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2019-11-12 03:43冯治国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风险防控必要性

冯治国

摘 要:本文从提高高校后勤工作质量的角度出发,先阐述实施高校后勤风险防控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其中存在的几个风险问题,最后提出风险防控建议,旨在为高校后勤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风险防控;高校后勤;必要性

高校后勤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良好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的工作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工作内容更加细化等。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推进,面临的风险问题也随之增多。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后勤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必须认真对待高校后勤的风险防控问题,针对高校后勤存在的问题深入进行成因探索,识别高校后勤存在的潜在风险,并依据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依据高校后勤实际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才能奠定高校教育教学、科研项目深化改革的基础。

一、高校后勤风险防控的必要性

1.规范高校后勤工作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后勤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在当前环境下,高校后勤工作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隶属于高校管理,因此要遵守高校的相关规定;其二,它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拥有一定的企业特征。此外,由于高校后勤经营范围不断扩大,产生风险的点随之增多。为了有效规范高校后勤工作,就必须加强后勤风险防控,规范工作流程。

2.提升后勤服务品质的需要

对于高校后勤部门而言,其根本任务和目标在于为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师生员工的生活提供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后勤部门必须实施风险防控,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问题。在大学阶段,高校师生会每日与食堂、宿舍、教室、办公室等场所打交道,这些场地是广大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依托,对于教学、科研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后勤部门需加强管理,防控各类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以及师生员工的生活。

3.实现“管理育人、服务于人”目标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的环境相对复杂,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关键时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摆在所有高校的重要课题。除了教学科研体系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战场外,作为高校组成部分的后勤也是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重要一环。

后勤管理水平和工作人员的品行也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实施高校后勤风险防控,营造风清气正的管理氛围,树立良好的员工道德标准,以自身的良好形象积极引导大学生,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目标。

二、高校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1.管理风险

高校后勤在现阶段大多采取的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模式,与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高校后勤的各级管理人员拥有较大管理权限,而后勤管理人员及普通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高校后勤管理水平长期远远落后于市场同类行业的管理水平,不仅影响高校整体发展,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管理弱点和盲点,引发管理风险。

2.廉政风险

国家投入大量教育经费,支持高校提升硬件水平,扩大设施规模。由于高校后勤的特殊性,高校后勤管理干部的自主权通常较大,再加上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监管,因此,在高校后勤工作中极易出现廉政风险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职责风险,体现为不能正确履行岗位职责,频繁发生后勤腐败事件,特别是在基建领域。

(2)制度机制风险,主要是高校后勤工作机制不完善,比如管理措施可操作性低、出现问题缺乏责任追究机制。许多管理人员在计划经济环境下长期形成的大锅饭思维,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失职渎职和不敢担当。

3.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属于契约执行问题,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它指的是在契约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掌握主动的一方会做出投机取巧的行为倾向。在高校后勤工作中,学校师生是其主要服务对象,而在校园的封闭环境中,师生只能选择后勤提供的食宿服务。而部分后勤工作人员由于一些负面心理,可能会向学校师生提供一些难度较低、较轻松的服务。作为被动接受服务的学校师生,用脚投票的空间几乎没有,只能逐渐对服务要求降低,对高校后勤工作采取忽视态度,助长和掩饰了后勤管理和工作人员的低水平工作。

三、高校后勤风险防控措施

针对高校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高校后勤部门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防控,有效提高高校后勤工作质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

1.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第一,后勤管理人员做好示范引领作用。高校后勤管理层人员应主动、积极深入底层,参与到日常基础工作中,同时不断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来办事,做好示范作用。当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应一马当先,带领职工解决问题。

第二,提高后勤人员综合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后勤人员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从书本、网络等多种渠道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发现后勤管理工作中的盲点和弱点,进而提高自身發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高校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

第三,制定后期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培训机制的制定在于定期组织后勤人员学习新的管理理念,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定期召开学习大会,针对工作中存在各项问题共同进行探究,学习新方法和新理念,制定相应的管理改进计划(P),将人才培训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并在学习结束后将计划执行(D)到各项后勤工作中,并在月末对计划执行后的实际后勤工作情况进行检查(C),保证各项措施和改进计划落到实处,最后则是对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处理(A),从而逐步解决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通过PDCA循环管理持续性优化高校后勤管理治理,并促进管理人员之间相互学习并针对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索,切实优化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2.建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为有效预防高校后勤的廉政风险,就必须结合高校后勤工作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岗位职责查找机制。高校后勤涉及的岗位较多,若职责不明确,一旦发生问题,则会互相推诿。因此,高校应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尤其是财务相关岗位,避免腐败事件的发生。

(2)建立健全风险点防控机制。建立岗位风险查找机制后,对于所发现的风险点,需建立风险点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防控。

(3)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在后勤部门的权力日渐集中的趋势下,高校后勤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权力运行、制度执行等环节进行严密监督,防止权力失控现象的发生。在监督的过程中,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告知上级部门,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将各类廉政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4)依据廉政建设模式,完善各个岗位的职责制度、纪律制度和管理制度、风险制度,分别从后勤工作内容、后勤管理以及后勤风险展入手,实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化和风险控制的全面化,详细地将风险管理内容细化形成规范、有实践价值的条文,便于展开后勤岗位职责追查,且有利于做好后勤人员的生活以及作风监管,切实依据制度对人员本身和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保证各项后勤风险处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不会出现权责模糊和追查失实的情况。

3.积极引导师生参与

为了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后勤人员主观服务不强等原因引起的道德风险,高校后勤工作应积极引导师生参与,建立良好的服务管理机制。可以通过主动与师生进行互动沟通,引导高校师生参与到高校后勤工作中。与此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等方式,了解师生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后勤服務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后勤管理人员还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后勤职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促使他们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师生、奉献学校。在日常工作中,树立良好的主动服务意识,并将自身价值建立在服务师生的基础上。

四、结语

高校后勤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高校的日常运转和安全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多因素影响,高校后勤也存在诸多风险,需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予以解决。后勤保障涉及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对高校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办学质量影响深远,做好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才能切实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稳定高校发展。

依据高校后勤存在的管理风险、廉政风险以及道德风险,应采用PDCA管理模式持续性改进后勤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并且展开廉政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廉政工作开展提供合理的依据,并且引导师生参与到后勤管理中,切实提升后勤职员的职业道德,保证高校后勤风险控制到位。

参考文献

1.戴世勇,叶柏森,陶春明.高校后勤廉政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

2.张爱华,谢海江,李新涛.高校后勤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研究.中国轻工教育,2015(04).

3.叶柏森,戴世勇,陶春明.构建高校后勤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探析.江苏高教,2015(03).

4.梁宝.探讨高校后勤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 2017(18).

5.刘家惠.高校后勤饮食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研究.现代经济信息, 2017(14).

6.卜长安,等.高校后勤生产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研究.高校后勤研究,2018(2).(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风险防控必要性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召开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施的必要性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