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蕾 罗凌燕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和体育文化的深入,体育游戏也进入幼儿教育领域。体育活动是幼儿个人成长中的重要阶段,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领域已经开始探讨如何从体育游戏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对幼儿进行有效的体育教育,寓教于玩。中班幼儿体育游戏具有灵活性、竞争性、合作型、趣味性等特点,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组织和实施幼儿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能使幼儿在教学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关键词:中班幼儿;体育游戏;有效教学
幼儿是个体发展的基本阶段,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的时期,这就使幼儿的身心状态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幼儿游戏活动作为幼儿日常生活中最为关键的活动形式,是幼儿对个体的能力培养的关键。幼儿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结合游戏的玩和体育的学于一体的新型形式,对于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都有极大的好处,能够提高个体的动手能力、肢体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陈鹤琴提出:“孩子是生来就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幼儿园体育课程设计当中,教师应当巧妙地融入游戏的成分,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而幼儿对体育游戏更是充满好奇心和具有跃跃欲试的欲望。如果在幼儿的学龄前期间将游戏有机地结合到幼儿的体育教学体系之中,必将会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国一直都在强调加强全民素质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将会成为我国的新生代主力军。因此,加强对学龄幼儿的素质能力发展,将是提高我国社会的综合素质,推动中华民族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学龄前时期是人生学习过程中的启蒙阶段,寓教于体育游戏中,既体现了健身性,又体现了教育性,能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良好教育和影响。
一、 幼儿体育游戏概述
(一) 幼儿体育游戏的内涵
体育起源于传统游戏之中,基于体育锻炼的目的而演变成独立的体育游戏范畴。体育游戏又是体育发展过程基于玩的性质而演变成不同体育锻炼单一目的的体育游戏。幼儿体育游戏以练习幼儿身体的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锻炼身体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体育锻炼形式。幼儿体育游戏将幼儿平时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体育动作演变成游戏的形式,增强其趣味性来吸引幼儿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得体育游戏达到体育健身的基本目的。幼儿通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完成体育游戏,还将可以锻炼幼儿在体育游戏遇到困难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而成长的心理素质能力和社会性能力。幼儿体育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幼儿而设置不同难度等级的体育游戏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达到体育游戏的目的。
(二) 幼儿体育游戏的作用
1. 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
幼儿时期的各项身体机能正在不断发展,体育游戏将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让幼儿练习走、跑、攀登、搬运等各项技能,从而使得幼儿的心肺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得到锻炼和发挥,完成身体技能方面的速度、力量、耐力能力训练,让身体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2. 促进家园之间的合作
亲子互动体育游戏是体育游戏的一种特殊形式。亲子互动体育游戏需要幼儿与父母亲之间进行互动,通过相互合作与配合共同完成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幼儿在现阶段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发展情况,而且还可以加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增进感情交流,使父母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同时这也是幼儿园与家长交流的一种平台,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中父母亲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形式和频率来了解父母亲在家中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家长可以通过亲子会的内容和投入的力度来了解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管理理念,使得双方能够达到家园合作的理念。
3.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体育游戏是基于玩的载体而进行的。幼儿在游戏中是自由和快乐的,因为他们游戏中将会没有心理压力,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自由自在的游戏;体育游戏是灵活的,通过体育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来学习劳动、学习、生活技能,达到激发幼儿的智能和体能的作用;同时体育游戏还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在游戏中幼儿需要有竞争也需要有合作,与队友互相帮助与合作,与队友进行文明公平的竞争进而成为游戏最终的赢家,在这个过程中,学前儿童可以学会与人相互合作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游戏中也有可能会失败,幼儿也得承担失败所带来的挫败感,形成互相鼓励的情感,继续努力,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三) 中班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
1. 灵活性
中班幼儿在人格发展上已经有一定的模式,对于智力、体力和社会性的发展都有增长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能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或自身喜好去改变游戏规则,创新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让体育游戏更富有活力和吸引力。
2. 竞争性
中班幼儿心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已经具有独立人格,对输赢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开始有了竞争意识,有与小伙伴一较高下的欲望,对游戏的输赢已经开始关注和在意。
3. 合作性
