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的三步曲

2019-11-11 02:19陆志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师爱陌生班集体

陆志燕

所谓的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品行差或品学俱差的学生。她们在班上的人数虽少,但能量不小,破坏性极强,是班上的消极因素。学生形成后进生的因素有许多,但我认为缺乏师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那当然要靠父母的支持,但最主要的还是靠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后进生转化的桥梁。教育实践一再证明,爱一个学生等于培养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也就意味着将要毁灭一个学生。所以,要取得教育的成功,必须有真正的师爱之情。在《教育心理与教学法》一书中,也有一个调查统计,在702名学生中,有490名喜欢某些老师,对这些老师所教的课有兴趣,作业认真,成绩也好;212名学生不喜欢这些教师,对他们所教的课不感兴趣,作业马虎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也差。由此看来,师爱对学生的作用还真不小。然而在我本人的实践中看到师爱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吧,里面有我的社会实践而得到的感想。

一、了解后进生,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

教师是后进生转化的主导人物,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比的,应该爱所有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对学习无兴趣的,学习有困难,或存在种种问题的学生,正是这些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深入后进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转化他们呢?

(一)利用“陌生原理”,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后进生

“陌生原理”意思是人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必须带着陌生、好奇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即使是熟悉的事物也不例外。这个“陌生原理”是我在课外书上见到的,书中有一例子是用这个原理转化后进生的,效果挺不错。

我准备毕业去实习的那个班有4个后进生,其中3个是学习差的,1个是品学俱差的。当时我还害怕自己“对付”不了他们呢当时我想起了曾经见过的这个“陌生原理”并大胆试用了它。我把这个原理跟其他科任老师讲,希望他们和我利用这个原理来转化后进生,把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并没有偏爱尖子生,把他们当作正常学生来教。对那3个学习差的后进生,我主要是给予他们信任,鼓励他们重整旗鼓。见到我如此信任和了解他们,他们也悄悄地认真学习起来了。而对于那个品学俱差的学生呢,我先观察了解他,再慢慢接近他通过家访这些活动让他信任我、接受我,最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具体要求他。经过不断努力了解、关心他们,他们渐渐有了好转。到我实习完成后,指导老师由衷地说“看来这个‘陌生原理真有两下子啊!”

(二)进行“心理置换”,理解后进生犯错时的心情

后进生之所以差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行为不被老师理解。在毕业出来工作的第一个学期曾做了一次调查,题目是:你犯错时最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被调查的50名学生中,有45名的意思是让教师首先了解事实的原因,不要老是用批评的方式对待学生。3名学生是希望老师不要打学生,2名弃权。由此观之,学生是多么希望老师在自己犯错时理解自己。后進生的心理比其他学生都脆弱,犯错误时更害怕老师的批评,老师的批评无非是给他们心灵雪上加霜。所以,教师在面对犯错误的后进生或差生时要主要进行“心理置换”,想一想自己过去当学生时,不也是犯错误或做过错事吗?这样在后进生犯错时就不要一味指责,而应该最大限度地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这样,才能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工作期间,我主要运用“心理置换”来跟学生交流,尤其是后进生,当他们犯错时我没有指责他们,而是在作业本上与他们进行心理对白,从各方面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并探讨补救的方法。他们表示这种方法比当面被批评容易接受得多,而且他们觉得这是老师尊重学生的表现。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二、让后进生融入集体中,是后进生转化的关键

班集体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也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也只有在社会中才可以有个人自由”。后进生往往是被忽视或排斥的,他们总是得不到老师的爱,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作为教师就有义务把游离出集体的学生重新带回集体中,使其健康成长。

(一)用爱心创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

学生是从家庭走到一个更特别,更丰富的集体中,这个集体将会时刻影响学生的成长。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管理者,他就有义务为全体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个好的集体肯定是有利于转化后进生的。

(二)在集体中培养后进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后进生在集体中表现是消极的,班上的事情他们都保持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经过调查,一个班50人,只有20%的人对班集体的事较关心(通常是班干、班委和学习较好的学生)70%的学生只是表面关心而实际行动没有体现出来,10%的学生持有事不关己的态度,他们没有真正理解“集体”的意义。大部分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认为班集体的事只关班干和尖子生。为了能让后进生更好融入集体,首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再引导他为集体出一份力,为集体流汗,最后让他产生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三、给后进生一个机会,是后进生转化的突破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创造者”。儿童的这种需求更强烈,后进生更需要被别人肯定。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热情期待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来源。“罗森塔尔”效应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后进生本来就是自卑,如果老师能注意到她们身上的某个闪光点,用那些闪光点作为转化的突破点,那么转化的几率就更大了。

转化后进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我上述的三步曲不一定都适合每一个教师,这就需要更多的老师来关注这个问题,为转化后进生多倾心血。

