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溥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程简易方程知识内容,围绕其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对相关的教学思路做优化改进建议的提出,以期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教学思路
1教学思路
1.1关注等式中“=”的不同含义
在算术中,等式里的“=”表示计算结果,而在方程中“=”则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在最初学习解方程时会出现连等符号的原因就是对于“=”的理解不到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无论是方程的意义还是等式的形式都用到了天平,天平平衡时说明其左右两边相等,那么此时就可以用“=”来连接,入30+20=40+10,其中“=”便表示了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而當其中一个量用未知数呈现时,就会表现出方程的特征。
1.2深入理解“方程”含义
对于方程的认识需要从学生的原认知出发,其实早在低年级阶段的加减乘除中就有类似方程的等式出现,只是当时并没有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而是通过填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这些方框、括号等形式便是方程的雏形,也是学生了解方程的最初形式,可见认识方程具有连续性。在基础上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和分析,理清教材编写思路和设计意图,从而围绕学情来展开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理解相等的关系,即是在经历建模的过程中把握方程的概念本质。方程是一种刻画数量关系的模型,而其本质即“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建立的等量关系”,所以理解等式,了解等号在代数中的意义,便能够顺利抵建立起等量模型,清除把握方程的本质。
1.3优化教学设计
以“等式性质”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复习的方式来进行口算训练,如x-4=25,x=?a÷3=45÷3,a=?通过简单的复习导入来尽可能帮助学生感受等式性质。除此之外,教材中还设计了许多数参与运算,将数扩充到式子中参与运算,这种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在解未知数在减数和除数位置上的方程时加深理解,如a-bx=c,a÷bx=c,这样就更容易将bx看做是整体参与运算。
1.4典型例题对比分析
通过典型例题的方式来直观呈现算术与代数两种方法,进而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体会到两种不同思维的特点,以及方程的优势。用方程这种代数法来解题,其未知量可以参与到运算当中,而且在列式过程中的顺向思维也大大降低了列式难度,可以很快地写出正确的等量关系是。但用算术方法解题时,未知量不会参与运算,而且需要用到逆向思维来进行思考,如果题目数据量较大,学生则更容易在寻找等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等缓急上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再现“鸡兔同笼”“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等经典问题来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算术与代数方法的特征,从而感受代数法的直接设未知数,思路清晰的便捷。
2教学设计分析
本文以“解简易方程”中“方程的意义”教学为例,首先从教材来看,本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方程概念作为代数知识学习的起点,教材中给出了连环插图的形式来帮助学生逐步探寻等量关系并建立起模型,从而理解方程的意义,为之后深入学习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等相关内容奠定基础。其次,本课作为一节概念课,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现有的问题来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注重体现方程的意义,呈现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等量关系的建立过程,从而应用迁移理论来让学生明白和切身感受到方程并非完全新规的知识内容,而是对“=”的再认识。
2.1情境导入
出示天平,引导学生思考并自主说明50+50=100,50+40>80呈现在天平上会有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其自身对于相等关系的理解来进行导入,感知天平的平衡状态,基于其状态的变化来寻找相等关系,初步建构起方程模型。
2.2整理分类
给出100+x>200,100+x=250,100+x<300,3x=2.4,7x=3.5,23×6=138,50+50=100等式子来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分类标准自主决定,分类结束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由。通过明确地思考和整理,来让学生认识到方程的依据是等量关系,由此引出韦恩图来呈现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以及如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说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判断方程的两个条件就是未知数和等式,等式中包含方程,可以说方程是等式,但等式未必是方程。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建构方程模型的过程来深入把握其本质。
2.3前世今生
出示2+?=5来让学生试着将其翻译为方程。通过让学生回顾低年级所学的加减法来感受“已知两个量求另一个量”的内涵,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环环相扣,以及学习数学知识必须要遵循连续性的发展观念。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调查研究,搜集了相关教师对于“简易方程”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而通过一定的探究分析来总结一些浅显的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郭玲. 小学数学解方程知识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8(27):54+61.
[2]李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研究 [J].新课程(小学),2018(08):14.
[3]朱彪.“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