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下美国媒体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2019-11-06 06:06李立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议题

李立新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的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关注愈加强烈,其中不乏关于中国女性的新闻报道。不容否认的是,涉华报道所呈现的中国女性形象塑造着世界对中国女性的认知,进而影响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总体认识,因此剖析国外媒体,尤其是极具影响力的美国媒体对中国女性的报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媒体中的女性形象问题越来越成为媒体与女性研究关注的焦点,但关于国外媒体与中国女性的研究在学术界并不多见。媒介与女性研究是跨传播学和女性学的交叉学科。传播学研究学者依据议程设置理论、框架理论等对西方媒体关于中国女性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女性形象以及呈现了怎样的中国女性形象等问题。虽然这类研究能够全面、系统地呈现中国女性在外媒中的具体形象,但针对其成因,主要聚焦于议程设置的意识形态因素,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不够。事实上,外媒是否客观、真实地再现中国女性形象,在社会性别视角下才能看得更加清楚。因此,本文以媒体与女性的研究范式为框架,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美国媒体中的中国女性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然后依据社会性别理论对报道文本进一步分析解读,揭示美国媒体对中国女性形象报道的真相。

一、理论基础

社会性别理论是媒介与女性研究的理论支点。坎迪达·马奇等在《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中指出:“社会性别概念被社会学家用来描述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因为社会的组织方式,我们的社会性别身份决定了社会如何看待作为男人和女人的我们,以及期待我们如何去思考和行动。”[1]17媒介与女性研究学者刘利群认为,社会性别是指基于自然性别的差异而被社会按照不同方式进行建构着(过)的性别。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每个人在拥有自然性别之外还有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源于社会建构,它规范人的行为,决定了人的社会角色和行为特征。[2]22显然,社会性别理论把生理性别同社会文化建构的性别区分开来,强调了社会文化对男女两性的角色地位和行为方式的不同规范,认为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在于文化所构建的社会性别,这为科学认识性别差异、变革不合理的性别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前人研究表明,媒体再现的女性形象是否呈现性别陈规、是否客观真实,可以从以下社会性别视角加以审视。卜卫认为,第一,女性应该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存在价值,而非男性的附庸;第二,女性应该是、事实上也可以发展为多元化的社会角色,而非仅仅是贤妻良母式的传统角色;第三,女性正在成为发展进程的推动者、创造者或重要的行动者,这种形象应该在大众传媒中得到表现;第四,在深受男权文化影响的媒介内容中,被观赏性(容貌是否美丽、身材是否苗条、年龄是否年轻或性格是否温柔等)常常成为评价女性的重要标准。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更习惯于从男权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因此,要对此保持一种性别敏感。[3]211实践证明,依据社会性别理论和视角,能够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中,发现两性关系是否平等的真相。

二、样本内容分析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问题

本研究的样本选自《华盛顿邮报》。该报创办于1877年,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报纸之一。该报拥有专属的驻外记者,注重国际新闻报道,以客观和忠实为办报宗旨,多次获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普利策奖。因此,《华盛顿邮报》所报道的中国女性形象在美国媒体中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样本选取方法是利用《华盛顿邮报》网站的搜索功能,分别以“China women”和“Chinese wome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间限定在2018年全年。初级样本收集完成后进行逐篇阅读,从中选取主题和主体为关于中国女性的报道。仅仅提到中国女性,却不以其为主的报道则不在选取范围内。另外,不包括对华裔女性的报道。依此最终收集到《华盛顿邮报》2018年度关于中国女性的有效报道为15篇。

本研究中采用定量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社会性别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对《华盛顿邮报》中有关中国女性的报道进行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华盛顿邮报》是如何塑造中国女性形象的,呈现了怎样的中国女性形象?在社会性别视角下,是否仍然存在女性形象建构的失衡和性别陈规,即所呈现的中国女性形象是多元化的,还是被刻板印象定型的传统性别角色?这些问题的答案成为该报是否客观真实再现中国女性形象的依据。

