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志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是关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偏弱,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习题情境的把握,对解题思路的判断等存在一定偏差,若想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进行变式教学可以让形似或神似的习题成为习题组,可以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形成深刻认识。同时变式教学研究不能放弃传统的思路。对此笔者提出以下方案,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变式教学;方案
高中数学教学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中,老师更多的是使用题海战术效率很低,若想高速快捷的进行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老师除了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题训练之外,还要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形成知识网络。这就需要老师在高中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发觉数学知识本质,对此笔者就如何实行高中数学变式教学,提出了以下观点。
一、变化范围
在进行变式教学时,首先需要在原题基础上实行相应范围的变化,适当将相应的变化范围进行改变相关例题的因变量也发生改变,性质也随之改变,经过这一系列改变之后,帮助学生阐述相关知识并整合,活跃学生思维,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求y=x+5/x(x≥5)的值域。x≥5不包含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故应使用对勾函数的单调性。即当x=5的时候,取得最小值为5。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发现,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隐藏的条件例如求y=x2+4/x2的值域令t=x2,此时t>0 y=t+4/t 大于等于4,当且仅当这个整体为2的时候时取等号,解决这一类问题就需要学生有强大的基础,所以老师应该注意巩固学生基础知识,为日后的教学提供便利。
二、变化形式
变式教学除可以变化范围之外,还可以变化形式。变形式可以是改变次数、改变分子分母,也可以是添加绝对值,等等,当形式发生改变后,函数的性质可能也随之改变,要紧紧抓住题目的结构特征。
例如在求y=x+4/(x+2),x∈(-2,-∞)的值域。当题目结构发生改变后,要注意“抓結构,凑定值”,将此函数变为y=x+2+4/(x+2)-2,凑成“积定”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y=x+2+4/(x+2)-2≥2,当且仅当x=0时取“=”。
同时这个函数可以变化为,此函数可化为y=x+4/x,值域为(-∞,-4]∪[4,+∞),这个函数分母次数大于分子次数.当x≠0时对该函数取倒数,先求出1/y的范围,1/y∈(-∞,-4]∪[4,+∞),再求出y的范围;当x=0时,y=0.得出相应的函数值域
三、变化参数
在变式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数变成相关字母参数后,随着字母取值的变化,由定到动,常常要对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分类讨论。
例如在求求y=x+a/x(x≥1)的相关值域的时候。当a=0时,y=x(x≥1)的值域为[1,+∞)。当a不为0时,又可以分为当a<0时,原函数在在[1,+∞)递增,故值域为[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