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困境和出路探析

2019-11-16 11:20米华全姚婷婷孙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大数据

米华全 姚婷婷 孙健

摘 要:大数据正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创新高校党建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带来了发展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运用大数据推进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数据获取难、数据识别难、数据挖掘难和队伍建设难等问题,惟有从理念更新、平台搭建、模式创新和机制完善等方面入手,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切实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党建;数据孤岛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4.026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4-0135-05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1]。当前,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其孕育和驱动下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层出不穷,并日益深刻地改变着包含高等教育、党的建设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变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高校党委理应主动推进大数据与学校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革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高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一、运用大数据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价值意义  2011年,麦肯锡全球数据分析研究所(MGI)提出了“大数据”(Big data)概念,他们认为“分析大数据将成为竞争的基础,支撑新的生产力增长”[2]。“大数据”概念一提出,在全球就掀起了一股热潮。美国、法国和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大数据发展计划。我国也较早提出了大数据发展战略,2012年12月,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3] 。2015年8月,国务院颁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部署了大数据发展计划。当前,我们正处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时期,高校党建是整个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契机,积极推进大数据与高校党建的深度融合,无疑是推进这一伟大工程的题中之义。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指出,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党建工作,可以将大数据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和分析高校党建工作数据价值,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机制,革新高校党建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一是用数据说话:大数据有助于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理念的变革。长期以来,人们仅仅将信息化技术作为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手段和工具,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带来的工作理念革新。对高校党建来说,大数据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手段的创新,而是要学会“用数据说话”。大数据具有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等特征,将大数据运用到党建工作中将产生工作理念的深刻变革,整体性、精准性、动态性等理念将取代传统的孤立化、模糊性和静态化等观念,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导性理念。二是用数据决策:大数据有助于高校党建工作决策水平的提升。大数据能够揭示传统技术方式难以展现的关联关系,其“特有的量化思维模式、动态管理模式、可预测性功能和精准化手段”[4],有助于党务工作者探明工作规律,预测发展趋势,为有效处理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手段,提升决策水平和能力。如,利用大数据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掌握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观察和预测他们的思想变化趋势,为科学合理制定引导措施提供重要依据。三是用数据管理:大数据有助于高校党建工作效率的提高。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党员个体或群体的情绪情感、思维方式等精神状态,还是他们的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工作学习生活情况,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其数据化,进行数据管理。通过数据管理,党务工作者能够对党员和党组织各类数据进行快速有效的收集、存储和处理,降低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大数据还能有效推动党建工作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构建扁平化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模式,提升相关部门的协同能力,促进党建数据融合和资源整合,有效降低沟通协调成本。四是用数据创新:大数据有助于高校党建工作手段的创新。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党员管理宽松软、党员教育实效性差、党内关怀服务缺失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作方式僵化、手段落后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大数据为有效解决高校党建现存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助于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手段创新。一方面,大数据能够及时掌握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动态的思想状态,便于上级党组织加强对下级党组织的工作指导和检查督促,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另一方面,大数据能够准确了解党员在学习教育、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有利于上级党组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开展党内关怀,激发党员的身份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运用大数据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困境分析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标志性技术,大数据所蕴含的价值给高校党建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运用大数据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也正逐步成为高校管理者和党务工作者的共识。然而,由于两者各自学科属性差异及所面临的现实境遇,要在高校党建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仍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解决。

1.数据孤岛:数据获取难

高校党员师生是网络实践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了大量的网络行为。由于网络行为的多样性,造成网絡活动数据量大面广,难以获取和收集,这就形成了难以逾越的数据孤岛。主要表现在:从高校内部来看,数据管理条块分割,共享性差。涉及党员的数据主要分散在内部网站、校园论坛、官方微博微信、人事系统、党务系统、学工系统、教务系统、图书借阅系统、财务系统和餐饮交通系统等平台上,虽然以上信息系统都由学校管理,但由于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建立专门的数据管理机构和共享平台,存在系统不兼容、数据难共享等问题,造成党建数据难以获取。从高校外部来看,数据分散,获取壁垒森严。高校党员不仅在校内网络系统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痕迹,也在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凤凰网等)、购物网站(京东商城、淘宝商城、当当网、亚马逊等)、社交网站(新浪微博、知乎网、人人网等)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中,积累了海量的网络行为数据。还有不少的政府部门网站,如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新闻网等党建网站,也拥有大量高校党员网络活动数据。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即时通讯软件大多存在数据开放限制,只有管理主体和专业人士才能获取,很难对高校党组织开放相关数据。

