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成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当说起素质教育时,人们往往对审美教育寄以厚望。然而,时下流行的审美教育在教育效果上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对审美教育的实质仍缺乏研究。在未弄清它到底是什么之前就匆匆上马新的项目,易于导致南辕北辙。本文将试着把握审美教育的机制,梳理其内在的理路,力图呈现它与人的个体性的内在关系,理清受教育者在审美情境中所展开的生命历程。
人们有时会把审美教育看作一种教育形式,将它与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等并列起来,似乎只需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引进几个美学或艺术学专业的教师,安排一套新的课程和考核就可以实现。这种做法除了为时下流行的功利教育增加一点新花样以外,并不见得多有成效。审美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形式,也不只是一套新的教学素材或技巧,准确地来说,它是一种教育的智慧。这种智慧引导受教育者“成功地走出一条进入一个世界的自己的路”。雅斯贝尔斯的这个“路”的比喻很生动,它指出了审美教育的基本要点:让人自行行走在一条道路上,在行走中,他成为他自己,同时建构了自己的世界。审美教育的关键即在于这种“让……行走”。“行走”的状语是“自行”,即自己去走,因此,美育的受教育者既不是被现成的教育力量“拖着走”,也不是浑浑噩噩地“随着走”,而是力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规定,他(或她)作为审美教育的规定者,开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审美教育要通过审美情境来实现。一般来说,教育总要相关于特定的情境。作为一个整体,情境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参与着这种情境的生成,它们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其中没有哪一个要素是现成存在着的,每一个要素都在与其它要素的关系中成为自身。与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的情境不同,审美情境不是强调一种公共的教育模式或途径,而是强调受教育者本人的个体性,它是受教育者本人的个体性情境,具有属他(或她)的性质。这一点意在指出,审美情境只能为受教育者本人进入,只有他(或她)能体验到其真实性,也只有他(或她)能把握到其中的实在,实现其中的意义。在审美情境中,个体从自己的属类中脱颖而出,表明自己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个体。此时的受教育者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他(或她)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让审美活动得以推进,与此同时,他(或她)不断地复归自身的个体性。
这里的“复归”首先意味着与来自“类群”和“角色”的规定相分离。“人类”是指作为类的人,它表达的是人的共同性,是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将人与其它的存在类型,诸如动物、植物或矿物等区分开来。然而,它却抽离了人的具体特征。此外,还有“人群”意义上的人也是如此,它以人的群体性掩盖了人的个体性。“角色”则是另外一种对人的规定。人固然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但人毕竟不同于这些角色。不管一个角色多么具体或“唯一”,它也总要预设一个先在的关系,据此设定出一个角色让人来演。这个先在的条件限定了人,妨碍了人的自我实现。
此外,向个体性复归的人要与“区分”的做法相分离。初看起来,作为一种辨认与识别,与人相分或与物相分是在明确人之为人的具体特征,这有利于呈现人的个体性。然而,区分总要相关于区分的尺度或标准,后者来自于某一类存在者的同一性。从这类存在者中抽离出一种共同的属性,把它当作区分的尺度或标准,用来比对其它的存在者,从而实现辨认与识别。这实际上是由一种抽象化和普遍化的趋向所左右的。在这种活动中,真正的个体性及相应的意义自然不会显现出来,它只会为普遍性的尺度或标准所掩盖。
受教育者从“类群”的或“角色”的规定性归向自身的个体性,不断地拒斥着“区分”的做法,这必将持续地消解存在者之间的边界,不再区分物与物、人与物以及人与人,甚至也不再区分自己与它物、自己与他人乃至自己与自身,最终归向一个万物无分别的状态中。当一切差别消失殆尽时,个体生命开始进入到“无”的经验之中。
