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夺 王桂敏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一变两不变”的新论断,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以及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的“不变”。 “一变两不变”看似矛盾,实质蕴含着“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一般与特殊、质变与量变的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决定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依然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表现为生产与需要的对立统一。因此,只有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出发,从历史唯物主义人的需要和全面生产理论出发,才能准确把握“一变两不变”的内在逻辑以及“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实质。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人的需要、全面生产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4.00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4-0022-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依据,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报告同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一变两不变”科学论断蕴含着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是矛盾的一般与特殊、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依然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即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出发,才能准确把握“一变两不变”的内在逻辑;只有从历史唯物主义人的需要和全面生产理论出发,才能准确把握“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内涵实质。
一、从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出发理解“一变两不变”的内在逻辑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具有本体论意义,决定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和形式,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阶段性量变。
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决定着社会形态性质及其发展方向的根本矛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是矛盾一般。所谓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社会基本矛盾的阶段性体现,因而是矛盾特殊。社会主要矛盾在既定的社会形态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社会形态的阶段性發展起着决定作用。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本质上是矛盾的一般与特殊、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本体论意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和源泉,决定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和形式;另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影响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不同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才能实现。社会基本矛盾是从性质上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依据,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主要矛盾是区分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重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阶段性量变。社会基本矛盾是稳定的,社会主要矛盾会伴随矛盾双方力量的转化而发展变化,但无法越出社会基本矛盾的范围。
一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同,是区分不同性质社会形态的逻辑依据。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中,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基本矛盾的肯定环节,不仅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也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对抗性质,是根本利益相冲突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环节,即作为社会基本矛盾次要方面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必然带来经济危机和阶级斗争的激化,必然要求通过解决阶级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来改变社会基本矛盾,即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内容。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围绕国内经济危机的本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帝国主义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围绕对外侵略与殖民掠夺的本国垄断资产阶级与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围绕经济全球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矛盾,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可见,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段主要矛盾的性质和形式都决定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阶段性量变的必然要求,并且为基本矛盾的解决奠定了现实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性质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只有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才能找到社会主要矛盾,进而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现实途径。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同样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关系原理决定的,是建立先进的生产方式同落后的封建制度以及帝国主义侵略干涉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决定了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此时的社会主要矛盾看似出现了两个,实质却是同一矛盾的两种表现形式,而且两种表现性质之间是不平衡的,其地位会发生阶段性变化。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发生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革命”时期是人民大众同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而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人民大众同国民党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解放战争时期是人民大众同作为美帝国主义附庸的国民党集团之间的矛盾。
由此可见,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主要矛盾,只有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进而找到解决基本矛盾的关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同样决定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只有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才能理解社会主要矛盾与基本国情之间“变与不变”的内在逻辑与思想内涵。
第二,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依然是有限的社会生产水平与先进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间的矛盾,因而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变两不变”的科学论断,是由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从根本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样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我国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矛盾又有其特殊内涵。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缺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之具体内涵的明确表述,而是直接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缺少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基础,就使我们难以理解“一变两不变”之间的辩证逻辑。
毛泽东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 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 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2]从这“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性:一方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根本性质上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有限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还存在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如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及其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各种机制体制等。很显然,第一个方面是主要的,因而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有限的社会生产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同时要求我们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夯实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又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之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既不能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来发展社会生产,也不能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存在需要改革和完善的环节,进而否定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性,体现了这一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本质。从逻辑上讲,先进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矛盾的肯定环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也决定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从现实角度讲,有限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否定环节,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决定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生产,才能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本质决定了矛盾的主要方面由变革生产关系转变为发展生产力。