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法国电影扶持政策史略

2019-11-15 14:05
电影评介 2019年21期
关键词:法国电影电影业资助

李 燕

电影诞生于19世纪的最后几年,并在20世纪快速发展。在此期间,正是世界格局剧烈震荡的时代,法国同许多国家一样,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最终走向了一条稳定的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法国的电影扶持政策也在政局更迭和经济起伏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从而对法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乃至法国文化影响力的扩散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动荡中谋生存:电影扶持政策的起步

20世纪初,得益于“电影诞生地”的先发优势,百代、高蒙等电影企业迅速扩张,法国成为当时毫无疑问的世界电影霸主。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令国际局势恶化,法国的电影产业也随之陷入了困境。

(一)二战前(1919-1939年):从限额保护到财政扶持

1.电影产业的衰落催生了限额保护政策

1910年左右,法国电影在各国电影放映量中约占60%~70%的份额[1],百代、高蒙等大电影公司顺应市场需求,在国外建立了许多制片厂。1914年8月,一战的爆发改变了欧洲格局,中欧和俄国先后封锁了法国影片的输入,法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优势逐渐丧失,美国电影趁机抢夺了欧洲市场。

一战后,法国本土市场也被外国电影攻占了。在巴黎上映的影片中,本国影片的放映份额甚至一度降到了15%;从全国范围来说,“制片商在本国放映收入中所得的份额似乎不超过35%到40%,其余则归美国和德国所有”[2]。法国电影的国家干预制度是从审查政策开始的,可追溯到1919年7月25日颁布的法令,规定电影须获得政府颁发的准映证后才能公开放映。这种限制政策进一步加剧了法国电影产业的衰落。1927年左右,“以前在国际影片贸易上曾占80%比重的法国,在几年之中影片输出几乎降到了零”[3]。

面对电影业的窘迫境况,法国人电影诞生地的文化自觉被激发了,制片业的游说也使政府意识到美国电影入侵对本民族文化的侵蚀和本国电影产业的破坏,于是,法国在1928年前后出台了针对外国电影的限额政策,“配音译制的外国影片每年输入法国的限额被规定为180部(其中120部为美国片)。专门放映印有法文字幕的外国片的电影院不得超过15家。”[4]

自此,法国对电影产业的扶持政策以限额保护的形式拉开了序幕。

2.电影产业财政扶持的萌芽

20世纪30年代初,有声电影的普及一度激发了观众对法语对白影片的需求,加之限额政策的作用,法国电影产量出现了短期繁荣,从1930年以前的50余部增长到1933年的142部[5]。

但是,世界范围经济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大制片厂的财政困难。百代电影公司重组为“百代-纳当”公司,高蒙也与其他几家公司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高蒙-佛朗哥-奥贝尔电影公司(GFFA)”,并由国家信贷银行资助。两年后,该银行陷入困境,国家出资挽救了它,间接成为了GFFA的债权人。这次挽救行动可以看作是法国政府对电影业进行财政扶持的萌芽,但却没能对产业整体颓势起到任何作用,甚至也没能挽救GFFA,该公司于1934年7月歇业。大公司纷纷陷入财务困境,电影生产只能由小公司和独立电影人支撑,故事片产量在1939年又下跌到75部[6]。法国电影产业再难回到电影诞生初期的辉煌,面对美国电影的世界霸主地位,法国只能挣扎在本土市场中谋求生存。

1939年,法国政府曾有意实施新的电影政策。然而国际形势的恶化窒息了法国电影重整的机会,当年7月维希政府成立,并在第二年向德国投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至此灭亡,其电影政策也自然终止。

(二)沦陷时期(1940-1945年):行政干预和财政资助的确立

1940年底,维希政权成立了电影工业组织委员会(COIC),法国电影业至此被纳入真正的行政管理中。

COIC对电影产业实施了一系列的限制政策,包括严格的电影审查、强制性的执业证等,其所有政策中最具深远意义的是于1941年5月设立的面向电影生产的预付款体系。该项政策由国家信贷银行管理,试图建立一种长期的、体系化的电影资助政策,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战后。虽然开启了国家资助体系,殖民政府对法国电影的政策仍以严格的管制为主,使得电影产量大幅下降,“在1939年至1945年间,每年平均产量只有50部左右”[7]。