表1 2018年《华盛顿邮报》女性报道文章标题(主题)统计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从新闻报道的标题和主题可以看出整篇文章的报道内容以及报道倾向。通篇阅读15篇报道之后,对所涉及的标题(主题)和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见表1)。

依据文章主题内容进行统计,以上15篇报道共涉及21个议题,其中有些文章包含两个议题。根据其内容可以归纳统计为5大类(见表2)。

表2 2018年《华盛顿邮报》女性报道文章议题统计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2018年《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女性的报道在报道总量和频率方面,存在报道数量少、偏负面、对女性群体边缘化处理的现象。从报道的议题分布来看,女性议题几乎全部集中在私人领域,而且是容易引发批评或争议的负面话题方面,比如:婚恋家庭中的女性角色问题(占比52.2%),女性遭受性侵的问题(占比23.8%),计划生育政策下女性遇到的问题 (占比9.5%),“剩女”问题(占比 9.5%),等等。从报道内容来看,以上所有报道均呈现出对中国女性负面报道的倾向。这些被媒体关注的女性议题会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其内容也将日益为人们所感知和接受;而那些得到较少报道的女性议题就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议程设置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4]131在议程设置过程中,媒体突出或淡化的内容,往往就是公众重视或忽略的内容,即媒体的议程左右着公众的议程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参与了社会现实的建构,影响了人们头脑中对社会现实的构想。因此,《华盛顿邮报》对中国女性议题报道量的不足以及对正面女性议题的忽视和边缘化,导致中国女性议题难以或者不能客观真实地进入公众议程和认识,该报对中国女性的负面报道最终可能形成美国或世界公众对中国女性的刻板印象。

《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女性议题的选择还透露出该报对女性议题所持的意识形态,其所有议题在报道女性问题时都会与妇女人权联系起来,并且以维护人权为借口,抨击中国政府。而中国女性在公共领域,诸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完全不在《华盛顿邮报》的议程设置之内。很显然,该报在报道中国女性形象时,并没有按照客观、公正、全面、多元的原则设置其议程,出现了议程结构性偏差;其议程选择标准是美国媒体所奉行的新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致使任何与其不一致的事件报道都呈现出负面的刻板印象。

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女性形象解读

从总体上看,《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女性的4个主要议题呈现出4类中国女性形象:婚恋家庭中的女性、“剩女”、遭受性侵的女性和计划生育政策下的女性。很明显,该报所呈现的中国女性(除一个其他议题外)均来自恋爱、婚姻、家庭、养育子女等私人领域,是私人领域的主角;没有呈现来自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具有权利和权威性工作场所的公共领域的女性,虽然会提到她们的工作种类,但这与报道的核心内容无关。这种选择实际上强化了婚姻、家庭、养育孩子在女性生活中的重要性,忽略了广大女性在公共领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削弱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另外,报道所反映的女性形象均为负面。她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兴趣等没有得到媒体的准确反映,而且媒体展现的并非全体女性的真实生活。简言之,女性由大众媒介通过忽略、谴责或贬低而被“象征性歼灭”。[5]198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分析,能够更加清晰地发现《华盛顿邮报》所报道的中国女性形象表现为:私人领域的主角、定型的社会性别角色、男权文化的受虐者以及失去自由的受害者。

(一)婚恋家庭中的女性

《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女性的报道最大比例地聚焦在婚恋家庭中的女性,把她们定格为私人领域的主角,强调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社会性别角色定型。社会性别角色是指社会给男人和女人分配了不同的角色和机会,人们的角色被社会化了。社会性别角色描述哪些活动、任务和职责被视为男性行为,哪些被视为女性行为。社会性别角色在社会中往往被固定和强化了,变成人们的一种社会期待、规范和评价。社会期待一种性别的人只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就是社会性别角色定型。[6]