“无”这个词指涉的是一项特殊的内容:无内容。即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彻底的虚空。但“虚空”却不是任何东西,它是彻底无规定的。对于虚空的无规定性,黑格尔指出,这是一种“直接的”无规定性,即“不是经过中介的无规定性;不是一切规定性的扬弃,而是无规定性的直接性,是先于一切规定性的无规定性,最原始的无规定性。”这一论断将“无”的无规定性与对规定性的弃绝或否定区分开来了,因为否定或弃绝也还是一种规定:否定意义上的规定。“无”甚至也不具有这种规定。它成功地逃避着一切将它带向存在、思想或语言的尝试。人们既不能感受它,不能想象它,也不能用语言来表述它。一切试图用来把握虚空的感觉、理性、想象、情感等能力,以及用来传达虚空的语言都是不同类型的“有”,试图用“有”来把握“无”,就如同用身体去拥抱一个幽灵,终将一无所获。
尽管如此,“无”却得以在个体生命的开端之处显现出来。生命始终处于变化中,尚未完成。如果只承认其变化的某些环节而忽略另外的环节,这样的做法是冒失的。因为这些环节共同组成了生命的整个过程,作为个体生命的实现方式,它们都与生命的本性密不可分。正是在这种持续进行的变化中,人才真正成为人。削减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个生命造成破坏。个体生命不是那个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根据,它并不拥有自己的变化,它就是这种变化。生命的本性就在于其生成性。简而言之,生命即是生成。
个体生命的生成有一个开端,这是审美教育所能达到的最具原初性的生命状态。由此开端出发,个体生命逐渐生成出来;在此开端之处,个体生命实现为“无”的经验。开端意指“有”与“无”的边界,这个边界立于“有”与“无”之间,它自身是某种“有”,然而它却相关于“无”。它是从“无”到“有”的一个中间环节。开端处显现出来的不是具体存在者之间的关系,而是“有”与“无”之间的原初关系。生命的发生赋予了“无”以特定的意义,使它成为“有”的发生之地和力的发端之处。尽管如此,“无”仍然没有被带入到一个清晰、澄明的思想视野中,而只是呈现为混沌的、恍惚的。正如老子所说:“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老子所描述的“无”就是那个相关于特定内容的“无”:原初的力给“无”加上了一种规定:虽然“无”本身是无规定的,但是这种无规定性是有限的;原初的力限定了“无”的无规定性,让它成为有限之“无”。这样的“无”也就不再是虚无,而成为趋向于“有”的“无”。
尽管从“无”向“有”的环节上还没有生出具体的规定来,但“从‘无’向‘有’”的趋向本身却如同一种无声的命令,开启了生命的生成,并推动着生成的诸环节不断地更替。在论述这种原初环节时,黄裕生就特别强调了这种“不是任何东西”的“是”的意义,他说道:
“‘是’首先表达的不是‘是什么’,而是‘是本身’,也即一种本原行动,合一或同一的本原行动。这种本原行动既是纯思的本原存在方式,也是物自身的本原存在方式。唯有在这个基础上,事物才能够进一步‘是什么’。”
“这样的‘是’是万物成为各种不同的什么东西的前提,它使一切事物成为某种相互有别的什么成为可能。任何作为某种确定的什么出现的事物都必须以‘是’为前提。只要有物作为某一什么东西出现,它就必定首先‘是’。”
“是”作为“是什么”的前提,在此被真切地阐发为“本原行动”,它启动了生成的进程,让一切“是什么”获得了“是起来”的原动力。
在审美情境中,随着生成的持续推进,个体生命从“无”的经验过渡到“有”的经验。在这一阶段中,具体规定性得以创立起来。审美情境不再是混沌一片,而是出现了具体的差异:情境诸要素的具体规定标明了此物与彼物的界限。这是一物终结的地方,也是另一物开始的地方。在界限之处,具体物相互分离,各自归于自身。
情境要素的具体规定不是自身规定,而是相互规定。一物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他物在边界那里规定着它。初看起来,这似乎是自外而来的规定,但是,实际上,它物却是物的本性之中就具有的,即物在其本性中就预设了它物的存在;物的存在是以它物为前提的,没有任何物可以脱离它物而单独存在。对于这一点,黑格尔就曾这样阐述道:“假定有某物于此,则立即有别物随之。我们知道,不仅有某物,而且也还有别物。但我们不可离开别物而思考某物,而且别物也并不是我们只有用脱离某物的方式所能找到的东西,相反,某物潜在地即是其自身的别物,某物的限度客观化于别物中。”“某物成为一个别物,而别物自身也是一个某物,因此它也同样成为一个别物,如此递推,以至无限。”
黑格尔的论断表明,每一个具体物都包含着它物在自身之内;任何具体物都不是封闭的,它的本性向它物敞开。换句话说,每一个具体物都不只是它本身,而是包含着异于自身的因素;同样,每一个它物也都不再是真正的它物,而是某物的另外一种构成要素。这种表述试图说出这样一个事实:情境要素的具体规定性实际上是一种关系网。每一个要素都在这样的关系网中呈现出了自身的具体特征。这个关系整体比其中任何一物的存在都具有优先性。它作为情境要素的存在方式,是一种整体性的共在。一方面,情境要素在这种关系整体中实现自己,它的具体性建立在此关系整体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情境要素又通过其存在丰富了关系整体的内容,让关系得以维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关系整体的审美情境是诸要素的存在方式,是它们的共在。