整体来看,1945年二战结束前,法国的电影扶持政策从限额保护发展到财政扶持,但政局的动荡使得政策往往不具备延续性,经济的困难也使财政扶持力度十分有限,仅能帮助法国电影产业在本土市场谋求一席生存之地,而无力恢复其在国际电影市场的竞争力。

二、重建中求发展:电影产业资助体系的确立

1945年9月,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法国社会进入重建阶段。战争结束令民众对电影的需求高涨,影院观众人次在当年达到了4.02亿,法国电影产业似乎迎来了重生的希望。

(一)第四共和国时期(1945-1958年):财政资助基金的开启

1946年5月,法国与美国签订了“布鲁姆-伯恩斯协定”,法国几乎对美国全面放开了本土市场,不仅取消了战前规定的一年120部美国影片的限额,还限定法国本国影片放映比例为30%[8]。这无疑是将尚未恢复元气的法国电影直接置于与美国电影竞争的不利境地,仅1946年就有400部美国影片在法国上映,而法国电影产量在1947年下降到了74部[9],电影人因制片业的萧条大量失业,“在电影业的某些部门,失业率竟高达全部从业人员的75%”[10]。

面对协定对电影业的巨大打击,多地组织了“保卫法国电影委员会”,并在1948年1月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游行。国会迫于压力,于当年9月修改了与美国的协定,本国影片的放映比例由16周提高到了20周,同时恢复了每年120部美国影片的限额。

另一方面,为加强对电影业的干预,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于1946年10月成立。自此,CNC取代了COIC的职能,开启了法国电影政策全新的一页,并成为延续至今的电影扶持政策的执行机构。

在电影人的强烈呼吁下,法国政府开始建立电影的财政资助体系,于1948年9月创设了电影产业临时资助基金(ATC),并制定了“自动资助”原则。所谓自动资助,就是制片人在开始制作一部新的影片时,可以从该基金自动获得一笔援助,援助资金数额取决于其上部影片的票房收入。该基金来源于政府对影院放映影片征收的电影票特别附加税(TSA)。1949年,议会通过了“援助法案”,正式将这项财政资助政策确立下来。1953年8月,政府又创立了电影产业发展基金(FDIC),并在资助标准中引入了质量标准。整个50年代,这项基金保证了法国影片1/5~1/4的制作费用[11]。

扶持政策很快在电影制片业起到了作用,法国影片的产量在1949年后又超过了100部;电影的票房收入也持续增长,从1947年的0.214亿欧元上升到1958年的0.907亿欧元。

可以说,外国影片限额的恢复和电影资助基金的出台,使得法国电影业摆脱了战后初期濒临破产的厄运,并为其60年代的再次重振打下了基础。

(二)马尔罗改革(1958-1967年):资助法的颁布和“选择资助”原则

1958年10月,法国政坛再度动荡,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第一任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改革文化政策的决心十分坚定,他将原本附属于工业和商业部的国家电影中心(CNC)划归文化部,这一举动似乎意味着政府有意突出电影的文化属性。

1959年6月,CNC在马尔罗的支持下设立了“电影产业的国家资助账户”,同年颁布的《电影资助法》则明确规定电影业享受国家扶持资金。新的法令延续了1948年的政策,向影院放映征收电影票特别附加税(TSA),税款直接纳入“国家资助账户”作为电影资助基金,该基金自1960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1960年出台的《金融法》又将电影票特别附加税作为法律条例确定下来,税率大约为影票收入的11%。

同时,马尔罗在“自动资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选择资助”,其本质是一种预付款制度,即CNC以低息贷款的形式将影片预算的一部分资金预先支付给制片人。如影片盈利,制片人需归还所借资金;如影片失败,则不必归还。资助项目的选择由CNC指定的专家委员会对剧本进行评审,由于评审以“艺术原则”为主要原则,因此“选择资助”帮助了许多高品质艺术电影和独立小成本电影的制作。

