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2019-11-14 18:46大连财经学院基础教学部
长江丛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互联网+课程教育

■战 婷/大连财经学院基础教学部

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如今就业形势严峻,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大军中异军突起。现在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做好,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号召,各大高校陆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各行业的努力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高校在教育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专业性不足

笔者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篇名检索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库,约2826篇,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篇名进行检索,约9271篇。从检索结果看,近年来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题的相关研究十分充分,但从研究成果开看,缺乏高水平之作,且理论探讨部分薄弱,实例研究不充分。所以学者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

(二)高校未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地生根

目前,就业竞争激烈,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都将学生找到工作视为唯一准则,却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高校对创新创业课不够重视,未能将创新创业课程落到实处,在教育内容上拘泥于课本,缺乏实践性教学。 第二,授课人员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对创新创业课程不了解,照本宣科的传授知识,缺乏案例分析,不能从经典案例中抽丝剥茧,让学生从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得到启示。第三,学校缺乏对创新创业课程考核制度。 对于创新创业课没有对学生进行中期考察或是期末考试,多以选修,校本教材形式出现,不能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成因

新时代,“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各大高校也在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孵化地,如何有效的汇聚科技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以下几点原因。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尽管“双创”口号已经在我国喊了很多年,创新创业教育也在我国开展了很长时间,高校对此也采取了很多举措,但收效甚微。 这与学校、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缺乏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正确认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目前,国内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看做课外教育,现在搞笑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对象仅为创业意识强烈的少部分同学,不能为大部分同学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学习环境,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不足,进而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

(二)欠缺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工程工程,需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单由任何单一部门开展都不能将学生创新教育发挥到最佳。 第一,课程体系不明确。创新创业课程教育若想真正的落到实处还要有科学的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关于创新创业课程设置随意性强,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缺乏准确的定位。 第二,缺乏学校教育与实习基地的无缝对接。学校应该在开展创新创业理论课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实践教育。另外 实习单位更愿意选择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这就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带来了困难。最后,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实施主体,教师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创新创业素养的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质量。就目前来看,高校缺乏一批有创新创业素养的教师。高校的创新创业课多由其他老师代课,亦或是辅导员担任。 教师本身缺乏理论素养,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欠缺

目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相关部门的合理引导。第一,高校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却缺乏实践的机会。用人单位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遇,导致学生的能力无处施展。相关部门缺乏对高校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与资助。 第二,高校未能与社会形成联动机制,缺乏专业人士,创业成功人士的经验。

三、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路径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创业的号召,高效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文针对目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转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从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开始。在此基础上,高校应重视正确的理念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高校应打破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一角度出发,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的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二)整合各方资源,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

具备专业的师资力量是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考核部分。高校能够有效地、高效地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培育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优秀老师是关键所在。对于目前各高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创新创业素养有待提升这一情况,丰富教学资源成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内教师以及优秀创业人士两种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平台。 对高校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应展开定期培训、考核,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专业素养,鼓励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新时代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三)优化课程设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当然学校除了可以优化创新创业课培养体系,也应该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估模式,不定期对学生进行线上线下考核,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这种考察机制的监督下,可以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程度,逐步引导学生在了解专业知识同时,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四)加大教育投入,为学生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

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基础配套设施是不可或缺重要部分。高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网络平台传播的迅速性、跨地域性的特点,合理整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加强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高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素质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教育设施。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硬件支持。借助社会资源,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展开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等,对学生进行指导,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学生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高校应站在时代的发展的前列,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将教育改革落到实处。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不断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创新型创业人才。

猜你喜欢
互联网+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