共在首先意味着一种共生,即所有的情境要素都共属于同一个关系整体,从这个整体中接受着规定;相应地,每一个要素也都在给予这个整体以新的营养,让它不断地维系下去。其次,更为根本地,共在意味着共同承担。关系网作为一个整体与个体生命的原初因素打交道,接受着它的规定,同时承担着将它实现出来的使命。随着具体规定的出现,个体生命与诸情境要素之间的具体关系逐渐建立起来,纷繁芜杂的具体意义也陆续显现出来。尽管如此,个体生命与原初因素的关系并未断绝,他(或她)依然保持着这种开端性关系并带入到自己的多样化物态中。
对于原初的力来说,审美情境既是一种掩盖,也是一种显现,其中潜藏着原初意义。人们可以深入到关系整体的深层,去经验其中蕴含的原初因素,并体验其中丰盈的原初意义。马丁·布伯就曾揭示出这条归向原初因素的路径,在他看来,这是个体生命中存在着的一个必然性倾向,他说道:“那已龟缩为物中之一物者,又被注入这样的意蕴,赋予这样的使命:它必得不断返还自体。”
原初的力之所以能给出原初意义,根源在于它在趋向“有”的同时还在肯定着“有”。在日常思维中,“肯定”与“否定”相对,表达的是基于某种标准或尺度而做出的评判或给予的态度。这种肯定或以特定的标准或尺度为前提,或以评判者的主观态度为根据,是依附于特定前提的衍生性结论。而原初的力所进行的肯定却与这种评判或态度毫不相干。这种肯定是力的丰盈状态的自然流露。当原初的力自发地趋向于“有”时,这种趋向本身就带有特定的肯定性,体现在其中所包含的欢迎和接纳存在的冲动:不论将要生成的生命具有何种特征,它都是受欢迎和被接纳的。这是原初的力对存在的“爱”,一种给予一切存在类型的无差别的“爱”。所以,原初的力不仅趋向存在,而且还欢欣于存在,“爱”着存在。因此,原初的力所开启的生命历程展现出了双重维度:存在的维度和意义的维度。“生成为有”的趋向既是“去生成”的趋向,也是赋予生命以原初意义的趋向。
原初的力通过肯定存在而带给个体生命以原初的意义。它让每个人都能自我肯定,即不需要借助于一个外来的根据,仅凭其存在就能肯定自身。可以将其基本结构表达为这样的句式:“我存在,因而我有意义”或者“存在即意义”。这种原初意义是无中介的,因而是直接的;是自身创立的,因而不是自外而来的。存在与其意义之间有着自然而然的同一性,两者不可分离。这种自我肯定之所以可能,根源于原初之力已经贯注在个体生命之中,从存在的深层给予审美的人以不断创生意义的能力。不应将原初意义看作原初的力的结果,而应该将它看作原初的力本身。换句话说,力即意义,力的在场即意义的显现。经过原初意义的洗礼,个体生命所生成的“有”不只是与“无规定”不同的“有规定”,而且还是与“无意义”不同的“有意义”。
与此相应,审美情境的诸要素也获得了新的内涵。它不再仅仅栖身于诸物之间的有限关系中,作为某种有用之物而存在,而是具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个体生命的具体化。凭借这一身份,情境要素中断了有用性,脱离了具体的关系,显现了自己的独特性。每一个情境都能够在个体生命的生成中获此殊荣。在此之前,虽然情境要素已被冠以“具体”之名,但它的具体性湮没在了它的有用性中,从未得以展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独特性,但是在审美情境中,个体生命自我实现的历程打开了情境要素的存在之景深。人们首次得以注意到,原来每一个审美情境的要素中都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意蕴——一种原初的力所带来的无限生机。它的具体特征因此而焕发出美丽的光彩。情境要素从一个有用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可被欣赏的东西,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注释:
①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20.
②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86.
③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113.
④黄裕生.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48.
⑤黄裕生.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46.
⑥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98.
⑦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99.
⑧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