该报6月25日的一篇文章对浙江某学院开设礼仪课、讲授传统女性道德行为规范、鼓励女性回归家庭进行了报道。报道中提到,该礼仪课程负责人认为,开课目的是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号召,帮助女性提高职场竞争力,同时为扮演好家庭角色做好准备。而梨视频平台一名女教师教育女性要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无论如何不能离婚”。同时,文章作者把开设礼仪修养课程与政府政策挂钩,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人口缩减,所以中国应该回归到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相夫教子的时代,于是女性要学习礼仪规范。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定型一直以来都是女性发展的桎梏,一旦媒体传播的这些社会性别定型进入女性的认知结构,她们会自觉地认同男性话语中为她们设定的女性角色定型,而且会努力使自己越来越接近这些角色定型。而这些陈规渐渐地在某种程度上会内化为女性的集体无意识,使其对社会中不公平的两性秩序缺乏批判力,丧失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在正确的社会性别视角下,媒体所展现的女性应该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而不是男性的附庸。有目共睹的是,现实中的中国女性在社会分工中具有多种发展潜能,扮演着多样化的角色,而不仅仅是家庭中的贤妻良母。开设礼仪课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报道只强调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女性重新回到家庭这个私人领域的圈子里,这无疑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控制和贬抑意识,反映出对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定型,也是对开设礼仪修养课的误读。

(二)“剩女”

《华盛顿邮报》对所谓“剩女”的报道强化了歧视性的传统性别观念和刻板化的性别角色定型。9月21日的一篇文章报道说,在当今中国,女性常常被看作是商品,过了24岁,就不值钱了。在其所谓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大城市中的高学历、高收入的“剩女”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参加“如何找到男朋友”的培训课程,报名参加婚姻介绍所的活动等。为了能把自己嫁出去,大龄女性不惜花昂贵的学费报培训班学习。婚恋培训班的主管把女性按照容貌和智商分了层次,认为理想的女性要学会讨好男性,而且男性都喜欢年轻貌美、身材窈窕的女性。还有两个大龄女性均认为自己的未婚让父母蒙羞。

“剩女”一词往往使人联想到“性格上的挑剔”“心理上的焦虑”和“道德上的不孝”等负面形象。用贬义的称呼“剩女”代替中性的“单身”,表明了媒体对“剩女”议题不仅仅是“呈现”,更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制造”。[7]186-189事实上,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城市中出现了不婚或晚婚的女性群体,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有较高的自主性,这个“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占大多数的群体是职场、生活中的佼佼者。《华盛顿邮报》对所谓“剩女”的报道没有全面、充分地展示中国这些高职、高薪、高学历的独立女性的形象,而是突出了对于大龄单身女性的负面评价与形象损毁。 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其复制了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秩序,忽略了“剩女”原本的优势内涵,并把负面的社会评价覆盖到全体大龄女性的身上,无视女性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对“剩女”的形象、气质及其社会评价进行了强制性、单一性的“制造”。[8]184-185

(三)遭受性侵的女性

《华盛顿邮报》对“#MeToo”反性侵运动在中国引起的反响进行了跟踪报道。“#MeToo”运动开始于2017年10月好莱坞女星艾丽莎·米兰诺等人揭发著名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性侵多名女性的丑闻事件,之后米兰诺呼吁所有性侵事件的受害者都在推特上发布带“#MeToo”标签的推文以揭露施暴者。“#MeToo”运动很快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广受关注。在中国高校也陆续有遭受性侵的女性站出来揭露施暴者。

《华盛顿邮报》对该议题报道的5篇文章的主题、立场和叙事框架等方面都非常一致和相似。报道先是描述女性遭受性侵的过程,而遭受性侵的女性大部分选择了沉默,进而分析其选择沉默的原因是:受父权制的中国文化的禁锢、没有法律保障、男性掌权的政府只会保护掌权的人。1月9日一篇关于“#MeToo”反性侵运动的文章指出,顺从是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所以很多遭受性侵者选择沉默。在男权社会中,那些勇于讲述自己遭受性侵的女性被污蔑为不自重。这是一种谴责受害者的文化,即如果女性自己不小心而遭受性侵,那她是自取其辱。

