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兰
摘要: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心里健康教育不但需要专业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渗透进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在所有教学中占较大比重,且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教育性强,因此,语文教学成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结合语文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等三个方面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是否健康将会影响到孩子一生。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存在严重失衡和错位的现象屡屡可见,因各种心理障碍而产生的过激行为,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还相当严重,这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教育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教师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的海洋,更要为他们的人生导航,教师不仅要解答学生的疑惑,更要传递他们一个个伟大的信仰。”是的,从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的那一刻起,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就在破土、萌芽、成长。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许就能影响他们一生。那么,怎样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结合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育渗透策略。
1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惟有感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和信心,才会主动并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良好的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满腔热情,有张扬个性,激情教学的素质;在教学理念上有融入情感、赏识学生的素质;在教学形式上要有实现互动教学、活跃课堂的素质;在教学内容上要有充分展示语文独特魅力的素质;在教学艺术上要有创设情境、快乐教学的素质。语文教师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
2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心理渗透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讲,具有更多的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学生性格的成形、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成语故事、名言佳句等都震撼着学生的心弦,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如通过对《道德经》、《弟子规》、《三字经》的学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有所加深。如学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引导学生说话要讲究诚信;《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三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天文地理、社会家庭、历代兴衰和文化变迁;包含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让学生受到启蒙和影响。
充分学习语文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现在编入语文课本的教材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处处都蕴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语文老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利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文中小作者和老爷爷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毅力,以及做事情的积极乐观的态度。《麻雀》一文,以细致的笔触刻画了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勇敢地与猎狗抗衡的画面,老麻雀大无畏的形象跃然纸上,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由物及人,激发学生爱母亲、孝敬长辈的情怀。
积极参与语文科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等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主动交流,寻找时机进行自我表现,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图像、图表、音响内容的了解,以及色彩的烘托等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地合作交流探求知识,形成能力。
进行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学会协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合作学习的环节:四人小组、同桌小组等,采取合作式交流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探究合作,不仅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目标分享、信任与责任感等方面的学习,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
以口语交际和写作为契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因斯坦说得好: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所以,在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一个大胆写、大胆问、喜说乐写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倾诉内心感受。这样不但能对学生口头表达、学习作文大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谓相得益彰。因而,在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以集体比赛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善于借助学校举办的“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和“读书活动评比”等各项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以达到培养学生“敢试就能行,爱拼才会赢”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建立健全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建立一套健全的、多元化的、行之有效的学科评价机制,充分开展自评、互评、组评、师评等。评价前除了常态化的帮助、鼓励,还要制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比如学科小测试、故事会、习作大比武等)展示他们的能力和特长,稍有成绩或进步及时肯定、赞誉,进行正常化激励,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被忽视了的智慧。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生正处于似懂非懂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很多,值得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我们语文老师要在教学中协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心理素质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