当然,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要通过改革使社会生产关系得到相应调整和完善,但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范畴之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是基于對社会基本矛盾非对抗性本质的认识,基于对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有限的社会生产的认识,党的八大明确阐述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且指出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3]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现实且全面的概括: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变两不变”科学论断,仍然是基于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未从根本上越出社会基本矛盾的范围,仅仅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阶段性量变,社会基本矛盾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也决定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可见,只有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才能理解“变与不变”的内在逻辑,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并不认同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有限的社会生产与先进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间的矛盾”。在他们看来,这一基本矛盾否定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原理。他们认为,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不可能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关系也不可能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很显然,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蕴含着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并没有看到在生产力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与特殊性,不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体现的矛盾一般与特殊原理,因而也无法理解“一变两不变”的内在逻辑。这种观点实质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否定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内涵,不仅是教条主义的,而且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第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社会基本矛盾未发生质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量变过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一变两不变”的科学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一伟大思想的形成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形成,而新的历史方位的形成源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质变,又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量变过程。新主要矛盾相对于旧主要矛盾是质变,同时又是基本矛盾范围内的量变和阶段性发展。换言之,新主要矛盾的生成是解决旧主要矛盾,即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的必然结果。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只有在社会主要矛盾不断解决、不断变化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
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各项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根本原因。从生产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对落后社会生产的正确认识,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使生产力总体水平得以显著提高,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伴随落后社会生产的基本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现象依然严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从需要角度来看,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特点,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上述两个方面决定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统摄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统摄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环境“五位一体”建设,统摄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个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强调发展与改革并重,强调效率与公平共举,从追求发展速度转变为提升发展质量,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科學论断的提出,既看到了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体现了正视问题的勇气、智慧和担当。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科学研判,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对“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正确认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阶段性体现,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这是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出发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时代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现实性与前瞻性的有机统一。”[5]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总目标,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总任务,就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具有全局意义,决定着社会次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蕴含着对社会次要矛盾的正视与研判。毛泽东曾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 由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6]简单地说,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社会次要矛盾的发展和变化;反之,社会次要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和发展,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对于解决社会次要矛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虽然社会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有着质的区别。社会主义公有制彻底解决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这不仅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决定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决定着对抗性的阶级矛盾已经成为社会次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利益分配的矛盾。然而,曾几何时,正是由于对社会基本矛盾性质上的判断失误,颠倒了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次要矛盾,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了严重曲折。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作为社会次要矛盾的阶级斗争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7]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次要矛盾之间不是单向度的决定关系,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不好有可能使社会次要矛盾重新上升为主要矛盾,进而倒逼社会基本矛盾发生变化。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未能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从盲目私有化经济改革到激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归根结底没有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发展生产,其私有化改革的实质就是把本来属于国家即全民的资产乃至财产的所有权“重组”“明晰”“量化”给少数新贵,使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导致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颠覆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倒退。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是对之前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和承续,同时又看到了社会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影响。以“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代替“落后的社会生产”,既看到了生产力的显著提升,也看到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问题存在。以“美好生活需要”代替“物质文化需要”,既看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也看到了人民需要的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既是解决原有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果,又是正视现有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把“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看作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看到了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有可能带来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可能使人民内部矛盾退化为对抗性矛盾,就会有可能使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进而使社会基本矛盾发生质变,威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一方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建立更合理、更有序的分配机制,缩小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8]
二、从历史唯物主义人的需要与全面生产理论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实质 第一,从人的需要理论出发理解“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化的内涵实质,不仅是需要内容的丰富,更是需要层次的提升。
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得到解决,由此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对抗性阶级矛盾,而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党的十九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需要端来看,就是“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大厦的重要基石。马克思指出,需要是“现实的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人的需要既是生产发展的原初动力,同时又伴随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人的需要在本质属性上是社会性,“他们的需要即他们本性”。个体需要的具体内容、满足方式和实现程度均由他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所决定,亦即个体需要必然表现为他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因此,人的需要从原初起点上就与动物需要有着质的差别。
