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莱姆病的预防

2019-11-11 06:50王萌刘喜房
劳动保护 2019年10期
关键词:莱姆病传染源螺旋体

文/王萌 刘喜房

职业性莱姆病指劳动者在林区、野外职业活动中,因被蜱虫等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主要发病地区是东北、内蒙古和西北林区。本文主要介绍莱姆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及莱姆病的预防等内容。

蜱虫叮咬过的皮肤症状

莱姆病是一种以蜱虫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1975年,美国东北部康涅狄格州莱姆镇首次发生、并流行,因此在1980年被命名为莱姆病。它是20世纪末新发现的传染病。在亚洲、美洲和欧洲都有流行,多发生在林木茂密的地区,高发生于温暖的春夏季。潜伏期为3~32天,发病初期大多数病例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还可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炎症,如脑膜炎、颅神经根炎、脊神经根炎、脑脊髓炎。发病以户外活动的青壮年居多,与职业相关密切。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本病病例,之后多地相继报告病例。我国主要发病地区是东北、内蒙古和西北林区。

职业性莱姆病指劳动者在林区、野外职业活动中,因被蜱虫等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感染伯氏疏螺旋体(一种原核单细胞生物)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职业人群多见于林区、野外作业人员,如伐木工人、森林警察或护林员、动物养殖场(养蜂、养鹿等)职工、动植物考察人员、地质勘探人员、军事人员等。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传染源及宿主:鼠类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染源和宿主(宿主指为寄生虫、细菌、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我国报告的鼠类有黑线姬鼠、大林姬鼠、黄鼠、褐家鼠和白足鼠等。此外还发现30多种野生动物(鹿、兔、狐、狼等)、40多种鸟类及多种家畜(狗、牛、马等)可作为莱姆病的宿主。

传播途径:通过节肢动物媒介蜱虫等叮咬、吸血的方式在宿主动物之间、宿主动物与人之间造成传播,目前尚无人类之间传染的报道。传播媒介蜱虫的种类因地区而异,我国北方林区主要是全沟硬蜱虫,南方林区主要是粒形硬蜱虫和二棘血蜱虫。致病螺旋体主要在蜱虫的中肠发育。蜱虫叮咬宿主时,病原体可通过带菌的肠内容物反流、唾液或粪便而传播。除蜱虫外,本病也可由其他节肢动物或昆虫,如蚊、马蝇和鹿蝇等传播。

临床表现

潜伏期:感染致病螺旋体一般潜伏期为3~32天,多数为7~9天发病。莱姆病是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炎性综合征,患者以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的反应为主。临床上一般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将莱姆病分为三期,一般各期症状可按顺序依次出现,也有交叉重叠出现,个别情况一期、二期症状不明显,直接进入三期。

第一期(局部皮肤损害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见于大多数病例。有60%~80%的患者在蜱虫叮咬处发生慢性游走性红斑或丘疹,数天或数周内向周围扩散形成一圆形或类圆形充血性皮肤损害,外援呈鲜红色,中心部分颜色变苍白,有的中心可起水泡或坏死,周围皮肤有显著充血和变硬,局部有热、痒、痛感。皮肤损害好发于躯干、大腿、腹股沟、腋下等处。也有部分病人不出现皮肤损害。第一期期间多数病人伴有乏力、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颈部强直症状。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

第二期(播散感染期):发病后2~4周,患者可分别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受累的征象。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颅神经炎、脊神经根炎、脑脊髓炎最常见,表现为头痛、呕吐、眼球痛、颈强直、兴奋、睡眠差、面肌麻痹等。心脏损害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炎、房室传导阻滞。

第三期(持续感染期):病后2个月或更晚时间,甚至2年内,约80%的患者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如关节疼痛、关节炎或慢性侵袭性滑膜炎。以膝、肘、髋等大关节多发,小关节周围组织亦可受累,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及肿胀,膝关节可有少量积液,常反复发作。