2.繁芜丛杂:数据识别难

大数据时代,高校黨员的言行、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的网络数据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具有繁杂化、碎片化、零散化的特征,如何正确识别高校党建工作有价值的信息,厘清党员网络数据与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等之间逻辑关系,是摆在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前的又一个难题。一是,党员网络学习数据的识别问题。热爱学习是高校党员的显著特征,网络学习数据在高校党员网络行为数据中占很大比例。高校党员的网络学习数据主要包括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等专题学习网站,SCI、EI、ISTP、SSCI、CSSCI等期刊检索网站、谷歌学术、百度学术等搜素引擎、亚马逊、当当等购书网站、Kindle、iReader等电子阅读器,以及图书馆借阅等产生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党员喜欢什么样的书籍、有什么样的阅读习惯,进而反映党员的价值观念。然而要识别这些学习数据在党建工作中的价值十分困难。二是,党员方位数据的识别问题。方位数据是党员行为数据的重要内容,能反应党员个体或群体的重要特征,对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特别是在流动党员管理、困难党员帮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党员的方位数据主要来源于城市天网、道路监控、电脑手机摄像所产生的视频信息,还有党员在使用GPS定位、计步软件、运动手环等产生的方位信息。要识别这些方位数据,特别是挖掘其中对于高校党建有价值是高校党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三是,党员交流数据的识别问题。交流数据对掌握党员的态度、情绪、倾向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交流数据的深入分析,就能获得党员群体的动态信息。随着通讯方式特别是移动通讯的快速发展,QQ、微信、微博、论坛等交流手段极大提升了人们的交往能力,高校党员的交往范围、交往频次空前活跃,交往产生的交流数据量也空前庞大。由于高校党员的交流数据凌乱散布于各种交流平台,要识别有效有用数据十分困难,需要高校党务工作者不断探索。

3.低密度价值:数据挖掘难

据中文互联网数据咨询中心报告显示,我国2014年可存储数据容量大约在8EB-10EB左右,且每两年左右会翻上一倍。然而在这些数据中,大量的数据是非结构化的无效数据,“有效数据相对于整体数据偏小”,这就是大数据的低密度价值特征。一是庞大数据量与价值低密度之间的矛盾。高校党员在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和网络视频等网络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网络数据,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数据中与高校党建工作正相关的数据却十分有限。只有对相关数据进行汇集、清洗、分析,才能挖掘出与党员理想信念、思想状态、学习工作情况有价值数据。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数据价值密度高低的具有相对性,部分数据虽然与高校党建工作关系不直接,如党员的微信点赞和文章转发,但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也可以发现党员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对党员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党员网络实践所形成的办公文档、文本图片、语音数据和视频数据等大多是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没有预定义的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比结构化数据更难标准化和识别,对这些数据进行提取、分析、整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特别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和专业的技术手段。只有把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才能进行正确的识别和分析,才能为高校党建工作所用。

4.人才匮乏:队伍建设难

队伍建设是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当前,很多党务工作者尚未认识到大数据对党建工作带来的重大影响,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技能来应对数据获取、挖掘分析等数据处理工作,成为限制大数据与高校党建工作融合的瓶颈。队伍建设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准备不足。“大数据提供了扩展思维的空间,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也要求人们不能把原有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而是敞开头脑,不断吸收新的信息,从而形成新的思路和方法”[5] 。面对网络与党员现实生活的高度融合,部分高校党务工作者由于惯性思维,对大数据作用于党建工作的思想准备不充分,认识不到位。他们仅仅把大数据作为党建工作的辅助手段,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大数据思维,没有革新党建工作理念的动力。二是跨学科人才缺乏。要推进党建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需要党务工作者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不仅掌握党务工作知识,而且熟悉大数据技术。现实问题是大部分党务工作者不掌握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人才不熟悉高校党建工作。对于党务工作者来说,大数据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如果没有专业、系统的数据分析训练,在收集、分析、识别和运用数据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大数据专业人才方面来看,由于涉及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机器学习、可视化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导致大数据人才成长周期缓慢,人才储备不足。而且,大数据技术人员一般不具备党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三、运用大数据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路径  数据获取难、数据识别难、数据挖掘难和队伍建设难制约着大数据与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在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党建工作过程中,高校党委要着力推进理念更新、数据共享、模式创新和机制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大数据作用,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改革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1.树立大数据思维,更新高校党建工作理念

作为新兴的信息技术,大数据不仅为人们提供的了新的技术手段,而且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理念,整体性、精准性、动态性等工作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一是树立整体性理念。不同于随机抽样法、问卷调查法等传统方法,大数据采用整体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其处理的对象是全部数据、整体数据,即“样本=总体”。将大数据运用到高校党建工作中,要求高校党务工作者从整体上谋划党建工作,全面推进党的六大建设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就党员评价来看,大数据处理的是党员的整体数据,能完整且真实地呈现党员思想行为面貌,保证对党员评价的客观性,为评议党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二是树立精准性理念。通过精细的数据分析技术和科学的统计方法,大数据能够实现多元化、立体化的信息分析和研判,准确把握高校党员思想行为释放的具体信号。借助大数据进行精准分析,高校党务工作者能够全面及时掌握不同岗位党员教师、不同年级党员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政策和开展师生感兴趣的党员教育活动。如,通过对某年级党员的网站浏览、BBS、微信、QQ、淘宝等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辅导员等掌握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倾向,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树立动态性理念。“大数据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各种智能数据采集设备,随时随地采集到各种即时数据,并通过网络及时传输,通过云存储或云计算进行即时处理,基本上不会滞后”[7]。树立动态性理念要求高校党务工作者摒弃预设的、静态的因果观念,学会运用发展变化、动态不居的理念开展工作。

