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利,胡 杨,王 佳,曹 冰
整体护理理念是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位的护理[1],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修养[2]。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一门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而设置的课程,包括护理礼仪规范和人际沟通要求,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并且在课内、课外均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3]。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探索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问题背后的理论知识[4-5]。基于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其以后在护理实践中能真正做到见“病”更见“人”打下坚实基础,课题组于2017年9月—2018年3月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研究对象为某高职学校2017级护理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年龄17~20岁,均为全国统招生。
1.2.1 分组 随机抽取2017级三年制大专10个班,分为实验组(5个班,共300人)和对照组(5个班,共300人),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中实验组运用探究性学习法,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法。对照组与实验组采用同一统编教材、同一授课教师。两组护生年龄及学习背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2 教学方法 两组均按照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进行教学,课题组统一备课讨论,将课程主要分为日常礼仪、护士职业礼仪、人际沟通技巧、护患沟通四大模块。对照组教师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讲授及演示,学生观看并记笔记,之后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对学生练习中的薄弱点进行指导。课后,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及练习。实验组学生自由组合,6~8人为一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本组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布置任务,并提供学习资源,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任务和学习资源对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课中以“做、学、感、悟”4个环节为主,由学生自主演示和讲解,其余小组和教师进行评价,共同指出薄弱点,教师强调重难点内容。学生再结合自身薄弱点进行演练和强化,教师评价指正。
1.2.3 评价工具 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发放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各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此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见表1)。问卷包括10个条目,按学生认可程度赋值,“没有提升”“有一点提升”“有提升”“有很大提升”4个选项依次赋予1~4分,分值越低表明学生认可程度越低。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采用无记名形式填写,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学生对本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
从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的目的看,我国是从工作需要出发,从实用出发,强调学以致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为学生健康的人格形成服务,以人为出发点,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一切活动的起点。近5年来,护理教学方法、护士角色是国际护理教育长期关注点[6-7]。从护理人文教育教学方法来看,美国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小组教学、开放式学习等。而我国高职护士人文教育则采用课堂讲授法,辅以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法等,仍然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眼中见“病”不见“人”[8],无法真正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联系在一起,学生纸上谈兵的情况屡见不鲜[9],这也是我国护士人文素质不高的根源。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问题背后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有利于护理礼仪规范与人际沟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为临床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法,将课程内容以任务或问题形式布置给学生,并提供学习资料,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10]。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分析问题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P<0.01)。评判性思维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要求学会分析问题、进而发现问题,是护理教育质量的一个评价指标[11]。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12]。根据课前给出的任务或问题,学生必须自主通过学习资源进行相关知识查阅,参与团队讨论和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知识资源,通过对任务或问题的分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换位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提升(P<0.01)。近年来医患关系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13],而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在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14]。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需要随时站在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可增强对患者的同理心和人际沟通及表达能力。
医疗救护需要医护患之间的合作和信任才能有效实施并完成。有研究表明,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不容乐观,其中良好的医护协作关系有利于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15],激发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16]。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以组为单位对任务或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并且构建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评估模式,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主、有效监控成为可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17]。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创新思维能力上有较大提升(P<0.01)。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在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能够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发散和创新,激发潜能。探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18]。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学生在护理实践中扩充礼仪知识、规范护士职业礼仪行为和提升道德礼仪修养的重要课程。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不仅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而且为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助其提高职业综合素质,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