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理论视域下的高职学生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评价模式研究

2019-11-06 08:32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模态交际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高等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从上世纪末之前的“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精英教育”,到近年来众高校的扩招,让许许多多的的孩子都能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也不可否认目前学生的差异化,比如高职学生在理论学习上存在短板,成绩不如本科生优秀,而且大多学习不够认真,对于英语(语言)课这种需下功夫记忆的知识更是缺乏学习兴趣。但不论是本科生还是高职生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年轻,有热情,接受新生事物快,对于一些高科技、电子化、网络化的东西更是无师自通。他们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语言丰富多彩,而且借助于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创造了很多特有的表达方式,如网络流行语、花语、数字语、qq手势,微信表情等等,这给了许多语言学者、教师一些启发:是否可以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手段,将尽可能多的交流方式运用于课堂语言教学以适应现在年轻人的特点?近年已有多人提出利用多模态理论培养学生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就是将此观点用于实践。本文亦将此方法用于个人的高职英语教学,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模式进行初步的研究。

一、理论概述:

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与外部环境交流互动的方式(顾曰国,2007)。多模态是指运用视觉(visual sense)、听觉(auditory sense)、嗅觉(olfactory sense)、味觉(gustatory sense)和触觉(tactile sense)等多种感觉,同时通过图像、气味等多种符号进行交流的现象。交际时只用一种模态叫单模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叫多模态。利用多模态理论进行英语教学,就是将话语、音乐、图像、肢体语言等多种符号模态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参与学习,刺激学生在语言记忆的同时产生各方面的联想,从而增强对知识的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语言的读写能力按照传统意义来说只包括读和写的个人认知能力。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电子通讯、计算机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交际空间从现实的物质世界扩大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不只可以依靠语言来进行交际活动,还可以利用表情、手势、姿势动作、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另外,由于交际媒体的变化正在影响读写能力本质的变化,使得传统的通过文字表达意义的读写方式越来越需要与手势、听觉、视觉等其它表义的方式相结合,这些非传统意义上的交际手段在社交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学习者的读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传统的读写能力逐步扩展成为多元读写能力。多元读写能力的概念由新伦敦小组在1996年首次提出(New London Group 1996),他们认为意义生成的模态包括语言、视觉、声音、空间、手势语以及综合运用前五种模态的多模态。多元读写能力是指通过语言以及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识别理解语篇和写作语篇的能力。

由于多模态理论与多元读写能力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是要用尽可能多的模态进行语言教学,因此,利用多模态理论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二、问题阐述: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大众传媒,利用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化设备接触到非常全面、立体多元的世界,课堂上频频出现的学生只带手机不带课本,整节课只看手机不看老师和黑板的现象比比皆是。传统的利用书本上的内容以及有限的录音资料进行语言教学的方法早已不适应现在眼界更为宽广的大学生,他们的兴趣更为广泛且更加个性化,在他们看来,手机带给他们的世界远比传统课堂的语言教学精彩,再加上知识的陈旧,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潮流以及现代年轻人的特点,利用各种他们喜欢的方式设计英语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模态交际能力是每一位高职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而利用多模态教学方式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多元读写能力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要理论依据就是“设计”,包括“已有设计、设计过程和再设计”。“已有设计”是指已有资源,即教师已经掌握了的各种模态的特征;“设计过程”指为完成交际任务,从已有资源中选择适合的模态或模态组合设计表达意义的过程;“再设计”是让整个设计过程产生新的意义,从而使已有资源得到扩展。

利用多模态理论进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多元读写能力,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需要了解各种现代化手段,学会包括制作ppt、音频剪切、视频剪辑等多媒体技术,还要对已有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重新设计。教师对已有资源的重新设计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不仅利用语言文字符号,还要利用图像、动画、音效、空间、手势、动作、身体姿势等其他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模态英语学习和交际的环境等。

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实用英语》第一册六单元text A Thanksgiving day and Christmas(感恩节和圣诞节)为例,进行此项实践说明。为了让学生更多的融入课堂参与学习,此项实践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师、生既是施教者也是受教者。首先教师制作了内容、形式、颜色、文字、活动丰富多彩的ppt,为学生做示范:开始播放几张图片让学生猜节日名称从而导入文章;接着文章涉及的重点单词、具体事件、段落大义、中心思想等都会以醒目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感恩节所吃的典型食物——火鸡、玉米和南瓜饼、印第安人狩猎场景、圣诞节前购物的黑色星期五、孩子们拆礼物、做游戏,人们互赠贺卡、家人圣诞节吃团圆饭等都用图片、动画还有电影、新闻片段带入其中,文章所提到的两首歌曲也设置了链接可以点击播放。