2.搭建信息化平台,完善高校党建大数据资源库

推進党建信息化是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央正稳步推进全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2012年《“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又提出将建设全国党员信息库和管理系统列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专题。2013年8月,中组部制定印发《全国党员管理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2017年5月,“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建设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为实现全国党组织和党员数据共享创造了条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专题党建网站(组织部网站)、网上党校、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等党建信息化平台,部分高校开通了党建微信公众号、开发了党建APP等,这些信息化平台为大数据与党建工作的融合奠定了基础。高校党委要抓住全国党建信息化建设和网络新媒体发展契机,积极拓展网站、微信、微博和手机APP等党建工作阵地和平台,推进党建工作全面数据化。一是构建数据汇聚平台,建设“数据湖”。高校应以信息中心基础建立数据汇聚平台,汇集党员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等网络实践产生的各方面数据,形成数据水库。数据汇聚平台不仅要尽可能汇聚更多的数据,而且具有处理数据废气、统一数据标准、初步分析数据等功能。二是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数据云”。高校各部门之间、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之间要树立开放共享理念,在数据收集、数据辨识、数据整合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共通,逐步建立跨领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数据云”。“数据云”能有效打通学工、教务、人事、办公、科研、财务和后勤服务等系统,实现各类数据的对接、融合及提取,为大数据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前提。

3.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思想教育、管理服务实效性

一是创新思想教育模式。思想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思想教育存在着内容和形式不吸引人、搞“一刀切”“一锅煮”、教育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等问题。大数据使得对个体、群体思想差异的准确分析成为可能,为党员差异性、个体化教育提供操作条件。运用大数据技术,高校党务工作者可以针对党员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找准教育对象的兴趣点、兴奋点、困惑点,开展精准化的教育培训和思想教育,可以为党员量身打造学习方案、精准推送学习内容、按需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从而,“把单向培训教育与双向互动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6]。二是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党员管理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发展党员、日常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等。运用大数据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党员队伍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掌握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的数量、分布、结构,为发展党员提供决策依据,保证发展党员质量。针对部分高校党组织对落实组织生活制度重视不够、管理松散,存在着“三会一课”不规范、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不到位、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等问题,通过对会议记录、新闻报道、定位数据等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能够实时掌握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严起来实起来。大数据还为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对党员作出评议和鉴定提供了支撑,通过数据分析,高校党组织可以全面掌握党员的优点和不足,让表彰奖励和批评教育有据可循。三是创新党员服务模式。大数据时代,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精准帮扶、精准关怀、精准服务等党员服务新模式正成为现实。党员来源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处于不同的生存需求层次,对组织的帮扶关怀有不同的需要,运用大数据对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数据进行挖掘分析,高校各级党组织能够充分了解党员的本性,理解尊重他们的社会需求,针对不同党员群体分类实施服务关怀,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实现帮扶对象精准化和资源利用最优化,使广大党员普遍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才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4.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领导协同、人才培养和信息安全

理念和手段的创新必然要求体制机制的革新,只有建立并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大数据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效力。一是完善领导协同机制。各高校党委要发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推进大数据党建工作。条件成熟的高校可成立大数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行政一把手担任主要负责人,成员包括党办、纪委、组织、宣传、学工、教务、人事、后勤、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大数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安排部署和政策制定,重点要整合成员单位的资源力量,建立部门间协作机制,打破数据壁垒,协作完成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数据与高校党建的融合,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既熟悉大数据技术又懂党务工作的专业队伍。首先,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帮助他们树立大数据理念,熟悉并掌握大数据技术,提升大数据运用能力。其次,要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加强大数据人才培养力度,将具有大数据视野和大数据学科背景的人才纳入党建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党建工作力量。三是完善信息安全机制。党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强、保密性高的工作,信息安全尤为重要。如何有效保护党员个人信息隐私,又有力推进大数据党建工作是摆在高校党委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建立完善信息安全制度。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网络安全法将信息积极利用与依法监管结合起来,为大数据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各高校应根据网络安全法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数据采集、分析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为开展大数据党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利用好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手段。通过加密技术、防火墙和病毒预防技术等手段,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逐步建立大数据党建信息安全体系。再次,加强对数据运用主体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刘建明.“大数据时代”的奇幻虚构[J].西部学刊,2013(5):11.

[3] 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1).

[4] 米华全,申小蓉.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8):76.

[5] 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3.

[6] 钟凯.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逻辑理路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2):119.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大数据
全媒体视阈下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