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后进生学习动力缺失的成因及提升策略探讨

2019-11-11 11:08王飞江
考试周刊 2019年74期
关键词:学习动力提升策略

王飞江

摘 要:高三是学生们即将面临转折的重要时期,为学生们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动力,推动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然而对于后进生来说高三反而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困惑与迷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结合高三后进生学习动力缺失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提升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们共同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高三后进生;学习动力;缺失的成因;提升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育机构必须促进学生们的共同的进步以及全面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学生们都能学有所成,学校与教师必须加强对高三后进生的引导与鼓励,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其找到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从而和实现和学生们共同努力与进步,在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 高三后进生学习动力缺失的成因

高三后进生问题一直是高三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教育机构急于解决的问题。为了找到更好的提升办法,使学生们可以真正喜欢上学习,实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根据对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笔者发现高三后进生学习动力缺失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影响

后进生不是从一开始就形成的,进入高中时学生们也都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是由于自身认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的不同,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紧张的學习氛围,导致成绩的不理想,从而使学生们产生现实与理想差距较大的消极心理,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同时由于高三学习紧张,知识量较大,导致其更加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逐渐产生自卑的心里,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从而形成了后进生。

(二) 自我约束能力差

学习其实是一件艰苦的事情,需要付出较多的脑力活动,尤其是受到升学压力影响的高三学习氛围更加紧张,学习任务也是逐渐加重,有些同学因为意志力薄弱,无法适应高三快节奏的学习模式,因而逐渐开始失去努力学习的动力,当学习上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并不去寻找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从而失去动力成为后进生。同时高三阶段的学生处于叛逆阶段,开始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与解决问题,容易被不同的事情吸引目光,这种情况下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从而造成后进生学习动力的缺失。

(三) 缺乏明确、合理的目标

根据对高三后进生形成原因的调查发现,其中许多学生对于自己未来工作以及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认为现在就是稳定的状态,未来的生活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甚至有些后进生认为学习就是一种负担,对自己的想法造成一定的阻碍,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主动性,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质量的提高造成不利的影响。还有许多学生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的学习目标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并没达到理想的效果,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从而导致学习动力的缺失。例如:班级里一名成绩中等的学生,为自己设定了学习目标,但是经过几次模拟考试之后,由于成绩不理想因此放弃了努力学习的想法。教师发现后和该名学生进行了沟通,发现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高于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及实际情况,导致其失去学习的信心,经过教师的帮助与交流,该名学生重新为自己定了符合自己实际水平的目标,并逐渐收获到胜利的果实,从而在升学考试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 教学模式的影响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刻影响,目前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学生们自身存在的差异,导致学生们对知识无法实现同样的理解水平,造成学习成绩逐渐出现差异。而且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的巩固与练习时,也会布置同样的学习任务,不仅不能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导致学生们失去对学习的信心以及兴趣,从而产生讨厌学习的现象出现。

(五) 家庭因素的影响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家长过于重视学生们考试分数,将考上大学作为衡量其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却从来不去考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情绪发生的变化。这样的行为不仅给高三后进生带来的巨大的压力,而且无法使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更不能使学生们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导致学习成绩的逐渐下降,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同时家庭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会对学生们的学习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下降,从而逐渐成为后进生。

三、 高三后进生学习动力提升策略

高三是学生时期重要的阶段,为了使每一个学生们都可以充分享受这段时光,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学校以及家长必须要相互结合,帮助每一名学生尤其是高三后进生,不断提升学习的动力,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理解水平,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将来的工作积累必要的经验与条件。

(一) 成为朋友,建立平等关系

以往教师与学生们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导致学生们对教师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的行为会受到教师的管理与监视,因此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不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后进生,因为自己的行为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所以会越发疏远教师,导致其不能及时发现后进生们的思想与行为变化。为了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实现学生们共同的发展,教师们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与学生们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使其愿意与自己进行谈话与交流,在学生们里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加强多方面特长的发展,对学生们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们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崇拜心理,从而使学生们愿意和教师成为朋友。实际上后进生们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关心,朋友式的交流方式可以促进后进生思想的转变,从而发现学习的乐趣。

(二) 尊重差异,进行区别对待

高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们之间的差异,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这样对于后进生来说,也可以参与到学习、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激发学习的兴趣以及感受到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促进其在不断的努力中,逐渐提高学习成绩,通过不断的进步,提升学习的动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可以对相同知识内容进行分层次设计,教师应该结合后进生的实际情况降低要求,使其也可以轻松完成,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动力。

(三) 有效激励,增强学习信心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只看重分数,应该根据学生们不同的进步程度,给予适当的鼓励。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每一次进步,并进行积极的鼓励,从而促进其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如果出现退步的情况,教师也不应该一味去指责与批评,应该帮助其找到退步的真正原因,并正确地引导,促使其有效地改正,并且避免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这样会时后进生逐渐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喜欢上学习。

(四) 加强沟通,进行心理疏导

往往大多数后进生表面上给别人的感觉是冷漠的,但是实际上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与指导,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与其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发现后进生心里的想法与矛盾,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减轻心里的负担,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逐渐产生学习的动力。例如:之前遇到过一个学生,本来学习成绩很好,但是突然间成绩开始严重下降,变得自暴自弃、不爱学习,经过教师的有效交流,发现该学生的父母离婚导致其产生自卑的心里,从而导致性格以及行为的改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心理疏导,耐心地与他沟通,让他感觉到真正的关心,渐渐地该学生重新找到学习的动力,从而全身心投入到高三紧张的学习氛围中。

(五) 家長配合,减轻思想压力

作为家长,不应该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应该鼓励与帮助学生们缓解高三的压力。尤其对于后进生更不应该只是指责与批评,应该对其充满耐心,与教师形成有效的配合,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鼓励培养其学习的信心,在课外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对于后进生的每一次进步,家长可以送给他们一本书,或者带他们游览一个地方,这样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能够缓解自身的压力,更能够在学习上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后进生自愿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的动力,从而实现更大的进步。

四、 提升高三后进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提升综合的能力

后进生普遍存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意志力薄弱、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导致其养成不良的习惯,失去学习的动力。而提升高三后进生的学习动力,可以帮助其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其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心态,不断增强自己的意志力,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可以帮助其增加分辨是非的能力,抵抗不良因素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努力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 有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

高三学生们即将面临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为了使学生们共同进步,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教师必须要加强对高三后进生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与帮助,使其找到学习的兴趣。而学习动力的有效提升,可以帮助后进生发现学习带来的美妙感受,通过点滴的进步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使其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努力使自己的人生不留下遗憾。通过学习动力的提升,改变后进生的思维以及行为方式,使其在叛逆阶段形成正确的认识,发现学习的重要性,减少不良因素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从而在转折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面对高三后进生时应该多一些鼓励与耐心,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并通过不断进步,增强学习的动力以及信心,逐渐跟上学生们的学习步伐,实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在人生的转折点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振朝,闫及恒.学习困难学生心理不良特征与教育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2]于国栋.浅议班主任在行为后进生转化中的工作策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7):79-80.

猜你喜欢
学习动力提升策略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状况调查报告
物理探究性学习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激发和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动力的技巧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