒地。“河口位于北纬29°54'、东经116°18',坐落在信江左岸。”属于我国东南亚热带丘陵山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即便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1848年,罗伯特·福琼第二次到中国来到河口的时候还是看到了大片新开垦的茶园,他在书中写道:“在铅山和河口一带,也就是武夷山脉的北麓。也种植、出产了很多销往国外的茶叶。成千上万亩土地上种的都是茶树,但很明显,大部分土地都是最近几年才被开垦出来种上茶树的。”
笔者在史料中没有找到江右茶商收购茶叶的确切描述,但是罗伯特·福琼对崇安、星村以及武夷山周边的茶商收购茶叶有详细记述,而铅山在武夷山北坡,所以可以借鉴。他说:“茶商亲自或者委托他们的经纪人前往当地以及周边的各个小镇、村落和寺庙,从和尚道士以及茶农们手中收购茶叶,这些收购来的茶叶运到茶商家中,都堆在一起——当然,不同品级的茶叶还是要尽可能分开,这些堆在一起的茶叶,以620箱或630箱为一手。同一手茶叶,其形态、等级都是一样的。倘若不是经由这样一种收购方式,那么同一手茶叶,就可能会有好几种不同的茶叶。到了大茶商手中,这些茶叶经过重新烘焙、包装,然后再销往国外。
同一手茶叶的箱子都包在一起,上面标上这手茶叶收购商的戳记。一年又一年,同一手茶叶,或者说,标有同样戳记的茶叶,就这样运到外国茶商那儿去。慢慢地,有些茶叶的名声更好一些,要价也更高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年这一手的茶叶和去年这一手的茶叶质量就一样好,尽管它们买自同一个人,箱子上也标着与去年一样的戳记。有些加工与包装茶叶的茶商,他们在找到能把茶叶销往国外的买家之前,并不在箱子上标上戳记,这一做法并不罕见。这位买家,熟知市场上哪种茶叶更紧俏,因而能够为他的茶叶标上一个更合适的戳记。无论如何,他会注意,避免给他的茶叶标上一个名声不好的戳记。”
河口茶业兴旺发达两百多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培养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制茶技术人员。他们在中国各地从事茶叶制造,被中国茶界称为“河帮茶师”或“江西帮茶师”。红茶是先有河红,次有宁红,又次有祁红。“河红”茶质优良,故在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被定为免检商品。河口茶叶的品级高,所以利润更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河口古镇历史上精美的商会会馆建筑就是经济繁荣最好的见证者。
在清乾嘉年间,河口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由于水路的发达茶叶的运输非常便利。从外地转运来的茶叶或是在河口本地加工好的茶叶,装上平底大货船,然后送往广州或是上海。如果是送往广州,船就要向西航行,进人鄱阳湖。船要经过南昌府、赣州府,然后一路经过多次转运,翻越大梅岭以及广东、江西交界外的连绵群山。茶叶从武夷山运到广州,整个路程下来,大概需要六个星期到两个月。如果是运往上海市场,装茶的船就要逆流而上,向东驶向玉山,水流湍急,平均算下来的话,至少要四天才能走完这段水路。要是顺流而下的话,这段水路只要一天就能走完。
茶叶箱子运到玉山以后,要从船上卸下来送到货栈中去。这时候要雇请一些搬运工,由搬运工把这些箱子往东挑到常山,就如同把这些箱子从崇安县挑到河口一样。玉山位于一条往西注入鄱阳湖的河流的源头,而常山则坐落在一条往东注入杭州湾的河流旁边。从玉山到常山大约有100里,行人乘轿的话一天之内很容易就可以走完,但挑着茶叶箱子的搬运工需要两到三天才能走完。
茶叶运到常山以后,装上货船,顺着河流运往下游。从常山到杭州大概有8000里,由于一路下行,五六天时间就能轻松地完成这段路理。到了杭州,茶叶箱子再由江船转移到运河上航行的船上,由这些船运住上海。从杭州到上海的距离约为500里,需要五天时间。
河口古镇茶叶的运输还催生了河口竹器、柳木蒸笼等手工艺品的产销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