诊断与治疗

诊断原则:根据患者在蜱虫栖息地工作期间有蜱虫等吸血节肢动物叮咬史,出现了皮肤、神经、心脏及关节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结合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需要排除的疾病有梅毒皮疹、鼠咬热、森林脑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病、羌虫病、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真菌感染等。

治疗原则:莱姆病不需要隔离。可采取病原治疗,早期需及时给予口服敏感抗生素治疗,既可使典型的游走性红斑迅速消失,也可以防止后期的主要并发症(脑膜炎或复发性关节炎)出现。对伯氏疏螺旋体敏感的抗生素有四环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亚胺培南、青霉素G等。一期常选用口服多西环素或红霉素;二期可静脉应用青霉素G;三期有严重神经、心脏或关节损害者,可静脉应用青霉素G或头孢曲松。

莱姆病对症治疗后,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对于有发热、皮损部位有疼痛者,可适当应用解热止痛剂。高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对有关节损伤者,应避免关节腔内注射。莱姆病如早期发现,在一期、二期及时抗病原治疗,其预后一般良好。如在三期进行治疗,大多数能缓解,偶有关节炎复发;也可能出现莱姆病后综合征,即患者经抗病原治疗后,螺旋体死亡残留细胞引起皮炎及自身免疫反应等表现;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者,可能留有后遗症。

职业性莱姆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原则:一是管理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染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预防职业性传染病,除运用预防职业病的常规措施外,还要运用预防传染病的常规措施。

从传染源上进行控制,在疫区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对感染的家畜及宠物进行治疗,加强防鼠和灭鼠等措施,避免鼠类将蜱虫带入家中或避免鼠类在家中乱窜以至于可能接触其带菌的尿液而感染。

切断传播途径,首先要控制传播媒介,硬蜱虫是传播莱姆病的主要途径,因此杀灭蜱虫是很好的预防措施。莱姆病疫区应根据当地的蜱虫种类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包括蜱虫的生活史、活动季节及吸血特征、蜱虫的越冬地点等确定杀虫剂的使用种类、浓度及使用时间和使用范围,开展灭蜱虫工作。蜱虫多停留在高约30~75 cm的草端,有人或动物经过时会攀附在身上进行叮咬。要搞好居住区环境卫生,及时清理杂草和落叶,减少蜱虫停留的环境。在疫区工作,要做好个人防护,如进入林区、草地时,应穿长袖、长裤衣服,着长袜和高帮旅游鞋,最好将袖口、领口、下摆、裤脚口扎紧,以防止蜱虫叮咬,宜快走而勿停留,不要坐或躺在林区草地上休息,也不要把衣服放在草地上,皮肤裸露部位可涂抹驱蜱虫剂或花露水等防止蜱虫叮咬。工作结束要立即洗澡、检查腹股沟、颈、背和膝后面蜱虫常躲藏的地方有无被叮咬,及时更换衣服。发现正在叮咬的蜱虫,要采用碘伏或者75%的酒精、煤油、甘油涂在蜱虫身上,也可用香烟头点灼蜱虫身体,使蜱虫口器退出皮肤或死亡,再轻轻取出完整的蜱虫,取下的蜱虫不要用手捻碎,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还易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如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可用针挑出并涂上酒精或碘伏。发现身上有蜱虫叮咬的伤痕或红斑,及时进行消毒并服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宠物感染蜱虫后,容易将蜱虫带回主人家中,蜱虫经过大量繁殖后极易再次攻击宠物主人。因此,家庭宠物户外活动后也应检查。

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是接种疫苗,莱姆病疫苗可用于生活或工作在蜱虫的寄生地、草地或森林地区的人们。

疫区工作人员,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断,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猜你喜欢
莱姆病传染源螺旋体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海南省西部地区莱姆病血清学调查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莱姆病的现状及其防治探讨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陕西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莱姆病1例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