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抓手,在“知行大课堂”建设基础上,探索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以本人教授的高级汉语写作(即“实用写作课程”)为例,依据课程和学生专业特点,深入挖掘提炼实用写作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和德育功能,研究探索该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育人”导向,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树魂立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究“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现路径,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促进全课程育人,从而真正做到“协同效应”。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实用写作课程 德育功能 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与综合素养课之中,构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是高校践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认识基础。
1“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课程思政”中的“课程”包涵高校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既包括专业课程,也包括通识类课程、综合素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些课程虽然存在教学内容、专业目标和教学实施方案的差异性,但知识传授和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同向同行”,始终围绕“育人”导向,贯彻“培育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目标。这不是简单地增开几门课程,而是把价值观塑造和人格品质的培育嵌入到所有课程中,以课程为载体,注重学生的成长特点,培养时代新人,体现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价值规范等特点,扎实推进“大思政”育人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职责,也是每一位授课教师的职责。教师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突出育人价值,在学习“显性”课程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科内容更具深度、让课堂氛围更有温度、让思政教育更有力度。这是“课程思政”所致力于构建的课程体系应当着力的关键点和现实意义。
2实用写作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高校写作课程设立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实用写作课程更是要突出“实用”的功能,与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经济交往等要求相结合,强化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性训练,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用写作课程在我校是面向外语学院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是一门体现外语专业学生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旨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学识涵养、文辞修养和职业素养。本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对比教学、任务驱动、微课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完成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党政公文、事务文书、专用文书、学术论文写作、新闻写作等常用文书的文体知识和写作方法。我主要通过以下四个实践路径将课程资源与育人资源融合,从而推动实用写作课程与思政教育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
2.1优化课程设计方案,挖掘并凸显课程思政元素
为了更好地教学,本课程会将相近的文种编排在一起教授,但也会注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对比教学,优化课程设计,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辨析文种的异同,了解并掌握其本质差异。第一,是相近文种的比较。例如,调查报告与工作报告、述职报告的区别,经济合同与协议书的异同等,这些在实际生活写作运用中容易混淆,更应该采用比较教学法,帮助学生正确区分。第二,正反写作实例的比较。在选择每种公文文体的例文时,既要有正面的例文,也要有反面的案例。重点示范和纠正错误的写法、内容与格式,学生更能感同身受。
在课程设计理念上,应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课程教学中,挖掘并凸显课程思政的元素,重视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自觉增强政治鉴别能力和敏锐性,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塑造,向学生传授正能量,主动顺应正面的主流舆论导向。
在教授贺吊类文书时,我选用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的“讣告”,及国家、组织、团体或个人名义发出的“唁电”。虽然南仁东先生离开时没有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教师,在教授学生讣告、唁电的概念、种类、格式和写作要求之外,更应在课堂中承担起宣传榜样的责任。将人物与时代、科学家与普通学生相结合,在学生了解南仁东先生的卓越贡献和感人事迹的同时,更深刻地思考和感悟如何度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如何创造和实现个人价值。
2.2尊重课程建设规律,增强和发挥价值引领功能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标,遵循实用写作课程的特点,深入凝练实用写作课程所蕴含的职业素养、道德行为规范等德育元素,需从源头和目标上强化德育功能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实用写作课程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仅要做到传授写作知识,而且需要同步实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价值引导有机统一。
本学年我教授的应用写作课程是面向翻译专业的本科生。他们在毕业后通常从事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外事接待、商贸、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口笔译工作,也有的学生会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从事外语翻译教学及与翻译有关的科研、管理等工作。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欢迎词”、“函”、“演讲稿”、“述职报告”等文种在工作中应用广泛,了解这些文种的基本知识、写作技巧,会让学生在将来的生活、工作中加分。
经济文书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讲究实效的工作态度,如经济合同需要执行公正平等、自愿合法、诚实守信的签订原则,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党政公文写作则是一件严肃的工作,它自身具有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必须严格按照格式写作,严格遵守规定的处理程序。所以,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依据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强调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学以致用,引导大学生学会关注自我、他人和社会,将课堂和课程变得鲜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将实用写作课程中所蕴含的职业精神、行为规范等“德育”元素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融合,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2.3探析学生成长需求,培养并塑造优良行为品格
实用写作课程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以“生”为本,探析学生成长需求,考虑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知识技能和个人能力提升。大学阶段一定是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要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
我曾在课堂中给学生们播放纪录片《播种未来》片段,钟扬教授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收集4000多万颗种子,为生态研究默默耕耘奉献。以此感染学生,传承“种子精神”,致敬时代楷模。激励学生们脚踏实地、坚持梦想,无畏艰险,以优良的作风,高尚的追求要求自己。
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巧用微课、融入终端设备等互联网技术,探索多元考核方式,比如利用手机APP实现课堂点名,完成课程问卷调查,即时统计数据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学生基于身边的生活和个人成长需求,获取写作素材,从日常中观察和截取素材,拓宽学生写作空间,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如:学校官方发布的放假通知、新生欢迎词、图书馆规则、暑期产学合作实习总结、调查问卷等。在课程作业中,主动结合大学生的社团活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文化活动、志愿公益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乐于奉献、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开拓进取等优良品质。以课程为载体,深入探析学生成长成材需求,帮助学生以课程、专业和兴趣为基础,发现、思考、解决与个人发展相连的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4关注国家政策热点,引导和提升政策把握能力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程,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将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正确有效地输导给学生。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在课堂中,教师应确立育人意识并深刻把握学科知识,嵌入中国特色的理论内涵。关心国家重大政策和时事热点话题,结合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关注“两会”,指导学生学习重要的政策法规,提升政策把握能力,激发学生对国家、执政党的政治认同。
以近两年国家出台的各类民生社会保障文件为案例分析,丰富课程教学方式,任务驱动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点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和写作技能。如《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等。在讲授“报告”时,将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作为示例,分析报告的写作格式与特点。
通过专用文书案例分析、党政公文改错,课堂PPT汇报等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兴趣、兼职实习等融合,在讲授“事务文书写作”时,学生可以围绕自己的专业自拟题目,写一份切實可行的社会实践计划;或以班级、校园内的先进事迹为报道内容,写一份简报。通过任务驱动和案例分析教学,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政策、章程等出台的背景和过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并进行分组讨论,用PPT演示的方式呈现小组的思路和写作成果。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还锻炼了他们课件制作能力、概括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系统工程,在“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将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身的思维观念塑造、价值观和人生观也能够得到全面科学地培养。“实用写作课程”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旨在培养学生以文字为媒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品行和正确的价值观。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思政教师都应重视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作者简介:沙媛媛(1989—),女,江苏南通人,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文写作教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胜彬,王馨.工科大学生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工程科技写作》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08):4-5.
[2] 牛浩昌,王聪.高职课程思政特色教学改革初探——以应用文写作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3):117-118.
[3] 王祥.“课程思政”视阈中的高校公文写作教育教学改革[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11):149-151.
[4]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