在小组游戏过程中,中班幼儿也开始慢慢地发现,同伴之间的共同合作是游戏取得胜利的关键,于是在游戏中会出现领导者和配合者,只有通过与同伴之间友好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体会胜利的喜悦。
4. 趣味性
幼儿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而且富有活力,材料多样,也蕴藏着很多生活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在充满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中,幼儿一方面可以通过游戏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是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的竞争和合作培養其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完善人格养成,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 中班幼儿体育游戏组织与实施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中班幼儿体育游戏组织与实施的现状
1. 中班幼儿体育游戏组织与实施的定位
幼儿将成为我国的新生代主力军,他们的健康与否将关系到我国的未来。体育游戏作为体育兼备游戏的活动在幼儿的生活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幼儿体魄提高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完善的人格。体育游戏对学龄前幼儿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曙阳认为:“体育游戏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可谓是形影相随,幼儿的生活活动必不可少的成分。”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日益强调对教育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质量的探讨和研究,幼儿体育游戏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国内外对于体育游戏在幼儿的作用都做出肯定的回答并且出现了不少专门研究此方面的著作,相关的理论特别是随着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追求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确立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人们对体育游戏的关注程度超过以往,提高体育游戏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无疑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2. 中班幼儿体育游戏组织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尽管体育游戏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但现阶段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时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由于幼儿在中班学龄已经有自己的认知能力,对于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有了自己见解和看法,比如在游戏中将会给自己所设定一个角色。然而,教师在选择游戏内容和形式时往往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忽略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组织与实施幼儿进行体育游戏,导致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其次,中班幼儿心理能力增强,他们在面对游戏的过程中会愿意尝试更加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形式和内容,而且他们对于游戏有了更强的目的性并在活动中展现出对游戏的持久性。但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时,常常因为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具备吸引力,幼儿注意力分散,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幼儿体育游戏时提出游戏规则,但指向不明,幼儿不知道具体的要求,又或是缺乏创新,重复游戏动作过多导致幼儿对该游戏的兴趣不高,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最后,中班幼儿理解能力增强,喜欢探索发现,游戏内容情节丰富,可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与同伴一同游戏中分享快乐,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但实际的教学情况却事与愿违,教师通常为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幼儿的内心需求,主观地实施教学,最后演变成老师应付性完成体育教学而没有从提高幼儿的体智能力出发,教学内容完全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二) 中班幼儿体育游戏组织与实施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1. 教师对幼儿缺乏了解
中班幼儿处于小班幼儿和大班幼儿的临界点,不同于小班幼儿的稚嫩无知,又有别于大班幼儿的个性成熟。中班幼儿的游戏水平有极大提高但并不成熟,教师通常在不了解幼儿的情况下选择体育游戏内容和材料,如选择的游戏内容过于简短和单一,中班幼儿无法对老师所设定的内容产生兴趣,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又或者是选择的游戏材料过于死板,幼儿不能随心所欲地摆弄,会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挫败感太重,也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 教师无法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中班幼儿好奇心强,求知欲高,他们喜欢游戏而且会玩游戏,热衷于探索游戏的新形式、新玩法。因此,中班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时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听教师的指引。除此之外,这也跟教师的指引方法和指引能力有关,教师在准备活动时没有充分调动好幼儿的积极性,对准备活动表现得比较随意和不重视,在游戏活动中的场控能力不强,出现失控的场面,原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减弱。
3. 师幼间的主客体地位颠倒
常璐(2006)在幼儿园体育游戏指导现状中提出:在实施幼儿体育游戏中导致效果不佳的原因是教师对于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的定位不清晰,没有精准地将幼儿设定为游戏中的主人公,教师主要凭借主观感受指导游戏,中断了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指导思想和指导行为与现实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在组织与实施中班幼儿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往往一味地按照原本的计划去要求幼儿,不顾幼儿的内在感受,导致幼儿出现两难的境地,最终对游戏实际所获模棱两可。
三、 中班幼儿体育游戏组织与实施的有效性策略
(一) 精心选择体育游戏内容和形式