该项政策出台的时间与法国新浪潮的诞生不谋而合,虽然1959年第一批新浪潮作品未享受到此项政策的资助,但是1960年后,许多有才华的新导演通过“选择资助”获得了拍摄处女作的资金,一些新浪潮导演的经典之作也受到了资助,比如特吕弗的《朱尔和吉姆》和伊夫·罗伯特的《纽扣战争》等。

1945-1968年,法国经济得以恢复并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在经历了最初几年的重建后,法国电影迎来了辉煌的10年。以财政资助为核心的电影扶持政策促进了电影的生产,新浪潮的艺术成就使法国电影以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内涵获得广泛认可,从此以完全不同于好莱坞商业片的姿态在世界电影版图中与美国分庭抗礼。法国电影放映市场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总票房一路上升到了1968年的1.195亿欧元。然而危机也隐约浮现,1963年,电影观众下降到2.912亿人次,首次跌破3亿人次,自此,观众人次一路下滑,到1968年下降到了2.032亿。

三、变革中图壮大:拓宽电影业的融资渠道

1968年爆发的“红五月风暴”引发了法国社会的又一次变革,这场风暴波及到了社会各界,对政治、文化、思想、社会风尚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化思潮的革新也带动了法国电影创作的丰富和多样。70年代,欧洲共同体加速推进,多国间经济和贸易协定对法国国内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电影顺应时机增强了国际合作。加之政府对电影扶持政策的不断完善,融资渠道得以拓宽,法国电影产业在巩固自身的同时试图向国外市场发展壮大。

(一)文化革新中扶持政策的调整(1968-1980年)

如同所有领域一样,政府对电影业的干预与其自由发展的权力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此消彼长的两难境地。在给予电影业大力扶持的同时,法国政府也必然扩大对电影业方方面面的干预,这自然就会遭到渴望创作自由的电影人的抵制,1968年2月爆发的“电影资料馆事件”正是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

与此同时,电视在城市家庭的普及使得电影的观众不断减少,1969年,电影院观众人次已经下降到了1.839亿,历史性地跌破了2亿人次,电影业与电视业间的矛盾由此凸显。加之“红五月风暴”造就了更加自由的思想风潮,法国政府不得不对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政策进行调整,电影扶持政策在资助基金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丰富。

1.对影院实行税收优惠

法国电影业一向对政府的高税收不满,曾多次举行抗议活动。同时,为了挽回被电视抢夺的观众,放映业开始对旧的单厅影院进行改良。在此背景下,政府自1968年1月1日起对影院实行税收优惠,规定影院可随票房收入的增加享受免除电影票特别附加税60%~30%的优惠。这一政策为影院改建和更新设备提供了资金支持,“从平均水平看,约70%的改建资金来自电影票房特别附加税的优惠政策”[12]。

多厅影院和电影城逐步取代了单厅影院,影片需求量的增加又刺激了发行市场,法国成为当时西欧电影市场上票房最高的国家。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院线的一系列重整,最大的两家公司组成了“高蒙-百代”院线联盟,旗下拥有580多个放映厅,出现了大院线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资本控制的大院线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必然更倾向于放映商业性影片,这就进一步挤压了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

2.调节电影与电视的关系

由于电视台常以低廉的价格购得电影版权后播出,分流了观众,电影院的观众人次不断下降。为了调整电影与电视的关系,法国政府介入进行干预。

1971年3月,文化部与电视总台联合签署协议,规定减少电视播放电影量的10%,并且法国电影在电视播放电影总量中的比例需占到50%。10月,电视总台同意提高购买电影播放版权的价格,并每年向电影资助基金投入一定的资金,1972年的新协议将这笔资金定为1000万法郎。1975年颁布的《马莱考报告》除再次提高电视台购买电影播放权的价格外,还规定对不遵守50%法国电影播放比例的电视台和将电影廉价卖给电视台的行为进行惩罚。1979年,法国国家电视节目内容的管理机关“视听评议委员会”挂靠CNC。自此,法国政府开始将电影业和电视业统一纳入视听产业的政策范畴。

