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厚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1版)
郭沫若归国后,立即投入抗战洪流,一直负责“文化的军队”的指挥,率领文化大军,驰骋抗敌战场的最前线,向日寇及汉奸文人发起了一次又一次战斗,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宣传战……打击了敌人,团结了人民。
郭沫若1938年4月4日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不仅指挥实际宣传战(如七?七周年纪念大会,“九·一八”周年纪念扩大宣传周,武汉各界扩大宣传周……),而且编写了《战时宣传工作》(7月28日印发)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论述了抗战建国纲领,宣传工作者的修养、言论的宣扬、艺术的宣扬以及其他方式,分别阐述了对民众、士兵、敌人以及对国际的宣传,且于1939年创办了一个专门交流、总结政工工作经验的《政工通讯》,并亲自题写了刊名。刊物十天出版一次,由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印发。该刊鲜为人知,本文先作一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郭沫若当年指挥“宣传战”的实际情况。
刊物由部长陈诚撰写发刊词,内容如下:
“政治重于军事”,“民众重于士兵”,“宣传战重于军事战”,这是我们第二期抗战的要旨,也是领袖付与我们政工人员的重大使命。我们为要动员国家现有的一切人力,物力,军力,在最艰苦最紧急的关头,脚踏实地,从头做起,建立最后胜利的基础,完成抗战建军,革命建国的任务,那么,我们对于已往的工作和现在的措施,有了什么缺点和困难,应如何毫无隐讳地加以检讨?从最上级的指导机关到最下层的工作活动,有了什么新的经验,新的方法,可以增进实际效率的,应如何虚心研究,互相交换?从部队到民众,从都市到乡村,从前方到敌后,一切过去没有发现的实际问题,未来可能发生的事象,以及表面上极微极小,而事实上关系重大,被人忽视的工作,我们又应如何殚精竭虑,勤于探讨,集思广益,精确设计?一句话说:我们要真正使“工作学术化”,我们要以一切活的经验,血的教训,当作学术来研究;同时要以深刻的学术眼光,分析现实的问题,策划一切实际的工作。
《政工通讯》之刊行,就是本着上述的意旨,我们最需要的一种精神,就是“研究”的精神。我们对于领袖及上级长官的训示和命令,不仅要绝对接受,而且要仔细研究,如何去实际执行,如何去达成我们的任务!我们对于一切军队政训,民众组训,及文化宣传等实际工作的经历,国内和国际军事政治情态的演变,不要把它认为已往的陈跡而遗弃疏忽;更不应以“讳疾忌医”的心理,漠视当前的危机,掩饰本身的错误。我们要尽量提供一切足供研究的实际资料,不厌求详,务求确实,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也是一种科学的精神。其次,我们寻找问题,提出问题,自然不可毫无根据,涉于玄想;但是不能不力求深入,以把握问题的中心,更要多方比较综合,以了解问题的全面。譬如我们目前的工作不能迅速展开,我们不要单从组织机构或经费上着想,我们要进一步探求军队的战斗精神和国民的敌忾心未能提高的原因,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去深入研究,找出“整个解决”“根本解决”的办法,而确定我们在这通盘筹划之下应有的工作路向。
最后,我们还希望各级政工同志有一种新的理解——“研究就是自我的教育”。我们举行通讯研究的目的,不只在求得一般工作方法上的改进,而最重要的还是在研究讨论的过程中,训练自己,健全本身的工作能力,提高本身的工作精神。“虚心就是进步”,我们对已做错的事要即刻改正;已做好的事要精益求精,加倍努力;不易做的事更要艰苦卓绝,百折不回,作最后的奋斗,不达目的不止。这种自觉自动的精神,只有藉互相研究勉励,才能启发出来,所以我们希望各级政工同志多多提供意见,多多注意“工作学术化”。我们要把革命抗战建军建国的大业,从这小处,踏实处作起,并从这“由小而大”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彻底完成!
规定了:
投稿规则
一、本通讯内容,暂分政训、民训、宣传、经理、人事、训练、指导、研究、其他等九项。除指导栏外,一律欢迎投稿。
二、本通讯稿件,以语体文为主,浅近文言亦可,但须缮写清楚,并加标点。
三、本通讯稿件,每篇字数不得超过五千字,但特殊著作不在此限。
四、本通讯对于来稿有增删权,如不愿增删者,请预先声明。
五、来稿务请将真实姓名及通讯处详为写明,发表姓字,一听作者,除有特别声明者外,登载与否,概不退还。
六、来稿一经登载,每千字酌给二元至五元之酬金。
七、来稿请寄“重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秘书处第二科”收。
不久,又刊登
启事
一、本通讯创刊伊始,出版仓促,内容编排,诸多简陋,尚冀全体政工同志不吝指正,藉谋改进,曷胜企盼!
