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芳/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在高中课程体系中,语文是关键组成部分,而古诗词则是语文学科必学内容。一方面这是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古诗词能够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我国语言的魅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所以古诗词的教学在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当下,由于新课程的改革,核心素养成为了重要的导向。在这一导向下开展语言古诗词教学,能够升华语文课堂,扩展古诗词的价值。因此,本文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为主题,探析核心素养导向的重要意义,并就这一导向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相关的策略。
核心素养有着广泛的内涵,他体现在多个方面。以语文核心素养来说,首先体现在语言和感悟、构建以及应用上。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文字的特点以及具体的应用规律,在具体的语境中能够正确应用。所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语文古诗词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品读语言中的艺术,深入了解古代语言的魅力,从而指导自己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其次是思维的拓展。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发散思维,从不同的方向来理解问题,提升思维能力,给予自身更多的思考空间。另外,语文核心素养少不了鉴赏和创造、审美的内容。它主要指学生在了解、品读、评价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品性和能力,而且在审美素养的推动下学生还能够强化自身的创造能力。此外,语文核心素养关键的一点是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传承精神。语文中的古诗词本身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走进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以此来树立文化自觉性,增强文化自信心,承担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总体来说,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在这一导向下,教师不仅要传授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品德,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问题式的方法能够鲜明体现出核心素养的导向价值,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和探求,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所以教师要重视问题的引领作用,针对古诗词内容,向学生提出关键性的问题、重要的问题。我国存在的古诗数量较大,其特征是语言精练,但极富有意境美,并且具有哲思性。高中语文课本中设置的古诗词都是经过相关教育专家和学者精心挑选并且符合高中生发展的内容。但是在学生初步接触新的古诗词时,由于语言精练,内容有深刻的含义和情感在其中,这和我们当下直白的语言表达有很大的区别,学生接触时会有陌生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出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能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抓住关键的内容,并且形成清晰的脉络主线,从而对简单的古诗词形成深刻的理解。
以李白的《梦游天佬吟留别》为例,其中标题就可以成为教师提出问题的关键。“留别”二字引出问题,让学生通过细读,去探讨李白描绘的梦境是什么?他描绘梦境的主要用意是什么?通过通读全篇,了解李白的身世、遭遇等内容,发散思维,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真实感受诗人灵魂的渴求和通过梦境来寄寓思想的追求。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创设由核心素养为导向,可以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慧,以问题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鉴赏和审美创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在这一导向下开展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词,并且能够模仿其中的艺术手法。我国古诗词极具艺术魅力,不管是形式、意境还是韵律、情感都能够深刻地体现,通过仔细品读,学生能够从中发现蕴含的文化价值,自身的文化素养能够也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审美意趣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在整个品读的过程中,能够为其构建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要避免单一地教授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方法,要将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化,引导学生去细读,并且认真品味。以古诗词语言的表达来说,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或含蓄、或隽永,或者是豪迈奔放。在品味的时候,需要学生多方面考虑作者所处的朝代、环境,同时结合语言所构建的语境去品味作者的情感。
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来说,其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是茫茫江浸月”这一句,用“茫茫”二字创造了悠远深邃的意境,叠词的韵味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烦恼,对仕途的迷茫。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作者这一时期的境况,去从语言构建的情境解读作者的感情。此外,在学习完整首诗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模仿诗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如上句中通过叠词来描绘情景的同时来表达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对语言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古诗词的音律艺术以及创造的意境和形式美感。
古诗词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现,学习和品读古诗词的过程就是了解中华名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近几年来,我国注重对学生文化常识的考察,学生需要自主构建传统文化知识的体系。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高中生需要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理解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名族认同感,在内心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除了从教材出发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外,还需要经常地组织古诗词相关的活动,丰富古诗词课堂的文化氛围。
比如古诗词记诵活动,鼓励学生多去记忆相关的古诗词,感受多种风格魅力的文化知识。也可以开展古诗词品读鉴赏活动,让学生在班级中针对一首古诗词进行鉴赏分享,去深入地理解一首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内涵、情感等多种元素,从而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古诗词中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古诗词相关活动,是对教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在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可以满足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需求。
相较于现代化的语言,古诗词的语言简洁精练,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有艺术气息和美学元素在其中。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诵读是必要的环节,注入情感的诵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律,提高自身的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语言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讲解语文古诗词时,引导学生主动去诵读。诵读的方式有多种,需要层层递进。刚接触一首新的古诗词,学生有一定的陌生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诵读,初步建立语感和对诗词的影响。在讲解完整首古诗词之后,学生掌握了其中的情感和韵律,带着感情去诵读,这时候学生能够深入去体会古诗词中所传递的精神,更好地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而且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古诗词中获取心灵的共鸣,在潜意识里构建出了应用语言的框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良好地利用。可以说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有效开展古诗词诵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推动学生构建自身的语言体系,从而强化语文综合水平,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内涵较为丰富,语文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的构建、运用,思维能力的拓展,鉴赏创造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方面。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开展古诗词教学需要以问题为引领,深入探求语文古诗词文化的内涵,并且实施品读、模仿等教学方法,为学生组织诗词活动。同时,也要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古诗词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