虽然这些政策对电影放映市场的影响有限,影院观众人次在1980年仍然下降到了1.754亿,但总体票房收入在1980年达到了4.307亿欧元。同时,电视业向电影业的供血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电影生产的资金,政府对电影电视关系的调节也成为此后法国电影扶持政策的重要一环,并一直延续到21世纪。

(二)雅克·朗的政策革新(1981-1993年)

1981年5月,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后,对法国经济和社会实施了许多重大变革。第二年上任的文化部长雅克·朗成为继马尔罗之后对法国影响最大的一位文化部长,他的文化政策推动了法国当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其中也包括电影扶持政策的一系列革新。

1.巩固资助政策的同时,建立新的融资渠道

1982年,政府加大了对电影预付款制度的预算,进一步巩固了自1948年以来的电影产业资助基金。同时,公共财政预算的紧缩和制片成本的不断高涨也令雅克·朗认识到对电影产业的扶持不能仅靠财政资助,更需要建立一个融资体系为其扩大生产不断输送资本。因此,在他的主导下,法国政府分别于1983年和1985年创立了电影与文化产业融资局(IFCIC)和影视产业金融信托公司(SOFICA)。IFCIC帮助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SOFICA则利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个人和社会资本投资影视产业。这两个机构为法国电影业的资金融通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电影产业的融资环境。

2.禁止院线垄断,扶持艺术影院

维护法国电影的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一直是法国电影扶持政策的重点,雅克·朗则注重从放映端的改革来实现这一目的。1983年,CNC按照他的指令强制“高蒙-百代”利益集团解散,并区隔了经营范围,各自进行重新定位。这一措施阻断了自70年代多厅影院改造以来的院线联营和大公司垄断的趋势,保障了电影发行放映市场的自由竞争,也为小众艺术影片保留了市场空间。同时,政府还投资参与改善院线放映设备的现代化,并兴建了一批艺术影院,从放映端保障了法国电影的多样性。

3.继续调整电影与其他视听产业的关系

1984年起,法国政府按5.5%的税率对电视台的营业额征税,并将其纳入CNC资助基金账户统一调配。雅克·朗还规定电影只有在院线上映后才能在电视台或以其他形式发行,保证了院线的发行优先权。同年,首家私人电视台Canal+的出现打破了国家垄断电视台的局面,其“电影台”的定位令电影人十分不安,为与电影业达成良性合作,Canal+在政府调节下签订协议,“保证将其商业广告和订金收入的1/5拿来资助故事片的拍摄,其中的50%为法国电影”[13]。

政府的干预使法国电视业渐渐成为电影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到20世纪80年代末,大约50%以上的电影由电视商联合制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视业更成为了电影业投资的主导者,“1993年,据CNC的数据统计,在101部法国主导的影片中,有80部接受或部分接受了由电影频道提供的资助,有61部得到了至少一个频道明确的发行支持”[14]。

20世纪90年代初,这些措施使法国电影的融资渠道较大拓展,票房收入也在1992年突破了6亿欧元。尽管观影人次降到了1.2亿左右,但是电视业的直接投资和购买电影版权的花费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放映市场的不足,保证了法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壮大。随着法国将电影资助政策发展到其他欧洲及亚非国家,其电影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纵观20世纪法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自一战后第三共和国开启电影扶持政策,到第四共和国成立国家电影中心以及始于1948年的“自动资助”计划,历经马尔罗、雅克·朗两位文化部长强有力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电影扶持政策。这套政策由国家电影中心掌舵,以电影资助基金为基石,辅以融资辅导机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法国式制片模式”。法国的电影扶持政策也被认为是不同于好莱坞自由市场制片模式的另一种电影产业制度,正是由于“法国拥有一个资助电影的完整和严密的机制,运用于电影产业链的所有阶段”[15],才使得法国电影能够以“作者特性”的鲜明形象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虽然其商业规模仍难以与好莱坞抗衡,却确立了法国电影文化的独特性,为其在1993年以后的全球一体化大潮中继续对抗好莱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法国电影扶持政策也因此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本民族电影政策时模仿的对象。

猜你喜欢
法国电影电影业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电影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去芜存菁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跨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法国电影《岳父岳母真难当》解读
法国电影融合本土文化的新产业路径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池塘之底 也有阳光温暖心灵——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