二、本通讯稿件,除由本部各厅处各就主管业务范围承办供给外,希全体同志各就平日工作实施经验,发抒意见;或提供问题,共相研讨,以期业务之改进。
三、本通讯每十天出版一次,但遇问题较多且有时间性者,可随时编印。其内容篇幅分下列各项:
(一)政训军队1.政训2.学校政训3.医院监理及伤兵训育4.军队党务
(二)民训1.国民军训2.民众动员3.国民体育4.敌后运动
(三)宣传1.国内宣传2.对敌宣传3.国际宣传4.敌后宣传
(四)经理1.预算计算2.领发保管3.给与规定4.储蓄济助
(五)人事1.组织编制2.人事异动3.特殊奖惩4.家属问题
(六)训练1.各干训团问题2.一般训练问题
(七)指导1.领袖与部长之训示2.一般工作之指导
(八)研究1.国内及国际政治动向2.抗战军事情报3.各级工作人员业余研究论文
(九)其他
在第三期上发表了郭沫若亲自撰写的《宣传要领》,如下:
宣传要领
一、宣传工作者之根本条件——自我教育
(一)人格修养——“以身作则”,“以言教,不如以身教”
(二)学力之培植
(三)技艺之研精
(四)机动性之养成
1.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物制宜
2.人、地、时、事、物等客观条件之不断研究
3.感受力与注意力之锐意集中
二、宣传之基本原则
(一)“宣传即教育,服务即宣传”
(二)“方针统一,内容通俗,范围普遍,步骤协调”
三、宣传之内容
(一)关于准绳方面者
1.总理遗教,三民主义,最高国策,领袖指示,部长指示,部发各种纲要等。
2.每周宣传要点
此要点送达前方,有时失去时效,但亦不可忽略。因于应变之中有不变之一贯方针存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须看取此一贯方针,方能收“举一反三”之效。
(二)关于材料方面者
1.民族之优越性——富于实际性、创造性、同化性、反侵略性
2.政府之德意与一般之建设
3.敌必败,我必胜之具体事实
4.军民间可歌可泣的故事(宣扬、蒐集、纪录、呈报)
5.敌寇暴行
6.敌人文献
7.敌人大小阴谋之暴露
8.举凡有利于我之资料(我方,敌方,国际)
9.举凡足以增进民族自信心之历史故事
四、宣传之技巧
(一)研究对象
(二)访问耆宿,调查风土人情。
(三)利用旧用技艺(如戏剧杂技等)——利用其人、其地、其时,应不断加以督察、指导、改良。
(四)利用各种日常用品作宣传工具——如门神、对联、日历、日记、信笺、信统,举凡各种可容纳花纹与文字之用具均可利用宣传工具。
(五)利用被宣传者作宣传
以士兵宣传士兵,以民众宣传民众,以友邦宣传友邦,以敌人宣传敌人。
(六)间接说教优于直接说教
以人言,由第一者向第二者说教,不如利用第三者;以事言,与其直接劝人如此如此,不如用烘云托月之法,使之自动不得不如此。前者如利用国际友人作对敌宣传最为有效;后者如劝人服兵役,与其直接陈述应服兵役之义务,不如用种种方法激发其爱国爱乡心与同仇敌忾心,而自愿入伍。
五、宣传工作应加紧之事项
(一)推进兵役,鼓励节约,劝导生产,策动慰劳。
(二)各部队中或于所驻地设立简易阅书室,发起读书运动,推进识字教育。
(三)加紧对敌工作。
敌军反战频发,已呈瓦解之兆。我应加以促进:
1.简易日文日语之训练,学习
2.对敌宣传品之散布,涂写,利用水流传达等之不断注意与执行
3.喊话,歌詠之练习,应用
4.优待俘虏(教练,感化)
二八.四.十
这是一个“机密”刊物,到底出版多少期?不得而知了。盼望档案工作者、研究工作者尽力加以发掘。“发刊词”“投稿规则”“启事”都强调了政工工作的重要,郭沫若的《宣传要领》更是具体地告知我们:“政治重于军事”“民众重于士兵”“宣传战重于军事战”的具体作法,至今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2019年9月于川大花园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