教师做示范后将学生分为4组,前三组每组负责讲解一个自然段,包括制作ppt并做解说,第四组负责把三段合成。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图片、音频视频、肢体语言、表情以及各种他们能想到的方法去展示词汇、文章重难点、文化背景,概括语篇中心。在实践中学生们发挥想象并利用互联网,以教师的课为基本模板,制作并展现了不同风格、灵活多样的讲解,例如,有的学生设计游戏互动环节:给图片猜出与圣诞节有关的两个重要人物的名字;设计情景会话对比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有的小组组织学生模仿录像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进行表演、对话、商务谈判、辩论等等。最后教师和所有学生对此次实践进行评价并作改进。

其他单元的内容也都按照这种模式进行设计,每次的多模态教学后都有评价环节。

四、客观评价:

在多模态理论视域下进行的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效果应该是多方面的,因此对它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首先应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如:

词汇及语法展示:学生是否掌握所学词汇的拼读、含义以及使用的语境;是否理解语法规则;

句子及段落:学生是否能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提问来了解);

语篇中心思想:可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来概括归纳文章大义;

词语灵活运用的能力:如布置5个词要求学生写出100字左右的短文,或就文章相关主题进行对话或辩论等等。

其次,应对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评价。既然是多模态教学,教师是否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使用了几种模态进行教学,是否包括音频、视频、表情、肢体动作等,各种模态在整个课堂所占的比重,是否帮助学生提升多元识读能力,学生是否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他们最喜欢哪种方式,这些方式及设计是否有助于学生提升多模态交际能力等等。

第三, 对学生的参与度进行评价。通过师生的角色互换,对于某些知识点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讲述。讲解结束后不仅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对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进行评价,还有小组自评,学生本人自评,包括每个人的优点、缺点,你能从中学到什么,最喜欢哪一部分的讲解,如果自己讲述将如何准备,如何改进等等。评价结果的收集可采用课堂提问、调查问卷、网上投票等方式。由于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在考虑学生参与讲课时要分组,且每组成员需根据水平高低能力平衡搭配组合。最后用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受欢迎的小组。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生在问卷的最后写道,还是老师的方法是最好的。

第四, 对实验班和参照班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实践之前通过考试选取两个水平接近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参照班,其中实验班可按照所设计的多模态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参照班仍按照传统的方式教学。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进行单元测试,在经过至少一年的教学实践后,两个班再次进行考试,考试的结果可作为评价的依据。通过下列成绩比较可以看出(表1),利用多模态教学的实验班的分数高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参照班。

表1 成绩比较

多元读写能力自1996年被提出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开始对这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例如:认为培养多元识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跨文化意识,是一种积极运用多种符号资源构建意义的设计能力。本文认为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应该包括语境理解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信息识别能力,因此对于这方面的评价也要针对这四种能力进行设计,比如分别安排实验班和参照班完成某一话题的任务,用情景会话、命题作文、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现,然后设计评价表由其他观摩教师和学生按照这4个方面打分。

利用多模态理论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进行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作出评价,还可以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评价,如评价学生的自信心、自主能力、兴趣态度、学习策略、为人处事、合作精神等等。多元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的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为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由于当今大学生和高职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有条件接触各种现代化手段,了解更多新鲜的事物,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他们关注学习。而运用多模态理论,通过教学设计,将语言、文字、音乐、图像、肢体语言等多种符号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化或联想式记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多元读写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多模态理论视域下的学生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评价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如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的方式、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自主能力、兴趣态度、学习策略、为人处事、合作精神等等。教师通过这样的实践和评价活动,更多地了解学生,并不断设计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用于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师生共同的进步。当然多模态教学偶尔也会有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生过多关注多模态方式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有些评价方式的可操作性不强,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这些都将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模态交际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情景交际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Letter time 书 信 时 光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国际扫盲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建立全球读写能力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