所谓的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品行差或品学俱差的学生。她们在班上的人数虽少,但能量不小,破坏性极强,是班上的消极因素。学生形成后进生的因素有许多,但我认为缺乏师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那当然要靠父母的支持,但最主要的还是靠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后进生转化的桥梁。教育实践一再证明,爱一个学生等于培养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也就意味着将要毁灭一个学生。所以,要取得教育的成功,必须有真正的师爱之情。在《教育心理与教学法》一书中,也有一个调查统计,在702名学生中,有490名喜欢某些老师,对这些老师所教的课有兴趣,作业认真,成绩也好;212名学生不喜欢这些教师,对他们所教的课不感兴趣,作业马虎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也差。由此看来,师爱对学生的作用还真不小。然而在我本人的实践中看到师爱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吧,里面有我的社会实践而得到的感想。

一、了解后进生,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

教师是后进生转化的主导人物,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比的,应该爱所有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对学习无兴趣的,学习有困难,或存在种种问题的学生,正是这些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深入后进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转化他们呢?

(一)利用“陌生原理”,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后进生

“陌生原理”意思是人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必须带着陌生、好奇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即使是熟悉的事物也不例外。这个“陌生原理”是我在课外书上见到的,书中有一例子是用这个原理转化后进生的,效果挺不错。

我准备毕业去实习的那个班有4个后进生,其中3个是学习差的,1个是品学俱差的。当时我还害怕自己“对付”不了他们呢当时我想起了曾经见过的这个“陌生原理”并大胆试用了它。我把这个原理跟其他科任老师讲,希望他们和我利用这个原理来转化后进生,把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并没有偏爱尖子生,把他们当作正常学生来教。对那3个学习差的后进生,我主要是给予他们信任,鼓励他们重整旗鼓。见到我如此信任和了解他们,他们也悄悄地认真学习起来了。而对于那个品学俱差的学生呢,我先观察了解他,再慢慢接近他通过家访这些活动让他信任我、接受我,最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具体要求他。经过不断努力了解、关心他们,他们渐渐有了好转。到我实习完成后,指导老师由衷地说“看来这个‘陌生原理真有两下子啊!”

(二)进行“心理置换”,理解后进生犯错时的心情

后进生之所以差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行为不被老师理解。在毕业出来工作的第一个学期曾做了一次调查,题目是:你犯错时最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被调查的50名学生中,有45名的意思是让教师首先了解事实的原因,不要老是用批评的方式对待学生。3名学生是希望老师不要打学生,2名弃权。由此观之,学生是多么希望老师在自己犯错时理解自己。后进生的心理比其他学生都脆弱,犯错误时更害怕老师的批评,老师的批评无非是给他们心灵雪上加霜。所以,教师在面对犯错误的后进生或差生时要主要进行“心理置换”,想一想自己过去当学生时,不也是犯错误或做过错事吗?这样在后进生犯错时就不要一味指责,而应该最大限度地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这样,才能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工作期间,我主要运用“心理置换”来跟学生交流,尤其是后进生,当他们犯错时我没有指责他们,而是在作业本上与他们进行心理对白,从各方面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并探讨补救的方法。他们表示这种方法比当面被批评容易接受得多,而且他们觉得这是老师尊重学生的表现。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二、让后进生融入集体中,是后进生转化的关键

班集体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也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條件。马克思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也只有在社会中才可以有个人自由”。后进生往往是被忽视或排斥的,他们总是得不到老师的爱,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作为教师就有义务把游离出集体的学生重新带回集体中,使其健康成长。

(一)用爱心创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

学生是从家庭走到一个更特别,更丰富的集体中,这个集体将会时刻影响学生的成长。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管理者,他就有义务为全体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个好的集体肯定是有利于转化后进生的。

(二)在集体中培养后进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后进生在集体中表现是消极的,班上的事情他们都保持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经过调查,一个班50人,只有20%的人对班集体的事较关心(通常是班干、班委和学习较好的学生)70%的学生只是表面关心而实际行动没有体现出来,10%的学生持有事不关己的态度,他们没有真正理解“集体”的意义。大部分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认为班集体的事只关班干和尖子生。为了能让后进生更好融入集体,首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再引导他为集体出一份力,为集体流汗,最后让他产生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三、给后进生一个机会,是后进生转化的突破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创造者”。儿童的这种需求更强烈,后进生更需要被别人肯定。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热情期待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来源。“罗森塔尔”效应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后进生本来就是自卑,如果老师能注意到她们身上的某个闪光点,用那些闪光点作为转化的突破点,那么转化的几率就更大了。

转化后进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我上述的三步曲不一定都适合每一个教师,这就需要更多的老师来关注这个问题,为转化后进生多倾心血。

猜你喜欢
师爱陌生班集体
流泪的羊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师爱是一泓清泉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温暖的班集体
什么是真正的师爱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