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一歌
摘 要:大数据时代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变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带来巨大挑战。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体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受众细分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载体复杂化等几大特征。而大数据传播模式的变迁带来思政教师信息传播主体权威的削弱、思政课堂信息传播效果的降低、思政信息传播价值的流失以及思政信息传播技术门槛的提升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克服大数据带来的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主体架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理念,并增强思政工作者大数据处理技术及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应对之策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4.029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4-0155-06
大数据时代,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心理、文化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直接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方式与信息传播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依托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知识与价值由主体到客体的有效传播,大数据时代带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模式的深刻变革,相应也必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及其功能实现带来巨大冲击。如何有效应对,合理创新,借助大数据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摆在所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规律和特点的考察,分析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带来的各种挑战,进而提出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创新之策。
一、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对人类生活所带来变革和影响日益深刻。英国学者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时代已经撼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1]因此,大数据时代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不可回避的新环境,需要我们对其信息传播规律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发展奠定基础。媒介环境学认为,“传播媒介在将数据或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时并不是中性的、透明或无价值的渠道。相反,媒介的内在物质结构和符合结构在塑造什么信息被编码、传输和怎样被编码、传输以及怎么被解码的过程中扮演着解释和塑造性的角色。” [2]研究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带来的影响与挑战,首先需要对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有一个清晰了解,总体而言,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传播主体多元化
从信息传播角度,大数据在本质上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以微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为传播介质的传播主体极端多元化时代。传播主体的极端多元化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群体传播中的信息发布主体和传播中心。更进一步说,在大数据时代,由自媒体和电子社交软件构建的群体传播模式不仅外在地形塑了极端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格局,还内在地触发了人类感知模式、情感模式、交往行为与传播机制的颠覆性变革。信息传播主体的极端多元化带来更加密切的信息交换、认知互动、社会交往、情绪互动,普通个体的认知与情绪可以通過移动网络与自媒体窗口实现高效的社会化表达与传播,甚至演化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认知与情绪,就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史而言,无疑是一种新的传播革命。
2.传播受众细分化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社会信息传播的受众群体实现了多个层面的类型细分,为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定制和精准推送创造了条件。依赖大数据提炼与分析,信息受众可基于各种不同规则被细分成不同群体类型,由此可根据这些分类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菜单”。例如,网络出版商通过收集用户在网站上的搜索、浏览、点评记录等网络数据痕迹,即可基于其特征与偏好将其分为不同的用户类型,进而对其开展个性化推送、精准营销。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基于年龄、学历和职业背景的不同可将传播对象细分为不同的教育受众,再根据其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差异安排不同的教育信息与培训内容。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在大数据时代,社会整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已从大众传播时代的“受众中心”转向市场思维导向的“用户驱动”。
3.传播内容碎片化
大数据时代传播的基本模式从“点对面”向“点对点”转化,由此导致传播内容碎片化成为大数据时代社会信息传播最显著特征之一。在传播学中,“信息碎片化”意指完整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微媒体、自媒体和社交软件的过滤、交换与传播而呈现零碎、分散的内容形式,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传播内容的精简化。碎片化信息一般以简短、零散、快餐式和条目式的内容为主。大数据时代信息流动性加快,面对庞大的信息海洋,大家更乐意选择零碎的时间来分别接收处理某一类信息,因此简短精炼的“微言微语”更受青睐。二是传播文本的随意性。碎片化信息通常没有固定版式、主题、内容的限制,文本内容多不成体系。由于这种信息多以吸引眼球为主要目的,内容只涉及事物表面,鲜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更缺乏内在逻辑性和表述严谨性。
4.传播载体复杂化
大数据通信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传播载体愈发复杂多样。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传统传播载体与新媒体交叉互动、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不仅深刻改变了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整体格局,同时也给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效果的实现带来巨大压力。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载体的复杂化,一方面表现在信息传播和获取工具的愈发多样与便捷。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传播工具易于携带与使用,信息获取的空间与时间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信息传播渠道与平台的散杂化。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贴吧、社区,都会基于受众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平台建构,进而传递有鲜明特色的数据信息。不同信息平台又衍生出各具特色的信息,进一步加剧了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复杂局面。