从社会性别角度来看,遭受性侵的女性成了男权文化的受虐者。在男权社会体系中,两性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男性处于支配、统治、占有的地位,女性处于顺从、受虐、给予的地位,女性的沉默在公共领域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男性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女性在男女双方的表达发生冲突时就更倾向于保持沉默,避免正面对抗。[9]1-17另外,性骚扰实质上是一种性别歧视,因为性骚扰强化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10]274这种不平等体现在性道德方面就产生了双重标准:社会对男性的性约束力远低于对女性的贞洁要求,对男性多性伴侣的道德谴责也远低于对女性同样行为的道德谴责。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公共领域里,女性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施暴者位高权重,致使遭受性侵的女性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忍气吞声,因为拒绝和反抗意味着付出更高的代价。男权文化下对两性的双重道德标准给遭受性侵的女性带来了严重的心灵伤害。因此,《华盛顿邮报》对中国遭受性侵的女性之所以选择沉默的分析是片面的。

(四)计划生育政策下的女性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常常是西方社会看待中国生育问题时关注的焦点,而《华盛顿邮报》把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中国女性描写成了性别问题中失去自由的受害者。6月11日的一篇题为《中国最终会结束一孩政策,但这不会很快到来》的文章报道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多年来的变化,从政策评价、女性人权问题、女性生育意愿、性别失衡等方面进行解读和评论。该作者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女性在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时的遭遇:“女性怀孕需领取准孕证,育龄妇女每三个月要去诊所做孕检。超生妇女会被地方官员抓去强制做人流,医生甚至给即将出生的胎儿注射药物致其死亡。对女性来说,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在劫难逃的绑架、监禁、勒索和谋杀,给女性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创伤。”

由上可知,《华盛顿邮报》夸大了女性堕胎的极端事件。事实上,1971年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时,城乡女性已经普遍参与集体劳动,这促进了女性的社会参与和经济独立,使得女性个人有偿劳动收入和社会地位得以提高;再加上家庭中的传统性别角色分工使女性开始感到育儿压力加大,所以女性生育意愿也有所降低。政府提供的免费避孕节育服务遍及广大农村地区,受到了农村妇女的欢迎,妇女并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她们中的许多人甚至与政策结成了联盟,自愿采取避孕措施。[11]但这些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被《华盛顿邮报》选择性地忽略了。

另外一篇《华盛顿邮报》11月21日的文章引用《纽约时报》一位记者的话说:“中国政府希望女性成为国家的生育工具,顺从的妻子和母亲,帮助维护政治稳定,为未来生养孩子。”这种描述的字里行间不仅强调了权力对女性身体的控制,还暗示着生育政策最大程度上侵犯了女性身体的私有属性。女性在这一过程中被呈现为受害者,遭受着双重压迫——她们既没有身体的自由,又无力反抗传统的性别理念和生育观念。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影响西方受众认知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中国女性形象的框架,限制并误导了他们对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中国女性的整体认知。

四、结 语

《华盛顿邮报》2018年关于中国女性的报道强化了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陈规。议题内容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报对女性议题的报道呈现出数量少、偏负面、边缘化、充满刻板印象和受国家意识形态影响的特点。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该报所呈现的中国女性形象没有真实全面地反映中国女性全貌,正面和多元化的女性角色缺失,对女性形象的呈现和女性问题的反映出现了结构性的偏差。从社会性别视角进一步分析《华盛顿邮报》的中国女性报道,发现这些报道不同程度地带有对社会性别的预设和期待,存在社会性别意识缺失和刻板印象,所呈现的中国女性形象表现为私人领域的主角、定型的社会性别角色、男权文化的受虐者以及失去自由的受害者。

美国媒体对中国女性形象的不对等呈现会给世界对中国女性的客观评价带来负面影响,这对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在全社会努力消除社会性别陈规、积极推进性别平等的同时,中国媒体应该加强女性议题的全球传播,讲好中国女性故事,将中国女性的发展进步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国女性。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议题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自尊心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影响研究
高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性别角色认同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