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原则和策略

2019-11-06 08:32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文化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天津 300162)

数学文化是什么?想必是针对不同的书会有不同的定义,尽管我们从小学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学习数学,然而当别人问我们数学是一种文化吗?这时我们会怎么回答呢?数学文化乍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其实并不然。它实际上遍布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我们细心体会,总会感受到的。现在需要探讨的是在我们中职学校中有没有必要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以及渗透的原则及策略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很有待于我们来研究。

习近平同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说过: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我作为一名职业教育一线的一名普通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我认为教会孩子们相关知识是重要的,而教会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观察问题的高度和角度,那种铭记于心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才是我们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追求的深刻意义,而这才是特别重要的。基于此我认为很有必要来研究一下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渗入课堂的原则及策略,从而能对学生进行更好地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把数学定义为“一种文化”的这种观点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怀尔德在《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这本数学著作中被最早提出来的。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那么我们就不仅要理解它,更要学会如何品味它、欣赏它,也就是要学会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它。这不仅在普教中很重要,在职业教育中同样重要。而且我认为在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就要体现它的独特之处——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上下大功夫。日本的大教育家米山国藏曾经说过:当你走出学校的大门之后,也许你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能够使用到我们在学校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因而把数学作为一种知识来对待的同学,通常在毕业之后很短的时间里就会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忘掉。但是不管以后他们将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他们头脑中所领略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一定会在其生活和工作中扮演者指导者的作用。而这正是我们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的深刻意义。

数学它作为一个基础学科其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数学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的历史。在现如今课革要求的以人为本的观念下,职业教育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数学文化。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领略数学文化的内涵,丰富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现如今数学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人文化素质的一种表现,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美妙绝伦的思维方法、以及求真善美的数学品格,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合中等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与生源特点,我们的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普遍存在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个体差异大,甚至有些同学厌学现象严重等共性问题。在学生的主观世界里,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文化课底子太薄了,尤其是数学这门课基础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实有些困难。还有些学生从小基础就没有打好,对数学课程一直就不感兴趣。很多学生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过程,先是对数学不感兴趣到,然后到不想学,最后到了想学学而学不会的情况。这些学生的共性就在于他们没有从数学的实用价值出发,从小接受的数学课程就是一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应试教育,从而导致学习起来效果差,提不起劲。其次,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在普通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减以及难度的降低。而现如今的数学课堂,由于对数学工具性价值的过度追求,导致了数学原本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被枯燥、单调、抽象的数学符号所代替,并且这几乎成为学习数学的主旋律。在学生的眼里,数学的主要功能只有计算,其他再也别无他用。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让数学的文化价值得以体现呢?这是职业学校数学课程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是值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探讨,摸索着将数学文化融入各章节知识点中并将其渗透到具体教学中,这肯定是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以学促教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时将其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也蓄势待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渗透的游刃有余,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笔者作为一名有着13年教龄的中职数学教师,深刻认识到数学素养是最能体现中职学校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然而不少中职生认为他选择上中专就是为了学技能,找的工作而已,只要努力学好专业课和技能就行了,对于是否必须学好数学显得很无所谓,反正以后基本用不上.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他们从数学中得到的训练和素养的提升对于其他知识和技术的学习都是有帮助的。如果一个人懂得数学并能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就意味着他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那么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原则和策略方面进行思考:

其一,转变传统观念,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

在传统的观念中,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我们中职院校应该以锻炼技能为首要任务,语文、数学、外语等这些基础课在中职院校里学与不学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观念的存在,才会导致中职生越来越不重视数学课,他们不知道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的力量。他们不知道数学文化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这种途径来对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影响的,因此我们作为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师承担的角色不应该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播者,而应该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背景,挖掘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将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方法有意识地渗透到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这样做才能让学生在平常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方法的洗礼。

其二,立足教材内容,侧重结合专业特点

在讲授相关数学内容时,不要纯粹的只讲知识点,而要立足于教材,深入抓掘知识点的文化背景,力图结合实际的专业特点,将数学知识的理论化转变为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抓手,实现理论为实际服务的目标,从而证明数学不是无用的,而是万物之根本。比如说机电专业中的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角这部分内容,纯粹的讲角、正方体、长方体、柱体、椎体、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抽象的数学图形同学们势必会有畏难情绪,而若是从加工图纸出发,让同学们观察所要加工零件的立体图形,那么在学生的头脑中会有一个直观的感知。再比如,针对电子专业的学生在讲授逻辑代数初步的相关问题:事件MN的发生取决于A、B、C三个条件。只有当条件A成立时,事MN才会有发生的可能。此外事件M发生需要条件B不成立且条件C成立,事件N发生时需要条件B或条件C成立,请表示出事件MN的逻辑表达式。这段话的表述比较复杂,通过逐句分析发的方式也可以得到具体的结果。而教师如果通过引导学生建模,建立相应的电路图模型,这点对于电子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学生很容易结合电路图,利用逻辑关系得出相应结果,这样做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在专业的背景下t数学应用意识和建模能力.

其三,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增强主动探讨的热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一个人对某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所显示,兴趣产生于需要,它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的结合体,当他认为这部分内容是他所需要的,那么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这就验证了爱因斯坦大咖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从而在其实际生活中会积极的以生活实际为情境来参与日常的数学学习。荷兰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他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把现实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这正是对数学生活化的精彩描述。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实际经验出发,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我们的距离并不是很遥远,它不是停留在书面上,而是活生生的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与应用性的同时,也会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比如说在讲授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时可以以天津之眼——摩天轮为例,若摩天轮可以吊起50个客舱,一次能承载350 个乘客.该摩天轮转动一圈需要耗时50min ,转速为8/minm。提出问题,假如某乘客搭乘该摩天轮从最低点开始计时,那么他所在的高度h与所乘坐的时间t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能否动脑思考通过设计一个数学模型来加以解释呢?经过大家的讨论、分析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当教师选取的背景是学生身边的熟知事物,尤其它是一个城市的显著标志时,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弦型三角函数的数学模型,再对相关参数加以求解,最后让学生有机会身临其境去亲身体验一下,会有更好地效果,这就完成了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本质: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实现了从生活到理论再回归于生活的完美过程。

数学文化走进中职数学课堂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与摸索,探求出一条适合中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势在必行的任务。总之,数学虽然是一门基础课程,但它确是万物之源,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通过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目的是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文化的魅力,领悟数学的实用价值,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谁远谁近?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错在哪里