二、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带来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传播活动,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就特定信息、价值与情感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传播效果直接决定了教育成效。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使其教育活动的开展拥有了更加丰富、便捷的教育载体和工具,也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范围,吸引更多受教育者,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但同时,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必然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冲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播带来诸多挑战。
1.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信息传播主体权威地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复杂化,高校教师作为信息传播主体权威地位不断被削弱。一方面,高校教师被动或被迫把部分信息生产和传播权让渡给互联网络的参与者,导致其对学生的教育话语权被削弱、信息把关能力下降、议程设置能力转移。大数据网络承载的海量舆论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价值内容,这些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度更高、发布传播面更广、扩散速度更快。这不仅容易导致网络中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一些政治性观点、戏谑性语言、情绪化偏见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更关键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学生接收和理解信息的舆论环境和思维方式,思政教师面临其他信息提供者的巨大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相对于学生的信息优势的缩小。大数据时代的突出特点是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个性化并存。学生依靠大数据搜索与浏览技术以更快捷的方式掌握最新的教育信息,作为教育主体的思政教师不一定在对信息的掌握上具有更大优势;学生通过微博评论、社交留言等,拥有更多平等表达、向外传递观点和想法的机会,拥有更便捷、通畅的意见反馈、信息传达渠道,这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师生在信息传播上的主客体两极状况,同时也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交流环境、文化传播环境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环境。由此,学生不再满足于教育者的讲授获取知识,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中的权威地位进一步被削弱,开展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信息传播效果产生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依靠思政教师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课堂教学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主要以课堂上的知识讲授传达给学生。然而在大数据的冲击下,传统教学模式愈发显得“力不从心”,思政课堂的信息传播效果也逐渐降低。一方面,大数据网络和自媒体中存在的大量碎片化信息分散了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关注度。海量信息的呈现和快速流动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网民沉浸在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中,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关注度很快被新的信息挤占。课堂上教师传达给学生的知识信息湮没于信息海洋,还没等学生将这些知识消化吸收,就已在记忆中悄然流逝。另一方面,大数据网络和社交媒介中充斥的大量肤浅化语言与快餐式内容降低了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商业运营的目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极力推崇“眼球效应”,其信息传播一般偏向于选择具有视觉刺激和情感冲击力的表现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果、国内外时政热点等内容,与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感性且生活化的信息内容相比,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相应的也更难理解,再加上一些思政教师惯于空洞说教和晦涩的理论灌输,导致思政课教学话语吸引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
3.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价值引领作用带来冲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按照主流价值观的指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对学生施加政治观念、道德认知和思想意识方面的影响,促使学生个体对社会主导价值的内化。但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碎片化传播却带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递环境的恶化,对大学生实施价值引导的难度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价值流失问题凸显。一方面,大数据传播环境下,人们对互联网络通讯和多媒体信息传播的依赖性愈发加深,大大降低了大众信息传播的门槛,使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广泛传播,导致缺乏主流价值引导的无序局面出现。而且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通常奉行商业资本营销逻辑,在对受众群体细分的同时,会根据其心理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信息宣传和传播策略。在此基础上,大学生自以为对信息内容是自由选择,实则已陷入设计好的信息圈套,在精心安排和价值诱导机制下,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平台肆意传播西方自由主义、错误思潮等,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受网络世俗文化影响,一些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未能很好的坚持价值引导方针,出现价值传递模糊化、价值要求虚无化倾向。一些教师误读了主体性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取舍上刻意迎合学生的信息偏好,忽视甚至放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目标,上课时好像师生互动良好,其实未能达到教育效果,甚至有时误导了学生。这实际是以肤浅的、流行的内容转移了他们对深层次的、有底蕴和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注意力,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应承载的价值传导功能。
