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雅宁 ,张谦,刘玉芹
1.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南院内科,山东济南 250021;2.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急诊科,山东济南 25002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上被简称为肺心病,其主要是由于慢性肺部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导致的肺循环阻力变大,进一步引起的心室肥厚和变大[1]。慢性肺心病患者在病情发展后期会出现肝大、气短和心慌等合并心衰的表现,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具有较多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所以临床上必须要高度重视对该病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还要做好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2]。在该次研究中,该文回顾性分析了该院在2018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强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该次研究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对照组中有16例女性,24例男性,年龄在5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5±3.7)岁,NYHA 心功能分级如下:21例II级,14例III级,5例IV级;观察组中有15例女性,25例男性,年龄在51~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3.9)岁,NYHA 心功能分级如下:23 例 II级,13例III级,4例IV级。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以进行比较。
采用常规护理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具体方式为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预防感染护理。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强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具体方式为:①在患者入院的时候对其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严格按照医嘱,引导患者进行各项检查,了解其病情现状。②生活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洗脸、口腔护理,对其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帮助其排痰,并且对病床进行整理,如果患者留置了导尿管,还要观察患者的引流液,做好引流袋和导管的相关护理[3]。③心理护理。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方式能够使患者的抗病能力极大提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老年患者普遍具有较差的心理承受水平,再加上肺心病具有病情迁延、病程长等特点,很多老年患者情绪消极,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心理干预工作,与患者进行耐心的交流和沟通,获取患者的信任,将该病的具体症状和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提升其治疗依从性[4]。④肺部功能锻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指导,使其开展肺部功能锻炼,比如让患者练习吹气球,每天进行3次练习,要将腹式呼吸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告知患者,帮助其强化肺部通气功能。⑤心功能锻炼。定期针对其心功能分级进行评估,帮助患者进行创伤被动训练,强化患者的肌力。让患者进行上下口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耐受程度,每天进行1次练习;定期进行集中呼吸体操运动;每天早晨让患者坚持散步,训练时间为6 min[5-6]。⑥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帮助其进行翻身和拍背,做好疾病的宣教工作,将慢性肺心病和心衰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让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均衡的营养搭配;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并且严格遵循医嘱让患者服药,注意调节心衰患者的静脉输液速度,对其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马上报告给主治医师,并且配合医师进行处理[7]。
在护理前后,通过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进行测定;通过肺功能仪对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进行测定[8];通过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9],其中一共包括21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分值在0~4分之间,患者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低。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左室射血分数护理前 护理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护理前 护理后4 1.3 1±7.4 3 4 1.4 4±7.5 8 0.2 7 3>0.0 5 5 3.8 2±5.3 1 6 2.9 3±4.2 7 2.3 8 9<0.0 5 4 3.8 5±4.5 7 4 4.1 1±4.6 3 0.3 7 4>0.0 5 5 3.2 8±5.1 9 5 9.0 8±4.8 4 3.1 0 5<0.0 5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6 3.2 5±8.9 3 6 3.5 2±8.5 8 0.1 9 5>0.0 5 5 0.2 7±8.5 8 3 8.7 5±4.8 0 3.2 7 8<0.0 5
现在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国越来越高的老年病发病率。在临床上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属于一种多发、常见的老年病,该病具有病程长、病情严重等特点,年龄越大的患者病情就越加严重,极大地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0]。老年人本身具有较差的身体素质,再加上心肺功能出现严重下降,所以病情往往更加严重,甚至会导致死亡。现在临床上还不能够彻底治愈该病,只有利用长期治疗的方式,从而延缓病情发展。在长期治疗的时候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焦虑、担忧等各种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治疗依从性会越来越差,对治疗效果也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针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进行干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加强护理干预的方式针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进行护理,能够让患者清楚地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这样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能够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使其树立治疗的信心,并且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和心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心功能,并且提升其生活质量[11]。在该次研究中,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3、0.374,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62.93±4.27)%、第1秒用力呼气量(59.08±4.84)%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53.82±5.31)% 、(53.2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9,3.105,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5,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38.75±4.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27±8.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P<0.0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强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赵瑞娜等人[12]在研究中发现,常规护理组的左室射血分数(53.11±4.23)%、第1秒用力呼气量(50.02±4.11)%,生活质量评分(47.21±4.52)分;加强护理组的左室射血分数 (62.21±5.23)%、第 1 秒用力呼气量(58.12±3.52)%,生活质量评分(37.21±4.23)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加强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等指标,而且很好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强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