1. 熟悉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中班幼儿的好奇心有所增强,越来越喜爱探索新事物,选取的游戏内容要是过于呆板乏味,幼儿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当了解中班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展水平,并根据他们现阶段的水平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选择更具有综合性的教育方法来完成更具有创新性的教育内容,教师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对中班幼儿适当地加以引导使得中班幼儿能够顺利地完成游戏活动任务,以达到促进幼儿强健体魄以及形成和良好性格的养成的目的。
2. 有目的地选择游戏内容和形式
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的内容及形式的时候要明确其目的性是为了促进中班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选择体育游戏如“冲过封锁线”“士兵突击”等具有情节性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幼儿全身心投入,以完成复杂多变的肢体动作。在游戏的形式选择上,中班幼儿已经有了情景角色代入的意识了。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让中班幼儿身穿迷彩服和配上“枪支弹药”,而两个教师分别担任各方的军师进行分组挑战,这样子情景再现模式势必增强真实感和现场感,吸引幼儿的兴趣。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最先冲过封锁线和突击成功并拿到战利品的一方为胜利,通过情景再现的人物代入模式,中班幼儿不仅在活动中对于身体机能的进一步锻炼之外还提升了幼儿对隐藏事物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在游戏活动中具有需要幼儿进行合作性的环节培养了幼儿之间互帮互助的友谊,而且还有分组竞争性也可以提升中班幼兒对于游戏的专注度,对于幼儿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产生一定的作用。因此,这个游戏的选择出发点是有利于中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
(二) 重视游戏活动前的准备运动
1. 做准备运动的重要性
准备运动是基于所有活动基础之上的,但是教师对这个环节通常表现得比较随意和不重视。中班幼儿身体各个器官发展都不是特别成熟,容易受到损伤,注意力也相对比较分散,而准备运动不仅能帮助幼儿缓冲在体育游戏中运动量的承受力,让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同时也能让幼儿充分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当中。
2. 准备运动的设计
准备运动是基于在即将进行的体育游戏活动而进行的。准备运动的选择需要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准备运动的针对性是针对中班幼儿现阶段的身体发展程度而决定,目的性是使体育游戏活动中运用的肌肉群能够达到舒展活络、以防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的作用。如教师在组织“冲过封锁线”这个游戏时可以根据游戏具体情景需要去创编准备运动,如游戏中需要奔跑和匍匐前进,教师可以创编高抬腿运动,脚踝运动还有膝盖运动,防止幼儿受伤。
(三) 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1. 把游戏主动权交还给幼儿
幼儿的内心世界是渴望自由的,在游戏天地里他们的思维是发散并且灵活的。中班幼儿自身潜在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已经开始慢慢地得到发掘,他们喜欢变着法地研究发现新的好玩的东西。因此,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达到预先设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应该把研究体育游戏的玩法交给幼儿,让幼儿对于所进行的游戏具备自主权,增强对活动的兴趣,对于自主创建的游戏是基于幼儿自身的想象和自由创造,而不是通过教师强制性的设定游戏内容和玩法。如在“冲过封锁线”这个游戏中,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努力为幼儿合作创编游戏提供较好的条件和机会。通过让幼儿自主性编排体育游戏的形式,有利于幼儿的逻辑思考能力的发展。
2. 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并适时指导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对于中班幼儿,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现阶段所处的年龄特点,明确现阶段幼儿身体机能和智力发展水平而进行活动组织,在游戏活动中,要以幼儿为中心地位,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自由,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在适当的情境下参与指导。如幼儿的游戏材料不够用了,幼儿没法进行游戏时,教师应当出现为幼儿提出建议,生成新材料或者用其他材料代替,让游戏继续顺利进行下去。如在“冲过封锁线”这个游戏中,由于敌方活力太猛,幼儿们不知所措时,教师可以及时出现充当他们的军师,为他们出谋划策,让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同时,教师在参与指导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时还要进行个别观察,发现问题时及时与幼儿进行沟通,帮助幼儿解决困难。体育游戏能反映幼儿自身的能力发展水平,针对体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该区别对待,采取鼓励以及降低目标的方式,让幼儿取得相应的发展。
3. 组织幼儿有序地结束游戏
经过一场兴奋的体育游戏活动后,对于游戏的结束方式,幼儿教师通常会表现得随意和不重视,往往忽略锻炼幼儿在快乐的游戏过后调整呼吸,自觉地清理场地的能力。整理器材和场地虽不是体育游戏的重要部分,却能够让幼儿得到跟游戏一样的教育效果。如“冲过封锁线”游戏结束,教师组织幼儿有秩序地整理枪支弹药,整理迷彩服和场地,能让幼儿之间产生沟通和互动,分工合作,增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能让幼儿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四、 结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目标更关注的是幼儿的体质、体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组织和实施幼儿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能使幼儿在教学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東.体育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植入与陪伴价值研究[M].沈阳:沈阳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聪,李朔.论体育游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价值和运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42-44.
[3]王洪耀,赵小坤.河北省幼儿园体育游戏开展状况的分析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9):83-86.
[4]梁娟.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指导的观察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王新晨.根据幼儿体育游戏特点实施幼儿体育游戏教学[J].教育导刊,2002(8):50-51.
[6]林小环.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1(5):61-63.
[7]东金花.浅议体育游戏中的“一物多玩”[J].柴达木日报,2011(8):003.
作者简介:
黄春蕾,罗凌燕,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