4.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结构呈现出开放、交互式特征,为适应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结构变迁,高校思政教师开始积极运用大数据传播技术和媒介工具,创造出网络课堂、慕课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成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途径。这对扩大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范围,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客观上也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技术门槛。以慕课教学为例,除了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体拍摄技巧之外,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视频音频剪辑能力,对于没有一定基础或对网络媒体技术不熟悉的教师来说具有一定难度。除此之外,大数据分析和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必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巨大革新。例如,基于校园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可以对受教育者思想心理状况和知识需求做出个体化追踪,从而为思政课内容和方式的设计提供借鉴;基于智能网络的课堂模拟实验,可以对受教育者在教育信息接收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做出前提预测,从而有针对性的做出教学安排。这些技术运用的前提是思政教师必须对这些大数据技术及其功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能熟练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这对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来说将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而对高校思政教师来说却提出了一定的技术能力挑战。
最后,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开放性思维。大数据时代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具有开放性特征,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要具备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思维。当思政教师和思政工作者愿意以开阔的心胸、开放性的视野去感受、判断并理性吸收大数据媒介带来的不同文化观点、理论认知,他们就具备在大数据时代保持思想活力的基本素质,当他们愿意以宽容的精神和开放的心态主动与教育对象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偏好和知识需求,并基于此设计教学方案,传递有效信息,就可以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与接收者的认知隔阂,塑造共同经验,达成信息共识,提升学生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度与认可度,同时也打通学生接收不同知识与不同观点的信息通道,避免“信息茧房”问题的出现。
3.增强思政工作者大数据处理技术及能力,缩小“信息鸿沟”差距
在大数据时代面对大规模、多元化、高速流动的信息数据,如果没有足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技术,必然会导致失去分辨和选择能力。长此以往,这种大数据处理技术和能力的差异又必然造成个体之间对信息掌握和认知的巨大差异,产生“信息鸿沟”。面对此问题,思政工作者一方面要提升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技术,增强自己的信息评判、甄别、选择吸纳水平;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对象,使其具备基本的信息选择能力和数据处理技术,帮助他们克服“信息鸿沟”问题带来的困扰。
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数据搜集和筛选技术。大数据既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数据,也包括互联网络、社交软件、自媒体上的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思政工作者掌握的数据类型越丰富,可用于教学设计的资源就越多。因此,思政工作者应自觉掌握教育资源库、视听觉媒体、社会性软件及其他各类数据库的搜集和筛选技术,具备对大数据信息资源的发掘、提炼和转化能力。在此,提一个便捷方法,即思政教师可与受教者学生共同建立信息合作小组,围绕教授内容设定搜索主题,共同寻找、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整理。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技术,另一方面,可深化学生对相关方面内容的学习、认知与理解,而且这种督促学生主动搜索、接受学习信息的方式,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要具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大数据提供了先进的数据处理工具,其中许多可用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例如通过多智能体系统的教学仿真技术,可实现对教学“过程—结果”预测,帮助思政教师识别教育对象的行为与习惯,提前认知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传播盲点。思政教师要主动学习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不仅要达到对这些技术的熟练掌握,还要具备依据其分析结果对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播效果和问题做出科学预测的能力。如果没有正确的数据分析,就难以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播建立在精确的科学标准基础之上,如果不能基于数据分析做出合理预测,就难以将数据分析结果运用于教学效果的改进。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的精确程度和信息预测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对象对教育信息的接受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效果与水平。
最后,要注意将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传达给学生,培养其建构正确的信息选择与判断能力。“信息鸿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信息受众的信息接收能力与选择判断能力出现失衡,这就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传播价值失效。解決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思政受教育者的数据识别能力,使其面对海量数据具备甄选取舍能力。教师要将自己掌握的正确可靠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传达给学生,使其能够利用这些工具对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信息接收时的问题意识和理性判断能力,“只有在被大数据灌满之前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才能避免大脑在数据海啸到来后变成无用信息的垃圾场” [5]。学生只有具备对信息进行独立、理性判断的能力,才能形成良好的信息价值观与资源观,才能将海量数据存量变为数据资源,吸纳接受真正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4 ]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5,65.
[2] 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3):2-13.
[3] 傅宇凡.质变前夕的教育信息化——专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J].中国网络教育,2017(12):25-27.
[5]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M].袁杰,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责任编辑:张学玲 孙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