“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9]即是说,人的需要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在层次上具有无限性。从内容上讲,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0]在此基础上,人的需要还包括精神文化的需要、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的需要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即人的需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多方面的统一,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人的需要多方面內容不是简单的时空并列关系,既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又伴随社会生产发展呈现一定的层次性。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其中,生存需要是满足人最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是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物质利益及其占有和分配关系。享受需要具有过渡性质,是在满足生存需要基础上旨在提升生存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包括优秀文化、公正社会、民主政治以及良好生态环境等。发展需要是最终目标,是实现自由个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需要,即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在自由王国,人的实践能力和活动获得全面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获得全面发展,自由个性得以实现。
概言之,上述三个层次并非简单的时间继起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生存需要是基础,贯穿于人与社会发展始终,不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就无法实现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享受需要是过渡环节,既是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体现,又为发展需要奠定现实基础;发展需要是最终目标,体现着人的需要的价值和意义,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总是以发展需要为表现形式和价值遵循,总是在发展需要的导向中实现。这种层次性不仅表明了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上升的历史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人的需要是量变与质变、外在与内在、现实与价值的统一。这种统一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归根结底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变革基础上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质的差别。马斯洛虽然也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由于缺乏对人的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仅仅限于对抽象个人的心理分析,实质是一种抽象的人道主义心理学说。
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端由“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需要内容的丰富,更是需要层次的提升。在生产发展相对落后的条件下,物质生活需要占据主导地位,而精神文化、政治参与、社会交往、生态环境等需要往往受到抑制、处于隐性状态。在生产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需要有了更高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生态等潜在需要也得以释放,生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即“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相对于“物质文化需要”是质的提升,体现了生存需要基本满足的前提下,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成为主导目标。换句话说,“美好生活需要”兼顾了不同层次的需要,标志着以生存需要为主导向以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为主导的转变,这既是人的需要现实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人的需要价值追求的完整表达。总之,“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原则,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价值要求。
第二,从全面生产理论出发理解“落后社会生产”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转化的内涵实质,要求“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旨向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这一矛盾的性质仍然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其内涵实质仍然是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然而,这种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绝非经济学意义上的供需矛盾。因此,只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以人的需要与全面生产理论为依据,才能真正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实质,才能使这一矛盾运动最终旨向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类生产活动既要遵循物的尺度,又要遵循人的尺度,即遵循人的主体需要。需要既是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生产发展的目的。需要端实质内涵的变化,既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又反映出社会生产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九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生产端来看,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说“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从表象层面来看,是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是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充分。但从深层意蕴来看,其意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包括的社会形态诸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以“发展”范畴代替“生产”范畴,使生产端的转化不再局限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就其实质来看,体现的是全面生产的本质内涵。
“生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并非单纯的经济学范畴,而是被赋予了哲学意蕴。马克思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理解为生产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全面生产理论”。“全面生产”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为基础,物质生产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性前提。在此基础上,“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11]由此可见,“全面生产”不仅包括物质生产,还包括人自身的生产(家庭)、社会关系的生产(社会、国家、法)、精神生产(宗教、道德、科学、艺术)以及由物质生产所蕴含的整个自然界的生产,即生态生产。上述五种生产统摄了人、自然和社会诸方面,涵盖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不同层面。其中,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是人与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性前提,是全面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形式,在现实意义上决定着其它方面的生产;社会关系生产是最具本质性的生产形式,它贯通于全面生产的整个过程,既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中介,同时又在本质意义上决定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进而决定着人的生产和自然的生产。“为了进行生产, 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 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 才会有生产。”[12]一句话,社会关系生产是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可以澄明,由“落后社会生产”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转化,使生产端不再仅局限于生产力与经济发展层面,“不平衡不充分”不再限定于某一领域、某一层次内部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全面生产理论”揭示的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具体内容和根本途径。由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由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整体结构,人类社会整体结构每一环节内部、各环节之间都可能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决定或影响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即是说,“全面生产”,原则上对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整体结构。“五位一体”整体结构中存在着发展不充分环节,各环节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关系。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人的自身生产,即人口素质与人口结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关系生产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通过机制体制改革进一步保障社会公正;精神生产,即文化建设不仅要适应、更要引领和规范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整个自然界的生产,即生态文明建设要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作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在经济层面,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政治层面,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在文化层面,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社会层面,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生态层面,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总之,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之根本。既要坚持物质生产的基础地位,始终把生产力发展放在首位,又要全面深化改革,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只有从“全面生产理论”出发,才能理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深层内涵,才能通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真正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旨向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2]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74.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85-786.
[5] 张耀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思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1.
[6]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2:308.
[7]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0.
[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11][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6,724.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