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杰敏
摘 要:在当前的基础护理学教学实施办法的情况中,从事基礎护理教学的老师队伍需要对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摒弃,而且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目的是为了可进行教育效率上的提高。总体来说,随着社会大环境下的发展,病患者对于医疗行业从事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护士在护理病患者的时候,既要对生理层面做出更高水平的看护,对于病患者的心理也要用人文关怀做好心理疏导。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教育上的培养和对专业技能的培训。
关键词:基础护理 教学改革 创新研究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b)-0163-02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nurs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engaged in basic nursing teaching need to abandon 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need to innovate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efficiency . In gener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patients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medical professionals. Therefore, when nursing patients, nurses should not only provide a higher level of physical care, but also use humanistic care to do a good job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patients. Therefore,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skills.
Key Words: Basic nursing;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ve research; Humanistic quality
加强护理专业教育质量是在新时代的大环境背景下非常重要的任务,加强中职院校努力培育具有高贵的职业道德、精细的医学技能、高质量的人文素质、良好的人际沟通、把医学安全社会责任视为己任的护理人才。这是整个社会对于医疗行业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同时也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1,2]。
1 基础护理教学改革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人民群众对于医疗行业中的基础护理要求也随之发生改变。中国在2003年第一次对于教育行业提出核心型职业能力要求,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能力,以及对于卫生安全和身体保健上的宣传能力[3]。
为了使护理专业的学生能够胜任护理行业的工作,学校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改变工作的侧重点,这就对基础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提出很大的改变和要求。
为了满足并且应对这种改变和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提出了许多更加具体的要求——对于病患之间的基础沟通是否合格完备;对于病患的病情有无符合专业的基础判断和常识习惯;对于身体保健效果和健康理念的传播及宣传。此外,还需要对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方案优化及补充;思考怎样改变现有的模式教学任务,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基础核心能力上,在基础教育素养的模式上加快构建教学目标任务设置。
2 培养核心职业能力
在对学生们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时,对于学生们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个人素质的高低,以及护理技能操作的熟练度,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护士的人文素养对于护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护士是直接面对患者的医疗从业人员,极易影响患者的第一印象。只有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水平的职业素养,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
护理工作者必须秉承“尊重生命、善待病患”的理念,认真学习实现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保持阳光的心理状态,将发自内心的笑容随风绽放,使病患能够心服口服地夸赞,为护生学生正式步入临床工作而提前建立事前反馈,树立起积极健康的正面能量。在校期间注重培育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服务于实际应用操作方面,维护医患关系,尽可能地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行业的发展[4]。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及方式,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管理,并且在每个环节进行最大程度上的优化实施,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5]。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每个学生所存在的潜力,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上的全面发展。
3 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3.1 加强护士学生的职业形象意识
加强护士学生的职业形象意识,保持积极正面的形象是最具经济性的开展工作的办法。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时应注重对护士学生进行礼仪方面的课程培养,做到坐有坐姿,站有站姿。除此以外,老师在平常的授课和工作中也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为教师队伍树立一个好形象,以自己的行为来告知学生如何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